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 > 正文

广州向东 深圳向西 大湾区新格局加速演进

2023-11-21 10:35:30 南方日报

微妙的数据,往往蕴藏着城市格局调整的关键信号。近日,广深各区陆续公布经济数据,折射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地理变化的重要动向。

广州大举东进——增城GDP首次在前三季度突破1000亿元大关,且以8.7%的增速拿下全市第一,成为“黑马”。这一数据印证了广州向东发展的趋势。今年7月,广州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提出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概念,黄埔、增城被寄望支撑起“新广州”。

深圳加速向西——前三季度,深圳西部“尖子生”宝安GDP总量、增速均跑赢东部“一哥”龙岗,成为深圳经济第三强区。深圳西部三区(南山、宝安、光明,下同)近年来GDP、规上工业总产值、常住人口3项指标占全市的比重都在提升,显示资源快速向西部集聚。

广州向东,深圳向西,“双子星”向新而生,大湾区的新格局也在加速演进。

下一个天河CBD?

从黄埔到增城的广州东部中心大棋局

26年后的广州是什么样子?透过广州面向2049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初步成果,可以看出大致走向——两洋南拓、两江东进、老城提质、极点示范。2000年《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曾提出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八字方针”,如今新“十六字方针”的重要调整,是传承,也是更新。

不变的是,南拓仍排首位;变化的是,东进的优先度提前了,范围也更大,沿“珠江—东江”一路向东,从黄埔跨到了增城,把两区768平方公里的区域定位为广州东部中心。

广州为何要加码东进?在专家看来,区域格局、空间需求、产业布局3个因素很关键。

——从区域格局来看,湾区发展变迁更加凸显广州东部的特殊区位。

这些年,珠三角的城市格局、区域竞合发生很大变化。大湾区也呈现“东比西强”的局面:深港莞惠经济总量已超7.3万亿元,占大湾区11城的56.2%。东部中心作为广州“东大门”,不仅紧邻东莞、惠州,也与深圳、香港更近,可快速对接资源。从更大视角来看,东部中心还是大湾区连通粤东、海峡西岸城市群以及长三角的枢纽,可望成为双循环的重要节点。“两江东进”将是“珠江广州”进一步拓展腹地,并与“海洋广州”、泛珠三角融合的重要支点。

“有利的区位会促进城市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创始主任宁越敏表示,面向2049,广州要打造中心型世界城市,需要考虑主要功能和面向地区。从历史来看,广州实际上是国家面向亚太地区的“前哨”。

——从空间需求来看,从“大广州”到“强广州”更加需要东部崛起。

相比于20多年前天河CBD正在大开发,今天的广州老城区已是“螺蛳壳里做道场”,东进变得更迫切。广州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实现老城区“历史文化核”、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南沙“未来发展核”联动发展。快速做强增量,东进是必由之路。增城经济总量相对较小,但面积占全市的1/5,是越秀的47倍多、天河的11倍多,且土地开发强度仅为17%。

——从产业布局来看,广州“制造业立市”更加需要东部开辟新战场。

前些年,随着“退二进三”,广州工业占比出现较大下滑。为此,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去年首次提出“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把制造业摆在了“C位”。东部既拥有广州“工业一哥”黄埔,还有产业“新势力”增城,可为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新战场。对此,城市研究专家分析称,广州的发展,远期看南沙,近期靠东部。

如果说以老城区为代表的“老广州”是“千年商都”的辉煌见证,以南沙为代表的“未来广州”是这座城市的更高追求,那么以东部中心为代表的“新广州”全速发力正当其时。但与天河等地分工不同的是,东部中心更侧重枢纽和智造功能。

9月底,随着广汕高铁开通,增城凭借“一区两站”一跃成为“高铁大区”,既填补了广州枢纽向东的高铁空白,也强化了广州向东的辐射力。从新塘站出发,最快30分钟到惠州南站、50分钟到汕尾站。

“从粤港澳大湾区视角看,广州东部中心已成功进入科创‘枢纽+开放’的最前沿阵地,黄埔和增城未来可充分利用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的独特优势,尤其是广州‘两江东进’的城市规划,走在湾区前列。”国家高端智库CDI研究员宋丁说。

企业的嗅觉最灵敏。今年6月,总投资超百亿元的TCL中环广州项目在黄埔开工。而就在去年,投资350亿元的TCL华星光电广州项目在黄埔与增城交界区域投产。TCL董事长李东生表示,这里是广州实体经济的主战场。TCL将进一步加大投资布局力度,打造产业基地和技术创新中心。

如今的黄埔、增城,已成为广州新型显示产业浓度最高的地方,华星光电、乐金显示、维信诺、超视堺等项目扎堆,是打造“世界显示之都”的主力军。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全市的规上工业总产值有接近一半来自黄埔、增城,两区合计占比为45%左右,总量连续两年超过1万亿元。黄埔上市企业数量、总市值均占全市超过30%,科创板上市公司占全市近六成。增城发力“芯、显、车”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今年前三季度工业投资大增56%。

沿着东进脚步,广州的产业、人口、经济中心将逐渐从珠江向东江拓展,促进广州东西互济、更加协调。一边是广佛全域同城化,紧密联动佛山、肇庆、中山等珠西城市,通往大西南;另一边是向东牵手深港莞惠,面向粤东乃至华东,“左右逢源”的广州,可更好地发挥大湾区“超级枢纽”和核心引擎作用。这也是广州“建设出新出彩的中心型世界城市”的题中之义。

西部代表深圳的未来?

宝安跑赢龙岗背后的新“区势”

前三季度,深圳西部宝安GDP总量上升至全市第3位,而东部“一哥”龙岗GDP为3487.79亿元,下滑到第4位。一西一东,一上一下,正是深圳城市格局演变的注脚。

宝安所在的西部代表着深圳的未来?记者梳理当地的人口、产业和创新等方面数据发现,宝安确实在快速集聚资源。

在常住人口方面,宝安是深圳人口第一大区。据深圳市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普查数据,平均每4个深圳人,就有1个在宝安。

在产业密度方面,根据宝安区对外通报数据,该区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7000家,连续6年居全国县区第一。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21.1%,高于龙岗,居各区之首,正向深圳第一工业强区发起冲刺。

在创新浓度方面,宝安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级孵化器数量,都排全市第一,成为超越南山的创新高地。

如果把时间坐标拉长就会看到,深圳西部的集聚度、首位度这些年越来越高。

梳理深圳市及各区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到,深圳西部三区GDP占全市的比重,从2016年的38.85%提高到2022年43.73%,今年前三季度进一步提至44.87%,已达近半数。

这似乎也印证了这句流传甚广的话:80年代看罗湖,90年代看福田,2000年后看南山,2010年后看前海,2020年后看宝安,深圳一路向西势不可挡。

深圳市“十四五”规划纲要等文件均提到“东进、西协、南联、北拓、中优”这一空间发展战略“十字诀”。专家表示,虽然东进持续进行,但向西的势头更明显。这体现在规划、产业、人口等方面。

——从政策规划来看,重大战略更青睐深圳西部。

作为“风口上的城市”,深圳在国家和省的政策及规划轮番加持下,城市能见度、影响力大大提升。从先行示范区建设到综合改革试点,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再到《前海方案》发布实施,深圳“高光”不断。这些利好,虽然各区都可抢抓,但并不是没有重点。而深圳西部就是那个“最强锦鲤”。

前海扩区扩容,在深圳西部;深圳综合改革试点,也大多落地在西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深圳的主要承载区还是在西部;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深圳坐在最前排的同样是西部;深中通道、深珠通道,将让深圳直通西岸,拥抱更广阔的腹地,“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仍是西部。

——从产业发展来看,深圳西部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度在提升。

在经济体量方面,深圳西部三区去年GDP超1.4万亿元,占全市近半。在产业集聚方面,深圳西部三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的比重也在提升,从2018年的42.28%提至2022年的46.51%。

在园区布局方面,西部是深圳产业的首要承载地。深圳选取8个区重点打造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其中宝安和光明数量最多,均为4个。在优质企业方面,深圳西部“群雄汇聚”。全市420多家A股上市公司中,西部三区占了55.69%。深圳去年认定4818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西部三区占了56.14%,宝安、南山排全市第一、二位。

——从常住人口来看,深圳西部人口增长更快且更年轻。

观察一个地方的吸引力、发展力,人口是一面镜子。“梦想之城”深圳,吸引无数孔雀东南飞,常住人口10年(2010年到2020年)增加713.6万人。其中,增长排名前5个区中,西部三区全部在列。

深圳西部不仅常住人口总量大、增量多,占比也在提升。深圳市统计局此前公布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深圳西部三区2020年常住人口736.77万人,占全市41.96%,高于2010年的40.37%。这也说明,西部集聚人口的速度快于全市。更为难得的是,光明、宝安15—59岁常住人口的比重位居全市第一、二位,分别达83.48%、82.45%,高于深圳全市平均水平(79.53%)。青壮年人口占比更高,体现的是年轻活力、发展潜力。年轻人代表城市的未来,抢占了年轻人,就抓住了通往繁荣的钥匙。

综合规划、产业、人口等因素看,深圳西部正在重构城市格局,影响的将是深圳下一个黄金十年。

滨海新区成了标配?

湾区向洋做强“蓝色动力”

深圳向西,更加靠近珠江口和伶仃洋。不少专家认为,这其实也体现了粤港澳大湾区的走向,很多城市的产业和人口布局都在向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靠拢。

当前,湾区向洋,势头正劲。这个“洋”,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内涵。

狭义来说,就是伶仃洋,代表着融合。从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到横琴、前海、南沙、河套四大平台;从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再到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深珠通道,这些重大布局,无一不是围绕珠江口和伶仃洋周边区域展开。

广义来讲,则指更宽阔的海洋,代表着开放。比如,广州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城市,深圳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湾区向洋,向的是融合,向的也是开放。融合是往里走,广深双向奔赴,跨越伶仃洋。开放是往外走,造船出海,通向更广的世界。不管里与外,还是“内外兼修”,都是区域格局的重塑。向洋,向的就是更大的格局。

在这方面,大湾区很多城市不约而同在做4件事。

——让城市“近海”,建设新区或新城,打造更多“小特区”。

珠三角每个沿海城市都在大举建设滨海新区或新城,有的还不止建一个。东莞滨海湾新区、惠州大亚湾、中山翠亨新区、江门大广海湾以及深圳的海洋新城、蛇口国际海洋城,等等。滨海新区似乎已成标配。即便非沿海城市,也向珠江口步步逼近,比如佛山建设三龙湾科技城。

——建设跨城合作区,推动双向协同,便利资源要素跨越伶仃洋。

最近传来好消息:深中通道力争11月下旬实现主线贯通,计划明年建成通车。随着一个个超级工程加速“缝合”伶仃洋,长虹卧波的交通连接,将让更多产业和创新资源通过海上“握手”。

抢抓机遇,中山与深圳共建总规划面积66平方公里的深中经济合作区;珠海高新区规划建设深珠合作示范区;江门在银湖湾滨海新区规划建设深江经济合作区。这也印证了大的趋势——大湾区的发展重心正直逼珠江口和伶仃洋。一个肉眼看不见但影响深远的湾区新支点,将在“黄金内湾”的洋面上形成。

——驱动“蓝色引擎”,向海洋要生产力,再造“海上新珠三角”。

海洋经济总量连续28年全国第一的广东,正加快打造海上新广东。作为全省海洋经济的主引擎,珠三角也继续做强“蓝色动力”。依海而生的珠三角,正在挺向“深蓝”。

深圳围绕海洋电子信息、海洋工程装备等领域建成超过70个涉海创新载体,涉海企业增至近3万家;去年海洋生产总值达3128.55亿元,占全省的17.3%;惠州发力临海石化、海上风电、滨海旅游,去年海洋生产总值约1140亿元,约占全市GDP的21%,计划到2025年占比提高到25%;江门提出打造“海上新江门”,建设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先行区,并以“装备制造+海上风电”为主线壮大海洋第二产业。

——加快推进港口互联和港产城融合,让“湾区制造”出海快起来。

港口是对外开放的门户。纵观全球四大湾区发展史,港口经济的角色很关键。如何更好地“走出去”?大湾区近年来加快港口扩能升级、互联互通和港产城融合。

11月9日,对大湾区港口群来说,是个特殊日子。3年前的这天,首条跨关区“蛇口—顺德新港”组合港线路启动。这为有海和没海的城市向洋而兴开启了一种新可能。这就是“大湾区组合港”。它打破了港口间的壁垒,让深圳“枢纽港”近270条国际航线资源与沿珠江内河码头“支线港”临近的制造业货源地“绑”在一起,让出海通关更快捷。

3年来,“大湾区组合港”改革累计开通线路36条,实现大湾区内地九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全覆盖,并延伸到了粤西地区,已让60万标箱进出口货物轻松漂洋过海。从“大湾区组合港”到“湾区一港通”,珠三角“多港融为一港”的愿景越来越近,也让“湾区制造”更快更好地走向世界。

从陆地出发,走向海岸线,再走向远洋,重心南移的大湾区,一路向洋,正在开辟新的海阔天空。

专家观点

广东基于地形和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目前已经形成了广州、深圳“双核”,围绕“双核”衍生出了广佛、深莞等一体化的城市构想。珠三角城市群的未来发展趋势很可能会形成广佛深莞连成一片的发展轴。如果从这个角度考虑,广佛和深莞之间的通道需要认真考虑,向东打造一个廊道连接东莞,形成广佛延伸到东莞、深圳的连接带。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广州除了需要集聚能量推动发展,还要重视可持续发展对未来的影响,要组团式发展,留出空间,留出走廊,在空间上密度要适度。此外,应与其他城市携手共进。比如,重新认识广佛同城化,深化广州和佛山的互补,并在此基础上,推向中山、江门、珠海和澳门,从空间战略上进一步提升广州的开放水平。

——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顾朝林

现在大湾区已经形成了多个中心,不再是简单的“中心—边缘”关系,每个区域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要了解各个区域发展的“内生动力”,重新审视城市当前的产业需求、空间需求、人口增长的趋势等,明确发展的重点。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工程师马向明

(记者:周欢 朱紫强 崔璨 李霭莹)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