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 > 正文

书评丨语言的进化

2024-03-16 05:00:00 21世纪经济报道

郑磊

近期出版的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所著新书——《从细菌到巴赫再回来》中,探讨了一个关于意识和人类心灵本质的古老问题。作者指出:“到目前为止,我们智人是唯一拥有丰富积累文化的物种,而文化的关键因素是语言。”

人类交流和知识传承离不开语言,“音素”和“语词”是语言的基本结构。那么,婴儿是如何学会母语的?这是一个让科学家们普遍感兴趣的谜题。

成年人学习一门外语,词汇量积累到5000个已经是相当困难的任务;而一个六岁的孩子,就已经掌握了15000个母语词汇,在出生后的两年里就可以学会约200个单词。有育儿经验的父母都会记得,在牙牙学语阶段的婴儿会发出大人无法理解的毫无意义的语词。突然有一天,他们就开始可以清晰地说出正确的语词。

我曾经也用自己创造的类似婴儿语言回应女儿,她似乎对此不甚理解,这种感觉就像“鸡同鸭讲”。但后来突然有一天,她清晰地叫出了“爸爸”,而且很快也能字正腔圆地说出“爸爸我会想你的”这样的完整句子了。

语词是信息构成的。语言学家雷杰·肯道夫认为,语词是记忆中的结构,这种结构在某种意义上是自主的,因为他们必须是被独立地获得或习得的。人们在学习语词时,会不停地自言自语,甚至在脑海中一次又一次地反复念诵这个单词,使标记的数量激增,最终大脑中建立起一个新的词汇项目,成为一个新的语词。

一个语词的首次出现往往发生于一些复杂的,却在很大程度上不可理解的感知环境中的一个新颖听觉事件。婴儿在无意中听到了父母或看护者说的话,但这会在婴儿大脑中留下某种印象,第二次出现会加深这种印象。如果孩子能说话,他可能会说“又是那个声音”,而且它出现的语境可能与首次出现的语境有着某些共同的特征。第三次出现会让儿童稍微熟悉一点,它出现的语境可能会以某种方式开始成为焦点。一个单词的第四次、第五次和第六次出现,会将听觉识别标记重新带回大脑中,并进行某种锚定。到这个时候,孩子们开始有了行动目标,那就是把它说出来。他们根本不必理解这个语词的含义,只是养成了在特定的语境中发出这些结构化的声音的习惯,并且有时会立即获得回报,比如大人的回应和奖励。随着特定语词在说话和听觉中重复的次数越来越多,特定语词的发音会变得越来越让人觉得熟悉,越来越易于识别和确认。

对语词的理解又是另一个过程。婴儿只是通过含糊不清的发声尝试缓解自己的渴望和好奇心,并通过无意识的反复实验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解。这也是在没有指导的条件下完成的认知壮举。不管怎样,婴儿的大脑会自动形成与父母一致的习惯,会敏感地对感知到的语义信息作出反应。儿童通常都能在很少的或几乎没有指导的情况下获得成熟的识别和表达能力,几乎不需要任何指导就能获得语义。孩子也会逐渐地在语境中反复接触成千上万个语词,获得几乎所有可用于理解语词含义的信息,此后只根据需要微调即可。

成人学习语词的过程与儿童不一样,但是可以作为借鉴。说出语词是一个自动催化的过程,你对语词用得越多,就能越快掌握,最终达到在造出这些话语之前能在脑中组织它们的程度。掌握语词的关键是在大脑中形成不易忘记的标记,因此要想有效增加词汇量,对一个语词应有三次或以上的重复使用。而且成人因为有理论的指导,这个标记可以更为深入持久。尽管音素间有着巨大的物理差异,但得益于人类听觉和声道的进化特性,它们创造出了在主观上相似的标记(分类明确,容易识别)。语词的复制依赖于语法体系,说话者会无意识地纠正他们的感知和话语。这种非物理性复制正是高保真信息传递所需要的,由自然选择推动的文化进化得以发生。

而本书的作者正是从达尔文进化论的角度讨论了文化的演进。信息是文化进化的关键内容。模因被定义为一种可以通过非基因手段传递的文化元素,是一种行为方式,也是一种信息结构,可以被复制、传播记忆、教导等,是通过感知而不是基因传递的。作者认为,语词是可以发音的模因,和想法、方法、信念、传统仪式、术语一样,都是信息性事物,或多或少都像细菌或病毒那样在人群中传播。语词的进化在文化进化中起着主导作用。常规惯例也是模因,它们是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差异复制形成的。人类文化的许多重要领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提供了多种能以足够的保真度将文化信息代代相传的途径,从而实现相对无意识的渐进式变异,用最少的理解需求来积累改进。语言的最终起源仍是悬而未决的问题。人类本能的模仿习惯,包括模仿父母、长辈和同龄人,这也许就足以为最终在我们身上出现的、文化的迅速进化,创造出一个知识性的环境,而这种文化进化最终是依靠语言来完成的。

(本文作者系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

21财经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