首页 > 宏观 > 正文

王东京专栏丨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2022-10-18 05:00:00 21世纪经济报道 王东京

王东京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九大就明确提出: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个基本特征,是我们抓经济工作的大逻辑、大前提。此次进一步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落实到政策层面,就是要从供给侧发力扩内需。马克思在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时提出价值与实物“两个补偿”理论,指出总量平衡不等于结构平衡,结构失衡必导致总量失衡,供求平衡的重点在结构。大量事实表明,创新供给可以更好满足需求、引导需求、创造需求。当今时代,社会化大生产的突出特点,就是供给侧一旦实现了成功的颠覆性创新,市场就会以波澜壮阔的交易生成进行回应。

从供给侧发力扩内需,关键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扩大消费需求拉动投资需求。从需求链条上看,投资是中间需求,消费是最终需求,如果消费需求不足,盲目扩大投资需求无异于饮鸩止渴,反而会加剧生产过剩。同时从产业链条上看,扩大投资需求应坚持用下游产业投资带动上游产业投资。经济学证明,产业链条越长,从下游拉动投资的“乘数”越大,对投资的带动作用也会越大。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一方面,要不断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具有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供应体系,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从消费需求看,我国已有14亿多人口,人均GDP超过了1万美元,中等收入群体超过了4亿人,规模居全球第一,我们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不断增强。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提升国际循环的质量和水平。中国对外开放的实践表明,参与国际循环可以提升国家综合实力。2010年,我国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20年,经济总量突破了100万亿元。2021年底,外汇储备余额达到3.25万亿美元。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已连续多年保持在30%左右,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提升国际循环的质量和水平,首先要积极进口国外绝对优势的产品。要努力增加人民群众需求比较集中的特色优势产品进口,分享国际分工的红利;与此同时,要努力扩大国内绝对优势产品的出口。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国某些产品对欧美国家可能不具有绝对优势,但对某些发展中国家却有绝对优势,我们不能仅盯住欧美市场,应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合作。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经济体系是由“产业体系、创新体系、协调体系、开放体系、体制机制”等构成的大系统。现代化经济体系区别于传统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符合新发展理念。

近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随着新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就。但也应看到,我国目前尚处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中低端位置,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产品仍较为依赖进口,高端数控机床、芯片、光刻机、操作系统、医疗器械、发动机、高端传感器等,存在“卡脖子”的问题。

基于目前的现实,必须加快推动我国产业向全球产业链的高端延伸,进入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营销服务等高端环节,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积极参与全球创新链的重构。当务之急,要加大财政投入,强化基础研究,集中力量补短板;要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的科研攻关,化解一些领域“卡脖子”的技术问题。同时,要建立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以科创板为龙头激活全流程创新链条,为突破“卡脖子”技术、推动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注入资本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