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行情
  • 上证指数---
  • 深证成指---
  • 创业板指---
  • 沪深300---
  • 中证500---
  • 科创50---

五年计划总量翻十倍,东莞充电桩市场将迎爆发式增长

2022-05-17 20:20:55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程浩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程浩东莞报道 “经过几年的发展阵痛期,目前东莞新能源充电站运营已趋于平稳,特别是今年1-5月新能源汽车增加了近2万辆,对于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带来利好,未来很看好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景。”东莞安畅途汽车租赁有限公司总经理刁智坤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

近年来,伴随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东莞市民对“桩”进小区需求日益高涨,许多镇街出现“一桩难求”的现象。数据显示,2020年东莞有新能源汽车3.2 万辆,建有充电桩1.29 万台,目前仍存在“有车无桩、有桩无车、车少桩多、服务过剩”等车、桩发展不协调问题。如何进一步优化充电基础设施配置,成为东莞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近日,《东莞市汽车能源基础设施“十四五”规划》发布,其子项规划《东莞市汽车充电设施“十四五”发展规划 (2021-2025 年) 》(以下简称《规划》)也于同日发布。根据《规划》,到2025年底,东莞将建设12万台各类型充电桩,有效保障总量约为22万辆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服务需求。可以想见,未来几年,东莞充电桩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充电桩与电动汽车发展不协调问题凸显

截至2020 年底,东莞累计建成充电站约 500 座,换电站 3 座,已有充电设施运营企业 80多家、运营平台超过 25 个,建成充电桩约 1.29 万个,充电网络覆盖全市各镇街(园区)。

东莞安畅途汽车租赁有限公司于2019年进入新能源充电桩运营行业,目前在东莞建有6座充电站,运营充电桩超100个、近200个车位。

 “现有充电桩空置率高,充电桩建设面临基建成本高、前期投入大等问题,充电基础设施商业经营模式有待创新。”刁智坤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当前东莞面临充电基础设施与电动汽车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和挑战,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缓慢,出现“有车无桩、有桩无车、车少桩多、服务过剩” 现象,且充电基础设施专业运营维护力量不足,影响电动汽车全面推广和出行。

《规划》也指出,在居民住宅领域,东莞平均每 4 辆私人电动汽车安装1台7千瓦交流慢充桩,车桩比 4:1,车多桩少现象突出,个人充电桩建设进度滞后;在公共交通服务领域,当前东莞集中式充电站的建设选址分布不均,部分地区充电设备数量和装机功率超出市场需求,投建不合理,电力能源利用率低。

与此同时,在东莞现有充电设施投资建设及运营主体当中,真正具有专业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运营主体少,不少建设运营企业存在充电设备自主管理的技术力量团队薄弱、充电运营平台自主管理维护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 

“目前我们充电服务主要盈利点来源于服务费,受现有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影响,现有充电站的充电桩空置率比较高, 绝大多数投资及运营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刁智坤坦言,目前市场上的商业充电桩客户主要以生产运输车辆(网约、出租、物流等)为主,一个充电桩每天需要覆盖8台新能源车辆才能实现收支持平,其中电损成本占服务费的1/4左右。在市场不饱和的情况下,各运营商之间的市场竞争很激烈,现有的充电价格也一直上不来。

充电桩市场迎来重大利好

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东莞计划新增推广18.8 万辆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占全市汽车销量的 22%, 到 2025 年东莞市新能源汽车累计保有量将达 22 万辆。

中汽宏远总经理助理、技术中心主任洪安阳表示,《东莞市汽车能源基础设施“十四五”规划》的出台,将利好东莞新能源产业发展,随着新能源技术愈发成熟,新能源汽车向私家车领域持续渗透,充电网络更加普及,未来市民出行将更加方便。

充电基础设施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的重要保障,为此,东莞提出将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车使用比例,建成适度超前、布局合理、高效开放的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体系,这为东莞充电桩市场和行业带来重大利好。

根据《规划》,东莞将推进私人乘用与公务领域的居民小区、单位停车场配建充电桩,社会出行领域的公共和商业停车场合建公共充电设施,交通运输和专用车辆领域的专用或公共停车场配建充电桩,“十四五”期间,将新增建设充换电设施 10.8 万台,到 2025 年充电设施累计建设总量达12万台。

其中,东莞将推进居民住宅小区按照桩随车走的原则建设自用充电设施,新增私人车自用桩 6.67 万个,力争到 2025 年,实现车桩比达 1.2:1 水平;新增公共机构充电桩 0.59 万个,社会公共充电桩 2.84 万个,专用充电桩 0.71 万个。 

到2025年,东莞将形成“家庭住宅小区交流慢充桩、公共机构/商务楼宇/核心商圈综合体交直流快慢充相结合、社会公共和城际服务区直流快充桩、公交大功率直流快充桩”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网络,构建高效智能、布局合理、安全便捷的城市智慧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刁智坤建议,政府部门应该出台相应扶持政策,进一步引导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并在充电桩建设、新能源充电车位专项管理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推动东莞新能源产业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