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不断塑造发展新优势 新质生产力输送发展强动力

2023-12-15 15:07:56 南方日报

不久前,全国各地创新能力“年度大考”放榜: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3》中,广东区域创新能力蝉联第一,连续7年领跑全国。依据报告建立的指标体系,综合得分超过35分即属于创新领先地区,广东拿到58.86分,创新能力领先优势明显。

作为经济大省,新形势下,广东正通过高质量发展向上突围,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自主创新能力强,高质量发展就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能。

当前,全省各地深入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把教育强省、科技创新强省、人才强省建设作为事关广东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全力以赴抓紧抓实抓好,加快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新突破。

推动教育大省迈向教育强省

11月初,广东公示第三批100个省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培育对象名单,广东省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培育对象首次实现21地市全覆盖。这将进一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办学差距,破解全省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广东全面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推动广东由教育大省迈向教育强省,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今年以来,广东“一盘棋”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下达高质量发展奖补资金逾13.12亿元,支持29个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示范区试点工作。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广东通过大力度改革、大手笔投入,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今年,广东组织遴选525名广东省中小学名教师、名书记、名校(园)长、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通过师带徒和团队研修,辐射带动更多教师成长;组织18.03万名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骨干教师、校(园)长参加轮训,引领带动全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

在统筹推进基础教育提质的同时,广东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引导高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争创一流,加快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深化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服务制造业当家和“百千万工程”等重大战略部署,推动职业教育迈入高质量。

2024年,广东省计划继续安排42.5亿元支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广东205个学科入围ESI排名前1%,较2020年增长95.24%,增幅全国第一;24个学科入围前1‰,较2020年增长200%,增幅全国第一。职业教育全面推进高水平学校和专业(群)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高校是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今年,广东高校牵头获批6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含优化重组)、7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一批高水平科研平台,立项建设8家卓越中心,不断增强“从0到1”的原始创新能力。

高校也是促进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广东启动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千万工程”行动,首批省内82家高校院所与57个县(市)全部完成合作签约,近百所高校结成乡村建设规划高校联盟、乡村公共服务高校联盟、乡村产业发展高校联盟等三大联盟,为县镇村发展提供人才、智力和科技支撑。广东高校师生,以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动力。

广东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广东将继续扎实推进教育强省建设,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高质量教育更好支撑高质量发展。

把创新落到产业上企业上发展上

11月底,总部位于深圳的比亚迪公司宣布,第6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比亚迪第一个“100万辆”用时13年,而最近的第六个“100万辆”仅用时3个多月,科技成为这一巨大跨越背后的支撑力量。

几个月前,另一家粤企华为的新款手机Mate60 Pro“未发先售”,在全球引发了关注。卫星通信、5G网速、麒麟9000s芯片……网友热议背后的技术突破,还有人将它称为“争气机”。

广东坚持把创新落到产业上、企业上、发展上,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强省建设。在广东追求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上,“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是一个关键词。

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发源于深圳创新发展的实践,后来被推广至全省。它囊括“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五大要素,环环相扣,互相加持,让广东科技创新不再局限于单一领域、特定环节,而是覆盖了从原始创新到现实生产力转变的全流程、各环节。

以“基础研究”为例,作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的第一环,它是打开整个创新链条的“密码”。为加强基础研究能力,广东努力打造一支科技创新的“王牌军”。

今年9月,鹏城实验室宣布,由该实验室牵头、国内多所高校参与的6G无线测试刷新了业界纪录。鹏城实验室的一系列相关研究,为我国突破6G技术、抢占6G标准化先机奠定基础。

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是广东战略科技力量的典型代表。目前,广东构建起多层次实验室体系,建设以中国散裂中子源为代表的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集聚了一批领军人才、顶尖科学家。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广东科学研究“从0到1”的原创成果不断涌现:近年来,广东牵头或参与的多项研究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今年,中山大学王猛教授团队发现全新高温超导体,实现国际物理学界近40年来的新突破。

在强化原始创新的同时,广东也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组建体系化、任务型的创新联合体,推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

目前,广东拥有超6.9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连续7年居全国首位;约7.6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这些科技型企业创新动力足、能力强,搅活了广东区域创新体系的一池春水。

越来越多的广东企业承担起重大科技攻关任务。数据显示,在广东已实施的10批次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中,企业牵头的占比超过53%,企业参与的超过90%,有效解决了一批产业关键技术问题。截至2022年底,广东共依托企业建立省级工程中心6648家、占总数的87.6%。

以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主体的科技企业群体,已经成为广东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打造新发展格局的主力军。

当前,广东一方面聚焦创新驱动,加快构筑新质生产力,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上聚力攻坚,让创新之花更好地结出产业之果;另一方面聚焦转型引领,加快优化产业形态,不断提高广东制造的“含智量”“含绿量”“含金量”。

广纳天下英才为“我”所用

产业创新战略研讨会、产学研“面对面”对接会、名家“送教到校”活动、非遗文化系列展演……11月1日至7日,第二届汕头市人才周活动举行。几乎同期,惠州、肇庆等地也举行引才聚才活动,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

当前,全球人才博弈愈演愈烈,广东提出,要“广纳天下英才为我所用”。

今年,大湾区科学论坛、大湾区工程师论坛接连举行,海交会、高交会盛况空前,广东的区域创新能力连续7年位居全国第一,独特优势在持续吸引高端人才集聚加盟。

抓住用好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重大历史机遇,广东树立大人才观、扎实推进人才强省建设,引育并举做大人才总量、筑牢人才底座。

新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韩恩厚选择到广东“二次创业”,创办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正是看中广东对高端科创人才充分开放的态度,希望能离企业研发前沿更近一些;中国科学院院士颜宁回国“落户”深圳,因为“这里年轻,充满活力,一切皆有可能”。

这些年,广东花大力气从全球“抢”人才,不仅颁布实施《广东省人才发展条例》等政策举措,从制度上提供保障,培育壮大高端科创人才队伍的工作初见成效。

广东还建立健全粤港澳人才发展协同机制,支持港澳人才申报省重大人才工程,实现“居住在港澳、工作在内地”“科研在港澳、转化在内地”。同时,逐步推动外国人工作许可资质互认、推进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改革试点等,支持发布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系列人才创新政策包,深入实施外国人才签证、外国专家来华邀请函、外籍和港澳台高层次人才认定、人才“优粤卡”等政策制度,持续优化全方位人才服务体系,让海外人才安居乐业、施展拳脚。

高技能人才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而言不可或缺。近年来,广东多措并举补齐急需紧缺人才,形成更大范围的人才网络。

推动企业实行“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推进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评聘工作……10月,《关于加强新时代广东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出台,从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四方面提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努力把广东打造成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聚集高地。

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1934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657万人,居全国前列;全省研发人员130万人,居全国首位;全省专业技术人才891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88万人,居全国前列。广东的博士后人才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全省有博士后科研平台1301家、博士工作站1266家。2022年新增进站博士后超4000人,近5年年均增长率在19%以上,稳居全国第一……这是广东交出的阶段性“人才成绩单”。

这支充满朝气、可堪大用、能打胜仗的队伍,将为“再造一个新广东”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

成绩单

教育强省

◆支持29个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示范区试点工作

◆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健康安全优质发展,新增公办学位6万个以上

◆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增公办学位29.6万个,公办学位占比达96.78%

◆教育部下达广东省市属高校博士研究生计划3409人,增幅14.4%,下达普通本科计划31.12万人,同比增加0.38万人

科技创新强省

◆根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3》,广东区域创新能力连续7年全国第一

◆全省拥有超6.9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连续7年居全国首位

◆约7.6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人才强省

◆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1934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657万人

◆全省研发人员130万人,居全国首位

◆全省专业技术人才891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88万人

◆全省有博士后科研平台1301家、博士工作站1266家

一线案例

中大科研团队基础研究取得标志性进展

高温超导实现

近40年新突破

高温超导一直是国际物理学界研究的热点,高温超导材料的潜在应用广泛,一旦材料制备技术取得突破,实现材料规模化量产或商业化应用,将对电力传输、消费电子、量子计算等领域产生颠覆性影响。

今年7月12日,国际顶级学术刊物《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山大学物理学院王猛团队的重大研究成果:首次在镍氧化物中发现了达到液氮温度的超导电性。这是中国科学家在国际高温超导研究领域独立取得的一项突破性成果,是基础研究的标志性进展,实现了国际物理学界37年来的新突破,将有助于破解高温超导机理和设计高温超导新材料。

100多年前,科学家发现,特定低温下汞的电阻为零,这种现象被称为“超级导电”。全球科学家一直致力于寻找非常规超导材料,并解决高温超导机理。

王猛团队通过不断摸索,合成了高质量的镍氧化物(La3Ni2O7)体系单晶样品,并在国际上率先进行了系统研究。

“合成镍氧化物单晶样品后,我们证明它在超过14吉帕的压力下出现了80K(-193℃)的高温超导电性。”王猛介绍,此次发现的镍氧化物是人类目前已知的第二个达到液氮温区的非常规超导体系,科学家可以在新的材料体系中进行超导机理和应用研究。

目前,王猛团队已接到来自全世界的科学家对样品合作研究的申请,可以预见,镍氧化物高温超导研究将迎来新一波热潮。

“液氮的制备成本比矿泉水还低,超过液氮温度也意味着超导材料需要的低温环境更容易获得,因而也具有更大的应用潜力。”王猛说,接下来还将对铜氧化物和镍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的共性开展研究,进一步推动高温超导机理的解决。

“一旦明确机理,便可以借助人工智能等技术设计新的高温超导材料,有望使零损耗的超导输电、更为轻便的核磁共振成像仪等成为现实”。

在这一新发现的基础上,今年10月,中山大学物理学院姚道新教授团队的成果又发表在物理学顶级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双层镍氧超导体的多轨道模型,并分析了其电磁性质,对于理解新型镍基超导体的微观图像和超导机理起到了重要作用,标志着继全球率先发现新型双层镍氧化物超导体后,中国科学家又在其机理研究上做出领先成果。

“新的发现为我们理解高温超导的机理带来很多重要的启示,使设计和预测高温超导材料成为可能,并在液氮温区实现超导材料的广泛应用。”清华大学教授张广铭说。

(记者:卞德龙马立敏钟哲)

(来源:南方日报)

21财经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