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 > 正文

中央红军如何强渡大渡河?美术经典告诉你

2021-04-06 08:20:50 央视新闻客户端

  1935年5月

  中央红军长征进入四川

  此时,后有追兵,前有堵截

  同时面临着一道天堑——大渡河

  十八位红军先遣队员

  迎着炮火乘小船强渡大渡河

  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

  1951年

  为表现十八位勇士

  勇往无前的革命精神

  画家傅抱石创作了

  国画《强渡大渡河》

\
\

  大渡河两边是悬崖绝壁

  中间是惊涛骇浪

  十八位红军先遣队员

  乘坐一艘小船

  迎着敌人的炮火和汹涌的江水

  冲向重兵把守的对岸

  他们的壮举

  为中央红军后续部队渡河

  杀出了一条血路

  让数万红军战士

  顺利渡过大渡河

  在创作《强渡大渡河》时

  傅抱石并没有到大渡河现场采风

  他详细查找资料

  采访老红军战士

  他凭借扎实的国画基础

  和高超的艺术想象力

  仅用几个月的时间

  完成了这幅经典作品

\

  △画家傅抱石

  傅抱石用他特有的笔法

  描绘大渡河湍急的水流

  近现代美术史上和中国画的创作论里

  把这种笔法叫做“抱石皴”

\

  看视频

  听美术专家详细解读“抱石皴”笔法

  居于画面中心的一叶小舟

  飘荡在惊涛骇浪之中

  画家采用了俯视的视角

  更加剧了这种险势

\

  画面中

  整齐的船桨排列在船侧

  船头站立的一人

  正挥手指向前方

  画家通过视觉传递

  在观众心中埋下了

  红军战士稳步向前胜利的信念

\

  傅抱石通过光影效果的处理

  表现了大渡河上险峻的浪涛、

  河对面山峰的险峻

  展现出一种戏剧性的冲突

  这种光影效果不是传统文人画的湖光山色,而是赋有一种冲击力的天光水色。

  ——美术专家于洋

  长征已经过去八十多年了

  大渡河的波涛依然汹涌

  然而大渡河两岸人民的生活

  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

  纪念碑和纪念馆

  让络绎不绝的游客

  感受那一段慷慨激昂的英雄史诗

\

  今天

  伟大的长征精神

  依然鼓舞着我们

  在新长征路上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而努力奋斗!

\

  画家傅抱石在创作过程中

  遇到了哪些问题?

  让我们跟随党史专家江英

  美术评论家于洋一起

  了解《强渡大渡河》背后的故事

\


21财经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