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快评:大文旅时代,小书店迎来“及时雨”

2023-04-28 22:42:25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任珏

五一假期开始之际,中央宣传部办公厅、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印发通知,要求各地要深刻认识实体书店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重要意义、支持实体书店参与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引导实体书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鼓励实体书店参与公共阅读资源建设、推动实体书店与公共文化机构融合发展、加强组织实施六个方面作出安排。通知将书店视为城市文化服务的基础设施,对书店定位的一次重要提升。

书店不挣钱,已经成为业界共识。小红书上很多书店主理人每天播报书店营收流水,大多只有百元上下。  

小书店更注重选书的个性、活跃性和书店的公共性。小书店更有个性,品牌性也更强。不仅卖书,也做讲座,看电影,甚至还可以在书店里蹦迪。书店成为了一种包含多元文化业态的复合空间,各种关于生活的想象,都能在书店落地实践。这也是大多数实体小书店即便经营艰难,也依旧坚持的原因。

社区小书店也可以根据社区的具体需求灵活调整功能,一家书店可以既是儿童活动中心,也是年轻人的学习中心和社交中心,深圳一声雷书店,结合儿童艺术研学,形成了“书店+”的模式,深圳外来之家书店,成为了外地来深人员的心灵家园。这都是小书店独有的社会功能。

由书旅人小郁发起的书店地图收录全国范围内各类书店817家,其中约2/3为小型书店。越是不确定的时代,人们也越需要社区小书店这样可以安抚人心的地方。

书店提供了一个在家、公司、商业空间之外的“第四空间”。在书店,人们通过共同参与的各种文化活动,形成了新的集体记忆,在书店的场域中共享和延续,从而增加了社区中的互动,也增强了社群的韧性。

书店也是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有力补充,根据国家标准《城市公共功能服务设施规划标准GBS0442(2018修订)》的要求,城市人均公共文化设施用地,需达到0.3-0.5平方米/人。以深圳宝安桥头社区为例,要服务辖区内7.8万人,至少需要2.34万平方米的公共文化设施用地。小书店以个人或企业投资的方式,为社区生活提供了多元样本,也为弥补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空间缺口作出了贡献。

开一家书店并不容易。首先在开业条件上存在门槛,在一些城市,买书需要申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除对最小空间面积要求之外,也要求有红本租赁凭证。

其次书店补贴有门槛。有城市每年拿出数千万元为实体书店纾困解难,但对小书店的运营来说仍然不够。该补贴申请要求,书店面积需要不小于50平,并至少已经营业一年。很多小书店可能根本撑不到一年就结业了,等不到申请纾困补贴的那一天。

如果能在降低实体书店准入门槛,提供充分的市场导入,是扶持实体书店参与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深入投入公共文化服务的关键。

日前,两部门印发支持实体书店的通知,无疑是为实体书店,尤其是小书店送来了及时雨。通知还要求重点扶持一批在全民阅读领域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品牌实体书店,看来,在大文旅融合的时代,小书店的春天就要来了。

(作者系文旅产业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