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15个涉农重点项目集中签约,预计总投资超15亿元
南方财经记者张梦琦实习生罗奇宇杨凌霜 广州报道
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今年是广东“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之年,广州精准发力农业科技招商引资引智,以创新引领驱动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聚智新农业,投资新广州”2025年广州市都市现代农业暨农业新质生产力招商引资引智活动在黄埔区隆平院士港举行。
活动现场,现代化蛋鸡养殖园、蘑菇综合体示范基地等15个涉农重点招商引资引智项目进行集中签约,预计总投资超15亿元。同时,一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代表获颁授牌匾证书,麦康森院士工作站举行现场揭牌仪式。
“黄埔区立足本地科技创新资源和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希望吸引更多现代农业创新企业前来落户。”黄埔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利涌表示。
农业招商影响力持续扩大
今年以来,广州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以“拼经济”为核心,持续扩大招商影响力,市区两级共举办相关招商推介活动16场,精准对接产业资源。
活动现场,现代化蛋鸡养殖园、蘑菇综合体示范基地等15个涉农重点招商引资引智项目进行集中签约,预计总投资超15亿元。
此外,广州市农业农村局还分别与中国渔业协会、中国水产科学院珠江研究所签署观赏鱼产业全面深化合作框架协议,与阿里巴巴淘天集团签署共同推进广州花卉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合作方案,进一步推动各方力量参与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广州(南沙)黄唇鱼保护研究中心签约仪式,广州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据悉,2023年以来,全市涉农领域竣工/投产项目36个、总投资约100亿元,在建项目24个、预计总投资约77亿元。今年1至7月,广州签约涉农项目44个,预计投资总额约64亿元。
广州进一步明确了都市现代农业重点招商方向,将聚焦“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围绕特色优势农业、现代新兴农业、生态智慧农业等“三大创新赛道”和智慧农业创新、现代设施农业、生物农业研发、现代渔业集群、花卉产业升级、种业振兴繁育、农产品精深加工、现代流通体系、农文旅融合发展等“九大招商重点”深入开展招商引资引智,进一步加速都市现代农业的提质增效。
广州的科技实力构筑了招商“强磁场”。作为大湾区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广州汇聚了全省70%以上的农业科研机构和90%以上农业专业人才,累计引入20多个院士专家团队,建成19个农业(产业)研究院,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75%,位居全国前列。
近年来,广州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与都市现代农业深度融合,通过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湾区现代种业研究院、省级现代种业产业园等重大平台,在水稻智慧育种、菜心品种改良、红掌种质创新、热带观赏鱼繁育及“猪芯片”研发等前沿领域保持全国领先优势。
都市农业三大赛道齐发力
农业龙头企业作为产业发展的领军力量,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形成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此次活动为2025年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代表颁发牌匾。
据了解,今年广州共新增3家国家重点、43家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新增数量创近年新高。全市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分别达19家、230家和480家,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总量稳居全省首位。其中,有11家企业入选2024中国农业企业500强,5家企业入选2025全球独角兽企业。
现场,麦康森院士工作站举行揭牌仪式。据了解,该项目将围绕麦康森院士分子营养感知理论和靶向营养重大技术创新,构建动物性能、营养和健康全生命周期动态管理体系和产品生态,促进我国动物营养和饲料利用技术升级,赋能行业发展,推动食品安全、生物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目前,全市已建成蔬菜、畜禽、渔业等现代农业设施超25万亩,楼房养猪、植物工厂、立体养殖等绿色高效模式正在加快推广。数据显示,广州蛋鸡和生猪规模化养殖率分别达100%和99%,两项指标均位居全国城市前列,充分展现了科技赋能下广州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态势。
围绕三大创新赛道,此次活动还特设智慧农业、海洋牧场和观赏鱼、花卉高质量发展等农业新质生产力展区,集中展示广州农业新质生产力技术成果。
花卉展区,广州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例如,智慧农业展区中,极飞科技最新研发的P150农业无人机和R200农业无人车组成“空陆协同”作业体系,前者实现多功能一体化作业,后者突破复杂地形限制。华南农业大学带来荔枝采摘机器人,通过高精度识别系统实现自动化采摘;花卉展区中,花都区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研发的“微景智成”系统通过AI技术实现盆景和钻石花设计方案“立等可取”,为花卉产业带来生产效率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