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持周报:60家公司拟套现近70亿元!创始人高位套现3.11亿元!赢合科技业绩加速下滑

2025-05-06 20:57:41 股市广播 记者金音,实习记者彭康一

近日,据本报梳理统计,上周(4月28日至5月5日,含本周一)A股市场共有60家上市公司集中披露股东减持计划,合计拟套现金额达到69.88亿元。此次减持涉及专用设备、化学原料、计算机通信等20余个行业,既有控股股东、高管等内部人士,也包括私募股权基金、产业投资机构等外部股东。若按公告日收盘价计算,此次拟减持的金额区间跨度较大,最高拟减持金额达到13.02亿元,最低拟减持金额仅为1.46万元。

进一步分析减持比例,计划减持比例达到3%及以上的企业有21家,涉及金额高达36.6亿元,占总金额的52.38%;计划减持比例在1%~3%(不含3%)之间的企业有24家,涉及金额为21.02亿元,占总金额的30.08%;计划减持比例在1%以下的企业为15家,涉及金额为12.26亿元,占总金额的17.54%。

 

计算机通信、专用设备及软件信息服务业减持“活跃”

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上周发布减持计划的60家公司分布于24个证监会(新)一级行业,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9家)、专用设备制造业(9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8家),合计占比达43.33%。若按计划减持上限计算,上述三大行业潜在套现规模或突破28亿元,套现金额占比达40.67%。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美信科技:润科、深创投组团套现1.14亿元离场!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滑超四成

美信科技(301577.SZ)的股东润科投资、深创投及一致行动人东莞红土计划以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的方式合计减持不超过221.3万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5%,按公告日收盘价计算,可套现约1.14亿元,减持比例为本次拟减持规模最高,减持原因均为“资金需求”。

财务数据显示,公司近年面临业绩承压:2024年营收4.22亿元(-3.09%),归母净利润3226.71万元(-41.32%);2025年一季度营收1.06亿元(+0.45%),勉强止跌,归母净利润709.06万元(+5.73%)。


江波龙:遭二度减持套现3.24亿元,业绩暴增后首季巨亏1.52亿元

江波龙(301308.SZ)的持股5%以上一般股东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集成电路基金”)拟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415.9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按公告日收盘价计算,可套现约3.24亿元。其拟套现金额为本次同行业最高水平。截至公告发布,国家集成电路基金持有江波龙5.82%股份,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值得关注的是,这是国家大基金继2024年9月后的第二次减持。彼时其拟减持149.75万股(占0.36%)并全额实施,套现约1.3亿元。在公告发布后的30日后,公司股价上涨42.47%。此次若全额减持完成后,国家集成电路基金持股比例将降至4.82%,首次跌破5%持股红线。

财务数据方面,2024年公司营收174.64亿元(+72.48%),归母净利润4.99亿元(+160.24%)。但2025年一季度急转直下,营收42.57亿元(-4.41%),归母净利润由盈转亏至-1.52亿元,同比暴跌139.52%。


专用设备制造业

科威尔:六位董监高拟组团减持3.21%,股份前序质押叠加业绩承压

科威尔(688551.SH)的公司董事蒋佳平、任毅、邰坤,监事夏亚平,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唐德平及高级管理人员叶江德计划自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通过询价转让、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其所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合计减持股份总数不超过27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不超过3.2116%。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早在3月25日,科威尔发布公告,股东蒋佳平将其持有的120万股股份办理质押,占其持股总数的10.04%及公司总股本的1.43%。

财务数据显示,公司2024年面临显著增长压力:全年营收4.78亿元(-9.58%),归母净利润4904.8万元(-58.10%),扣非净利润3905.96万元(-63.56%),三项核心指标均大幅下滑。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912.88万元,同比下降19.03%。报告期内,科威尔基本每股收益为0.59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76%。

 

赢合科技:创始人股东拟套现3.11亿元业绩承压下核心创始人减持引关注

赢合科技(688358.SH)发布公告称,其股东王维东计划以大宗交易、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890.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96%,按公告日收盘价计算,计划套现金额达3.11亿元,减持目的为“个人资金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王维东是深圳市赢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于2014年7月至2023年3月在赢合科技任职公司董事。截至公告发布,王维东持有公司股份约1.12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7.21%,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财务数据显示,公司正面临显著的业绩压力: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85.24亿元(-12.58%),归母净利润5.03亿元(-9.14%),营收利润双降;2025年一季度营收13.38亿元(-28.29%),归母净利润1516.42万元(-90.43%),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

市场人士表示,尽管王维东表示减持为个人资金安排,不涉及控制权变更,但创始人股东在业绩加速下滑期减持,可能引发对公司长期战略稳定性的担忧。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大位科技:前高管拟套现3.16亿元!

大位科技(600589.SH)发布公告,股东高大鹏因自身资金需求,计划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4435.39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减持期间为2025年5月26日至8月25日。若按公告日收盘价计算,此次减持预计可套现约3.16亿元。截至公告发布,该股东持有公司股份1.18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7.98%,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值得关注的是,高大鹏于2016年2月至2020年7月任职大位科技的董事兼战略委员会委员,2017年4月至2020年7月任职大位科技副总经理。

财务数据方面,公司2024年营收4.05亿元(+10.51%),归母净利润净亏2213.20万元,同比下滑126.80%;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03亿元(+4.43%),归母净利润5105.52万元,同比激增1103.78%。公司表示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负,主要系本年度债务重整收益减少,而2023年公司破产重整完成,重整收益增加对上期净利润影响较大。


减持目的多样,个人资金需求占比高

公告统计显示,在60份减持计划中,超60%的股东以“个人资金需求”(含股东自身管理需要、自身资金需求、股东自身资金需求、个人资金需求等)为由。

乖宝宠物(301498.SZ):股东珠海君联博远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北京君联晟源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计计划以询价转让的方式减持不超过1200.1万股,占总股本3.0%。此次减持的原因是自身资金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以来,乖宝宠物股价累计涨幅达38.53%,并在4月24日盘中创下历史新高121.34元/股。按公告日价格计算,可套现约13.02亿元。此外,半年前,上述两名股东已通过减持套现近5亿元。乖宝股份公告显示,2024年11月至12月,北京君联晟源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珠海君联博远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计减持800.09万股,减持均价为62.43元/股,减持总金额约4.99亿元。

财务数据方面,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52.45亿元,同比增长21.22%,归母净利润6.25亿元,同比增长45.68%;2025年一季度,乖宝宠物营收同比增长34.82%至14.8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7.68%至2.04亿元。

沪电股份(002463.SZ):股东WUS GROUP HOLDINGS CO.LTD.计划减持不超过1200万股,占总股本0.625%。按公告日收盘价计算,预计可套现约3.32亿元。此次减持的原因是出于自身资金需要。

中粮科工(301058.SZ):股东共青城盛良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及其一致行动人计划减持不超过1536.82万股,占总股本3.0%。按公告日收盘价计算,合计可套现约1.65亿元。此次减持的原因是股东个人资金需求。

新里程(002219.SZ):持股5%以上一般股东五矿金通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金通健康产业1号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及其一致行动人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6774.76万股,占总股本2.0%。按公告日收盘价计算,此次减持预计套现约1.48亿元,减持原因为自身资金需求。

金信诺(300252.SZ):持股5%以上一般股东赣州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计划减持不超过1324.31万股,占总股本2.0%。按公告日收盘价计算,合计可套现约1.22亿元。此次减持的原因是自身资金需求。

星华新材(301077.SZ):股东牛江计划减持不超过348.67万股,占总股本3.0%。按公告日收盘价计算,合计可套现约1.20亿元。此次减持的原因是个人资金需求。

 

实控人、董监高等减持现状:高管减持呈现“小而散”特征

在减持的股东类型方面,涉及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以及董监高身份的股东减持情况明显下降。据统计,共有6家企业发布的减持公告中包含此类股东,占总发布减持公告企业的10%。这些企业合计拟减持的金额达1.34亿元,仅占据了总拟套现金额的1.92%。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拟减持股份占公司股本比例在3%及以上的仅有1家,即科威尔。而如建龙微纳高管闫文付仅套现1.46万元,反映基层核心人员的零星套现行为。

 

记者将持续关注上市公司的减持进展及市场反应,敬请留意后续报道。

21财经客户端下载

<--统计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