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 > 正文

南财观察|广东新型工业化“路在何方”?

2023-11-16 18:38:14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丁莉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丁莉   广州报道

近期,围绕制造业,广东“大动作”接连不断。

11月16日,广东“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大会在穗召开;会前三日,《广东省新形势下推动工业企业加快实施改造的若干措施》(“技改十条”)《广东省降低制造业成本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降低制造业成本十条”)等一批新政策先后出台。

时间倒带,改革开放之初,广东凭借三来一补,发展起“珠江水、广东粮、岭南衣、粤家电”的轻工体系;90年代,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迅速跃升为龙头产业;21世纪初,石化、装备崭露头角,重工业增加值比重首次超过轻工业;如今,二十大战略性产业集群初具格局,新型显示、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开始引领制造业转型进程……几十年间,工业始终是广东经济发展的主线。

接下来,广东将跨入从产业链中低端向高端环节爬坡过坎的关键期,完成这一转型后,其便能够在全球产业梯队中再进一阶,实现跻身第二阵列。尽管制造业体量庞大,但广东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却呈现下降趋势,产业及地域发展不均衡逐渐产生掣肘作用;此外,研发创新与对外开放结构同样有待优化调整。

正是在此背景下,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应运而生。

广东工业大学原校长、广东省制造强省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新认为,“新型工业化”是对既往数字化、绿色化等单一概念的系统性集成,囊括了新科技、新产品、新生产、新目标和新格局,“作为工业大省,广东必须延续敢闯、敢改、敢首创的先行地和实验区定位,继续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发挥引领作用。”

调结构:探索产业链“垂直分工”

工业是广东的起家之基。目前,广东坐拥制造业全部31个行业大类,且其中15大类规模居全国第一,工业增加值蝉联各省之首长达28年。

但从结构来看,2022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4.1%,尽管近两年有所回升,但存在整体下滑过早过快的局面,且比重低于江苏、江浙、福建等省份。这同全国的情况基本一致。

为实现到2027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回升至35%,陈新认为,必须通过新型工业化重振广东制造业根基,推动结构协调优化。

具体而言,主要有两个着手点。一方面,产业结构尚需进一步优化以实现动能转换。数据显示,广东省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合计占比不足6%,新能源等产业整体实力仍有待提升,新兴产业尚处于培育阶段。

另一方面,粤东西北地区制造业“家底薄”,区域产业差距悬殊长期制约着广东工业的高质量发展。这进而导致这些地区产业承载力较弱,不少珠三角企业选择“蛙跳”出省至相邻省份,而非地缘优势更明显的粤东西北地区。

事实上,这两项不平衡的解决之策具有相通之处。今年,全省聚力打造了15个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新一轮产业转移在为产业空间日渐紧张的珠三角“腾笼换鸟”、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也为粤东西北地区提供了梯度发展的机会。

陈新也表示,要以“布局补链”优化产业链关键环节布局,强化不同资源禀赋、不同能级城市的“垂直分工”,支持企业将总部、研发、先进制造等高附加值环节留在珠三角,将基础制造加工等环节转移至粤东西北地区。

如今,各地还在进一步优化招商结构,择优承接转移产业。在河源市东源县的深圳盐田(东源)产业转移工业园中,一批先进材料、电子信息企业正在动工建设。

东源县副县长陈飞燕介绍,河源产业定位正日渐清晰,以往那种“不管什么菜,先揽到盘子里再说”的思路正在转变,“我们制定了投资合作意向和项目需求清单‘按图索骥’,并细化招商质量成效考核,以推进精准招商,招‘所需之商’。”

今年以来,广东制造业经历了艰难但稳健的复苏,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3.1%,分别比上半年、第一季度高出0.6、1.7个百分点。其中,全省先进制造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55.1%,拉动作用显著;同时,15个主平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达8.4%,成为均衡区域发展的重要拉力。

优创新:“链式”组合释放聚合效应

据统计,广东科技创新能力正不断提升,研发人员数量、发明专利有效量均居全国首位,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6年全国第一;但与此同时,重大原创性成果仍较为薄弱,模仿创新有待向原始创新转变,引进吸收有待向自主创新转变。

对此,陈新解释,广东大院大所相比于长三角、京津冀较少,特别在基础学科领域仍存在人才短板,颠覆性创新较为欠缺,“受历史因素影响,不少工业企业青睐技术外购、‘拿来主义’,2021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技术引进经费占全国30%以上,自主研发投入、R&D活动企业数占比以及创新成果转化能力有待提升。”

日前印发的“降低制造业成本十条”,第一条便将政策对准研发环节,提出落实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以降低成本鼓励企业“投创新”。

此外,“链式”创新成为有效调配资源、为创新成果转化纾堵的举措。

以位于深圳的广东省小分子新药创新中心为例,其以“企业+联盟”形式组成公共研发开放平台,打造企业、院校、投融机构等产业生态聚集圈服务创新。目前,成立仅4年内,其已积累新药管线超20项;同时,国创中心还综合了全国各地的资源,推动全产业链各环节人才向广东集聚,释放产业聚合效应。

除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外,科技创新还通过以绿色智能改进生产方式,赋能新产品,实现新型工业化中“新科技—新生产—新产品”的良性循环。

例如,在广东新创意科技有限公司,AI主动设计已替代传统人工设计,减少了50%研发时间和费用;自研的自动化设备串联成柔性生产线,使用工需求减少、生产效率大大提升。人工智能技术在推动公司改良生产方式的同时,产出的热管产品性能也得到显著提升,能够灵活响应和满足客户需求。

今年以来,工业技改已成为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从“制造业当家22条”提出构建“工业互联园区+行业平台+专精特新企业群+产业数字金融”为核心的新制造生态系统,到14地市启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再到“技改十条”在财政、金融、人才培养等方面采取全方位扶持……

多措并举下,今年前三季度广东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2.1%,今年以来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截至目前,广东已累计推动2.9万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超75万家企业上云用云,产业数字化规模、中小企业数字化指数居全国第一。

促开放:深度融入国际“共创共享”

回溯广东制造业崛起之开端,便同香港及国际轻工业转移大背景密切相关,作为最早享受到改革开放红利的地区,当时的广东开创了“三来一补”和“前店后厂”的模式,以饮料、食品、服装和家电四大产业奠定了制造业的基础。

因而,外向型是广东制造业的突出特征。但在新型工业化背景下,对外开放的结构和层次仍需进一步提升。数据显示,近10年来,广东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缩减了70%,降幅远高于全国水平;外资制造业企业中国总部仅3家落户广东。

“‘开放程度高’是广东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最大优势。”陈新提出,自主创新不意味着闭门造车,而是要充分发挥改革开放前沿的区位优势,利用同国际交流渠道广的条件,继续全面深化粤港澳科技合作与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吸引全球创新人才汇聚,开展丰富的“共创共享”式国际创新合作新实践。

他认为,企业可以借助既往积累的海外渠道,设置联合研究院,借力海外智力资源,探索专利交叉授权、联合授权。

目前,相关实践已十分丰富。在企业层面,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便同住友化学、三菱化学、日本爱发科等世界顶尖上游企业成立了联合实验室;在全省层面,广东已同日本、韩国、德国、丹麦、法国等81个国家和地区就生物医药、环保、智能制造等领域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并获批建设了中国—葡语系国家科技交流合作中心,全面开放创新的国际科技合作格局已基本形成。

与此同时,外资来粤投资结构也日益优化,横向来看,相关企业越来越聚焦储能、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前沿产业;纵向来看,外商逐渐将在粤机构从一般性的生产基地向研发中心、供应链枢纽等核心环节升级转变。

例如,在广东发展数十年后,西门子在深圳启动全球四大创新中心之一;嘉士伯计划于2024年在佛山新建研发中心,这将是集团首个欧洲以外的研发中心;安利公司目前在广州的生产基地除服务中国市场外,还服务全球50个市场。

安利(中国)总裁余放认为,“广州总部如今已经成为安利全球供应链枢纽和创新中心,今年的增资扩产也是着眼于服务其未来在全球的产品创新布局。”

截至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在广东已设立了至少22个外商研发中心。以这些对外科创合作“据点”为媒介,广东正在更优化的对外开放格局中融入全球合作,并向产业链上游攀升,为新型工业化提供强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