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行情
  • 上证指数---
  • 深证成指---
  • 创业板指---
  • 沪深300---
  • 中证500---
  • 科创50---
首页 > 宏观 > 正文

评论丨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2022-11-16 05:00:00 21世纪经济报道

程永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

张如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硕士生)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形成国家实验室体系,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强化科技战略咨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GDP总量约占全国的12%,极具科技创新活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高度开放的国际化基础和密集的科创资源,科技创新潜力极强。2021年大湾区内地九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全国约20%,研发人员数量达53.79万人,“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百大科技集群第二位。粤港澳大湾区在科技助推发展方面已取得科技创新要素聚集等显著成效,完全有实力也有能力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对标全球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打造全球科技创新重要策源地。

在国际局势日趋复杂与疫情冲击叠加影响下,充分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资源整合能力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功能,对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持稳定,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亟需进一步打造和发挥粤港澳创新优势,强化区域科技创新要素联动,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动珠三角地区与香港、澳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互联互通,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科创助力”。

一是,把握港澳科创优势,推动湾区创新互补。发挥香港、澳门优势和特点,巩固提升香港、澳门在国际金融、贸易、航运航空、创新科技、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地位,深化香港、澳门同各国各地区更加开放、更加密切的交往合作。粤港澳大湾区要实现科技创新助推经济发展,需精准把握港澳在大湾区科技创新领域的定位和作用,积极发挥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汇聚全球资源、资金、人才、技术和创新要素的优势。发挥澳门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中医药科技、微电子科技、太空科学以及物联网科技领域的前沿优势。深度开展粤港澳三地创新优势互补融合,让创新经济成为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强大纽带。

二是,强化区域科创联动,引领湾区创新协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要不断深化区域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横琴、前海、南沙三个平台的建设,推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广州中新知识城等一批区域性重大创新合作平台互联互通。通过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推动广深两大都市圈与粤港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联动式发展,实现科创要素的自由流动、产业转化和资源高效配置。逐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开放互通、布局合理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实现大湾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三是,激发企业科创活力,强化湾区创新驱动发展。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具体而言,粤港澳大湾区要加快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支持高科技企业联手科研院校、科技型骨干企业、中小微科创型企业,以需求牵引基础研究,形成融通共享的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进一步发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重要主体的作用,通过产学研合作,对原创性、引领性科技的薄弱环节展开联合攻关,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促进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四是,探索绿色科创机制,开拓湾区创新发展新领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科技支撑作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关键,粤港澳大湾区要抓住低碳经济转型契机,围绕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总体目标,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及其推广应用,瞄准建设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绿色金融发展高地的目标,推动粤港澳三地绿色科技、绿色金融互融互通,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共同市场,确保绿色金融标准与绿色金融产品互认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