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音频 > 正文

上市公司分红力度显著加大,红利投资正当时

2025-05-17 14:55:09 股市广播

主持:关珊(股市广播FM95.3《走进机构大本营》)

嘉宾:吴昊雨(南方基金指数投资部研究员)

随着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完成,现金分红正陆续兑现。统计显示,无论从分红比例、股息率还是连续分红能力考察,2024财年上市公司分红力度都显著加大。南方基金指数投资部研究员吴昊雨认为,在以新国九条为代表的系列政策引导下,A股上市公司分红能力和分红水平持续改善,在多方面增量资金及股息性价比优势下,红利资产配置中长期逻辑顺畅,值得市场资金关注。

关珊:年报披露结束,分红逐渐落实。从目前分红预案、方案来看,整体市场的分红回报处于什么水平?比往年是否有所提升?

吴昊雨:2024财年,A股上市公司共3972家实施现金分红,占比73.4%,分红总额达1.94万亿元,分红公司数量增长12%,分红总额增长14%,分红总体保持稳定增长趋势。截至2025年5月15日,已有424家上市公司陆续实施2024财年分红,占比7.8%;65%的上市公司已经通过董事会的分红预案,当前披露分红总额已超9300亿元,预计在2025年实施分红上市公司数量保持稳定。

纵向来看,在以新国九条为代表的系列政策引导下,A股上市公司分红能力和分红水平持续改善。

从分红比例看,A股上市公司最新分红比例中位数为30.32%,同比增长10个百分点,分红力度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从股息率看,A股上市公司股息率总体基本保持2.3%左右,股息率保持稳定。

从连续分红能力来看,A股上市公司连续三年分红比例从54%提升至67%,连续三年分红的公司数量由2422家提升至2711家,提升12%。

随着A股分红制度的日渐完善,上市公司分红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正在逐步提升。

关珊:哪些行业、板块的分红比较可观?哪些则比较羞涩?

吴昊雨:从分红金额来看,银行、石油石化、食品饮料、通信、非银金融、煤炭等6个行业的分红总额超1000亿元。其中,银行板块分红总额最高,达6134亿元,较去年的5877亿元增长4.4%。消费者服务、农林牧渔、军工等板块分红总额相对较低。

从分红比例上看,去年23个中信一级行业的分红比例中位数都在20%以上。分行业看,食品饮料(46%)、纺织服装(44%)、家电(42%)、煤炭(39%)、轻工制造(36%)的分红比例居前,农林牧渔(0%)、地产(0%)、消费者服务(4%)、计算机(16%)等行业的分红比例中位数靠后,这可能跟农林牧渔和地产企业亏损较多相关。

从连续分红比例上看,按wind统计口径,食品饮料、家电、纺织、煤炭等板块连续三年分红比例最高。

关珊:银行板块作为红利股的典型代表,不断有个股突破历史新高,对其股息率、投资价值带来哪些影响?

吴昊雨:以南方中证银行ETF(512700)所追踪的中证银行指数来观察,指数2013年7月发布,有长时间的历史数据参考。

当前,中证银行指数近12个月股息率高达6.37%,处于指数发布以来的97%分位数,从自身纵向比较的角度看,股息率位于高位。横向对比,中证银行指数相比代表市场总体的中证全指2.53%的12个月股息率,也具有明显对比优势。另外,银行指数股息支付率近3年来稳中有升,目前接近30%,成分股分红率100%,都说明指数的股息支付质量较高。

从市净率角度看,当前PB为0.68倍,处于指数发布以来的31%分位数水平,可以理解为比69%的时间都要便宜。

综上,虽然银行个股创了新高,但估值和股息率仍然显示银行板块具备显著的长期投资价值。

关珊:近20个交易日,虽然银行板块不断有个股突破历史新高,但银行行业指数的涨幅在所有行业中不算十分出色,如何看待这种分化?

吴昊雨:如果把时间拉长一点,今年以来,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银行板块涨幅超9%,排名第三,涨幅位居前列。

今年以来,银行板块内部看,股份行涨幅居前,城商行和农商行居中,国有大型银行相对落后但仍有正收益。而从2023年以来,市场对经济波动期的防御需求(如地产风险暴露)促使资金集中于国有大行,国有大行至今已经上涨了近70%,领先股份行涨幅40%以上。而今年板块分化其实有减缓的迹象,体现出随着国有大行估值抬升,部分资金开始挖掘城商行、农商行的股息潜力。而地产政策放松也缓解了市场对中小银行资产质量的担忧,股份行和区域银行的地产相关敞口压力减轻,盈利预期改善。整体体现了经济基本面触底和信贷需求回暖的预期升温。

关珊:极致倒挂再现,中小银行首现“存5年不如存1年”现象,反映出银行当前经营面临哪些难题?

吴昊雨:中小银行负债结构依赖存款,在央行引导存款利率下行的大趋势下,多数中小银行已跟进降息以压降成本,但个别银行为争夺短期资金逆势上调短期利率,导致成本与收益倒挂。中小银行通过短期高利率吸引存款,虽能快速补充流动性,但推高负债端成本,若资产端收益无法覆盖,将进一步压缩净息差。

中小银行在品牌、渠道等方面弱于国有大行和股份行,需通过利率优势吸引客户,但存款自律机制限制其利率上限,导致短期高利率成为唯一竞争手段,但这种行为不可持续,可能引发后续资金稳定性风险。

关珊:在降准降息的大环境下,银行的未来业绩面临哪些机遇、哪些压力?

吴昊雨:在降准降息政策下,银行短期需应对息差收窄和资产质量压力,但长期可通过信贷规模扩张、高股息资产配置需求、政策支持的结构性机会缓解压力。

关珊:对银行股的投资未来面临哪些机遇和风险?

吴昊雨:投资机遇包括四方面。

(1)降准降息支持流动性。央行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缓解银行负债端压力,增强信贷投放能力。降息引导LPR下行,刺激企业及居民融资需求,银行可通过“以量补价”策略维持利润稳定性。

(2)险资与公募资金增配。监管鼓励险资提高股票配置比例,并调降风险因子,推动长期资金流入银行股。公募基金考核机制改革也促使增配低估值银行股。

(3)银行股股息率和估值具有长期吸引力,成为避险资金的首选。

(4)宏观经济回暖带动信贷需求回升,资产质量风险缓解。

潜在风险包括两方面。

(1)利率下行压缩净息差。降息环境下,存贷利差可能进一步收窄。

(2)宏观经济波动风险。若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企业偿债能力下降可能导致不良贷款率反弹,影响银行资产质量和利润。

关珊:其他红利板块有哪些亮点值得关注?

吴昊雨:除银行板块外,红利相关行业板块通常还包括家电及食品饮料为代表的泛消费板块、煤炭及电力为代表的周期板块等行业。

在泛消费板块,家电、食品饮料等细分行业的分红能力持续保持稳步增长。按wind口径,家电和食品饮料两个行业的连续三年分红比例中位数位于所有一级行业的前两位,同时,家电和食品饮料年度分红总额分别保持14%、17%的增速。从2024年年报上看,板块的龙头上市公司仍保持稳定的现金流,为板块高分红能力奠定基础。

在周期板块,受宏观环境影响,煤炭分红总额有所下滑但整体仍保持千亿级别;电力行业分红总额保持23%的增长。从2024年年报上看,煤炭、电力行业已超过37.5%、71.2%的上市公司分红处于预案及实施阶段,在A股上市公司总体水平以上。

总体来看,近期《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有望规范引导公募基金回归到追求长期稳定回报的本源,潜在的持仓切换或为目前低配的红利板块提供增量资金流入。同时,以保险与银行理财为代表的中长期资金加速入市、A股上市公司分红力度持续加大,多方面增量资金及股息性价比优势下,红利资产配置中长期逻辑顺畅,值得市场资金关注。

(南方财经全媒体股市广播  关珊)


21财经客户端下载

<--统计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