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评论丨稳定币或开启新一轮全球货币竞争
刘斌(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
美国近期推动稳定币立法实现重大突破,有着多重考虑。首先,从短期来看,美国稳定币法案《GENIUS》的通过主要为了解决美国短期国债的资金来源问题,以稳定币的储备资产需求为短期国债市场提供新的资金,缓解短期债务压力,同时也可以为短期国债市场提供流动性,稳定短期国债价格。按照相关机构预测,2030年稳定币市场规模可能达到1.6万亿美元,乐观情况下甚至可能达到3.7万亿美元,由此可以为美国国债提供可观的新增资金。
其次,从中长期来看,美国稳定币立法是为了强化美元霸权地位,延续自黄金美元、石油美元再到代币美元或数字美元的发展演变脉络。近年来,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呈现下降趋势,以美元稳定币为载体则可以大大拓展美元的触达范围,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美元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进一步提升美元在全球的影响力。
最后,从国际地缘政治角度来看,未来的全球支付体系中,稳定币可能会与SWIFT并行,成为全球跨境支付体系中的重要力量,而且当前美元稳定币在全球稳定币市场中占据主导优势(99%)。因此,美国推动稳定币相关立法,或许也是希望能够率先掌控以稳定币为载体的新型数字支付体系,结合SWIFT体系,为未来地缘竞争提供新工具。
近期,全球稳定币市场的发展也会带来多重影响。一是进一步推动加密货币市场发展,强化加密货币与传统金融体系竞争与合作。近期美国稳定币立法的突破会进一步推动加密货币市场迈向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传统金融体系也会面临来自加密货币市场的竞争,据预测稳定币将导致美国传统银行业面临高达6.6万亿美元的存款分流,同时为了抓住加密货币市场发展带来的机遇,传统金融机构如贝莱德、富达、PayPal等都开始加强与稳定币和加密市场的融合发展。
二是新一轮的货币竞争初现。目前,稳定币市场中,美元稳定币占据绝对主导,稳定币作为新一代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将成为各国家和地区金融竞争的重要领域,未来以欧元、澳元、英镑、日元、港币等法币为基础的稳定币也会不断涌现,货币竞争会进一步以法币稳定币为载体展开。同时,由于各国各地区之间稳定币监管框架并非完全统一,在监管标准、监管主体、监管清晰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存在国际监管套利空间,也可能会对区域金融稳定带来潜在风险。
三是人民币国际化与数字人民币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美元稳定币借助稳定币的便捷、实时和低成本、可编程性,加上美国国家信用的背书,可广泛应用于跨境支付、国际汇款、跨境贸易等领域。未来稳定币市场会出现更多法币稳定币如欧元、澳元、日元等,此外近期Tether(USDT发行商)公司将计划发行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同时美国、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发起的Agora项目,以代币化和区块链技术改善跨境支付,这都将对人民币国际化和数字人民币带来新的外部挑战。近期,在陆家嘴论坛上央行推出的系列重大金融政策,尤其是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的推出以及香港推动稳定币立法,都有利于我国应对美国稳定币立法带来的挑战,并可以推动中国金融体系加快改革开放,拓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加强金融监管跨境合作,强化金融科技创新等。
面对美元稳定币带来的挑战,我国应该坚持两方面工作并行。一方面要坚持推动数字人民币的国际化应用,以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为抓手,探索数字人民币在跨境支付、跨境投融资、跨境贸易等场景中的应用,逐步扩大数字人民币应用范围;另一方面,应凭借香港的有利条件,加强上海与香港两大国际金融中心合作,建立金融监管合作机制,推动香港发行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在风险防范、资金回流、技术标准以及账户安排等方面加强两个金融中心的互动与合作,形成在岸数字人民币与离岸人民币稳定币良性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