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坚持“五统一、一开放”,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特约评论员 熊夏柠
近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要认真落实党中央部署,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推进合力。
会议指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基本要求是“五统一、一开放”,即统一市场基础制度、统一市场基础设施、统一政府行为尺度、统一市场监管执法、统一要素资源市场,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2022年4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要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作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在这三百多项改革目标中,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更基础更核心,它关系到其他多项目标的推进效果。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这要求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确保市场要素能够自由流通,以此更好地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释放市场潜力,激发更大的经济内生动力,产生更大的经济增量。须知,这必须要在破除地方保护、统一规则标准、强化市场监管等方面下功夫。这也正是此次会议提出的“五统一”的目标所在,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要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内卷式”竞争源于跟风盲目投资建设,同质化投入与竞争,会导致某些领域产能过剩,在另一些领域则会以“价格战”形式表现,企业间通过相互压价以获取市场份额,令行业整体的利润率不断下降,长期来看不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升级。前者比如光伏、锂电池等行业有类似苗头,后者则主要是汽车行业。
7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第十五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焦加快推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听取光伏行业企业及行业协会情况介绍和意见建议。
建立健全全国统一大市场,就是要确立统一的市场规范,使得要素能够自由流通,并且能够做到市场监管公平统一以及透明,并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壁垒、加强反垄断。这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的建设,比基础设施建设要更加难,但是它可以激活更多的市场能量,提高市场运行效率。
对于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来说,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尤为关键,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推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会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力量。而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促进要素流动和再配置,会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从而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会在不同时期出现一些行业的同质化竞争、地方盲目投入?与以往的地方政绩观也相关。我国近年来一直在推进政绩观的改革,改变以往一些地方唯GDP论的政绩观,此次会议也强调要引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完善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和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只有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并在实际的经济工作中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才能真正减少盲目跟风投资、唯GDP论,更注重对市场规范、效率以及规范执法的重视。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才能真正推进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