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半年全线走高  北证指数50冠绝全球

2025-06-30 22:43:32 投资快报

记者张厚培

本报讯  6月30日,A股强势收官,三大指数集体上涨,全市场超4000股飘红。整个上半年,沪指累计上涨2.76%,深成指累计上涨0.48%,创业板指累计上涨0.53%,北证指数50累计大涨39.45%,在全球主要股指中居第一。展望下半年的A股行情,有机构认为,下半年市场有望波浪式前行,开启慢牛新格局。

A股上半年各指数全线收涨  北证50大涨近40%  “股王”狂飙440%

昨日,A股在一片涨声中结束了上半年的交易,截至收盘,沪综指涨0.59%,报3444.43点;深证成指涨0.83%,报10465.12点;创业板指涨1.35%,报2153.01点;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14869亿元,较上周五缩量542亿元。

从盘面上看,个股及行业指数均涨多跌少,全市场4056只个股上涨,涨停或涨幅超10%个股有107只。行业方面,申万一级31个行业指数中,仅非银金融、银行、交通运输3行业指数收跌,国防军工和传媒则分别以大涨4.35%和2.82%领跑。题材概念方面,军工、半导体、光刻机、稀土永磁、稳定币、AI应用、机器人、创新药走势活跃。

2025年上半年,A股各大指数也是全线收涨。沪深三大指数中,沪综指累计上涨2.76%,深成指累计上涨0.83%,创业板指累计上涨1.35%;北交所方面,北证50指数累计大涨39.45%,在全球主要股指雄居第一,较排第二的韩国综合指高出超过10个百个点。此外,上证50、科创50、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国证2000等指数也是全线飘红。

行业方面,31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有20个行业录得上涨,占比近70%。其中,有色金属涨幅最大,超18%;银行、国防军工紧随其后,涨幅均在13%左右。下跌行业中,煤炭、食品饮料、房地产跌幅居前。从板块上看,上半年题材概念获资金追捧,AI大模型、人形机器人、新消费、创新药、固态电池等多个热点轮番活跃。

个股方面,全市场3791只个股上涨,136只个股(剔除年内上市新股)涨幅超100%,52只个股涨幅超50%,2672只个股涨幅超10%;其中,联合化学大涨440.88%,问鼎上半年“股王”,舒泰神紧随其后,累计上涨403%。值得一提的是,近20只银行股在上半年创出历史新高。

机构看好A股下半年走势

展望下半年的A股行情,华福证券指出,下半年的中国资本市场有望波浪式前行,开启慢牛新格局。其研报认为,在各类强有力政策托举下,2025年下半年的资本市场有望平稳运行,逐步呈现出波浪式慢牛的状态。“这是由政策驱动、结构改革、监管呵护共同助力所形成的行情。不过,如中小盘股指数、个别指数的估值水平已经来到了历史极高位,后续有回调压力,但是调整以后,随着国内外催化因素的推动,又重新会带来上行助力。”

银河证券认为,一系列表现反映出市场活力与信心正在提升。短期来看A股仍有震荡整固可能,但长期向好基础在进一步夯实。在权益类公募基金扩容、中长期资金入市与政策工具护航下,A股资金面或将延续稳中向好态势。居民财富向金融资产加速再配置的趋势明确,后续可重点观察市场情绪面的修复节奏。当前A股估值处于历史中等水平,且对比海外成熟市场来讲仍处于偏低位置。从股息率的角度来看,A股市场投资性价比相对较高,后续还需关注海外不确定性因素叠加以及国内经济基本面修复节奏的扰动。总体来看,A股市场有望呈现出震荡向上的行情特征。

在华西证券看来,全球降息空间再度打开,A股“稳中向好”延续。海外方面,尽管美联储内部分歧仍较大,但随着地缘风险降温和油价回落,市场已开启降息交易;国内方面,受益于中长期资金的持续入市,年初至今A股指数中枢逐渐抬升。展望后市,汇率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制约明显减弱,国内政策“稳增长”也需要宽松的货币环境,国内外降息空间打开将有利于推动A股估值的抬升。

浙商证券则预判下半年资本市场将呈现“股债双牛”。其逻辑在于:一方面,日内瓦会晤后中美工作层谈判预计增加,关系可能阶段性缓和,尽管年内达成关税协定仍存在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国内政策将“两手抓”:货币政策上通过降准降息维持宽松,并可能动用“类平准基金”维稳股市;财政政策上则可能通过土地和商品房收储稳定房价,双管齐下激发经济内生活力。

在操作策略方面,华泰证券称,2025年是全球秩序重构深化之年,关税政策、全球经济前景、地缘局势等多重宏观主线交织,将导致各类资产波动率抬升、趋势性减弱。在这种非典型宏观环境下,投资者需更重视估值、安全边际、风险收益比和长期稳定性,建议采取灵活策略,依托高赔率在调整中左侧布局,并寻找区域与产业逻辑等结构性机会。

制造业PMI连续两个月回升

6月30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制造业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均有所回升,分别为49.7%、50.5%和50.7%,经济景气水平总体保持扩张。

投资快报记者留意到,4—6月,制造业PMI分别为49.0%、49.5%和49.7%,整体运行在50%的临界点以下,但呈现环比改善的走势。6月份制造业PMI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升。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6月份制造业PMI中,产需指数均位于扩张区间。其中,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1.0%和50.2%,比上月上升0.3和0.4个百分点,制造业生产活动加快,市场需求有所改善。在产需回升带动下,企业采购意愿增强,采购量指数为50.2%,比上月上升2.6个百分点。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特约分析师张立群表示,6月份制造业PMI指数小幅回升,表明一系列增量政策效果继续显现。订单类指数回升反映扩大内需政策效果有所显现;生产指数、采购量指数上升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回暖趋势。

6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5%,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非制造业总体继续保持扩张。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何辉谈表示,总体来看,二季度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值为50.4%,与一季度的50.5%变化不大,上半年整体保持扩张态势,随着政策红利的逐步落地,投资和消费相关需求有望持续释放,推动经济运行的内生动力稳步改善。

 

21财经客户端下载

<--统计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