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 > 正文

理财资金如何入市?当下市场环境如何实现绝对收益目标?哪些资产值得投资?南财理财通第十期策略会成功举办!

2025-05-16 18:34:42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陈子卉

2024年,银行理财行业规模在变化中上升,银行理财市场2024年末存续规模为29.9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75%。在规模增长的同时,银行理财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资金端方面,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仍趋向保守,青睐低波稳健型产品。资产端方面,随着债券利率中枢下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走低,业绩比较基准承压下行,理财公司获取中高收益资产难度加大。

4月30日,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南财理财通成功举办了第十期策略会。在主题圆桌论坛上,来自兴银理财、平安理财、广银理财和渤银理财的投资大咖就理财资金入市、多资产多策略探索、大类资产展望等多个议题展开讨论,现身分享了高波动环境下银行理财市场的投资机会,为投资者拨开迷雾,提供资产配置参考。

同时,南财理财通课题组也在本期策略会上发布了课题研究成果——《2024年度银行理财产品运作报告》。该报告从理财市场情况、理财产品运作表现、理财产品创新等多方面对银行理财行业进行了全方位透视,力求为理财市场提供一个更客观、公正、真实的全貌。

理财资金如何入市?

在全球资本市场大幅震荡的背景下,银行理财公司也在积极行动。但整体来看,银行理财权益投资规模仍处于较低水平,面临诸多挑战。

渤银理财固定收益部负责人王栋指出,从理财公司权益投资的必要性来看,纯固收理财实际上很难分享到企业资产增值甚至估值增值的红利,因此投资组合需要引进股东权益。“目前绝大多数理财产品配置债券,而信用债本身可以视为一笔以企业股权为标的,以债务面值作为行权价格的看跌期权的空头,仅仅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讲,也应该有一笔看跌期权的多头头寸来对冲。”

理财资金该如何参与权益市场?对此,平安理财混合投资部兼结构化投资部总经理曾翰文表示,银行理财机构需要自上而下完成对“绝对收益”目标的配置,综合资产价值、宏观周期等因素做好分散配置,将权益资产做更细致、更科学的分类,优化风险收益比。“一方面理财公司可以和基金公司建立合作,借助基金公司在个股、行业上的长期沉淀,提升从产业周期、优质企业中挖掘阿尔法的能力。另一方面,理财公司要在风险收益特征比较清晰的权益工具中(如ETF)中聚焦到类属策略(如行业ETF、市值ETF等),把资产配置给补齐。”

在具体赛道选择上,广银理财资本市场投资部负责人张长彬认为,被动投资是理财资金入市的重要突破口,能够弥补理财公司在个股投资等方面的不足。“伴随着各类ETF创新产品上市,公募ETF规模已经超过4万亿元,ETF覆盖的资产图谱也越来越完善,单单权益类ETF就涵盖A股宽基、风格、行业、主题、Smart Beta、跨境权益,这些工具基本能够满足投资者对权益类资产的配置需求。”

叶予璋认为理财公司权益投资实现绝对收益策略有两个核心途径,一是“固收+期权”,二是多元资产策略。第一种“固收+期权”模式,让客户能在有限的亏损情况下,参与权益市场。同时也能防止“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对理财产品净值产生重大影响。第二种多元配置,权益资产占产品总资产的比例控制在10%以内,能做到绝对收益策略的客户体验,也是客户可以参与权益投资的一个方法。

如何搭建多资产多策略框架?

不少理财公司搭建了多资产多策略体系。曾翰文发现,对各类资产和策略的波动率作预估是相对可靠且比较准确的。“在多资产多策略的组装中,我们把目标波动率作为核心框架,通过每一类资产或策略的目标波动率来确定配置的上限,就能大致确定仓位中枢。在实现策略性配置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基于宏观经济、产业周期、市场判断去动态调整多资产配置比例和策略组装,以实现对波动率的约束,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挖掘收益增强的机会,最终形成风险收益特征稳定的多资产、多策略投资解决方案。”

在曾翰文看来,实现绝对收益目标、组装多资产多策略方式上有很多的国际经验,但是在国内需要进行本土化。“我们国内的宏观环境和海外并不一样,固收类产品的波动率相对海外更小,所以把波动率和回撤控制好,进一步再去探索如何提高收益,是我们探索多资产多策略、让收益率滚雪球的一种可行方式。”

叶予璋指出,根据公募基金的发展历史,可以总结一个明显的规律,如果投资经理对组合没有战略配置,绝对收益策略无法执行。“最近一段时间,大家开始提倡恒定比例的‘固收+’模式,比如说10%的权益资产比例、20%的权益资产比例,实际上也证明了,有简单策略实际上是比没有战略配置底座的投资运作来得更好,所以大家才会去推行所谓的恒定比例。当然在恒定比例上,资管行业早就发展出各种策略,包括因子策略、风险平价策略,我个人觉得是非常有效的。”

后续市场哪些资产值得投资?

面对不确定加剧的全球金融市场,王栋认为核心的原则还是要根据投资者风险偏好匹配不同类别的产品。建议投资者要理性看待市场短期波动,不要轻易为市场情绪买单,而应回归朴素的常识,拥抱有稳定现金流的资产和产品。另外,对于风险偏好相对较高的客户,建议立足长期,顺大势、逆小势,通过长期限“固收+”理财产品,实现多元化资产配置,一方面债券票息打底,同时逐步建仓估值拥有安全边际,泡沫消化彻底的含权类、商品类资产,在不确定性中把握结构性机会。

叶予璋看好未来一年股债金均衡配置的产品。他指出,从产品角度来看,判断单一市场其实非常难度非常高,基本上即使说对了,也不代表能做对。股债金均衡配置实际上是通过黄金来抑制不确定性后,赚低通胀环境、高流动性环境市场的钱。此外,全球大类配置指数也是参与权益市场较为稳健的方法,不像主动管理型产品容易受投资经理风格影响。

在张长彬看来,配置各类低相关性的多资产多策略是应对不确定性的有效方法。“大家可能觉得‘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所谓‘危墙’就是指现在资产的波动性加大和不确定性加大,要回避。另外一句话是‘当雷劈下来的时候,你要不要在场’,这也是A股谈论比较多的问题。”


21财经客户端下载

<--统计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