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发布《民法典总则编若干问题的解释》 彰显表见代理制度中的信赖保护
2022-02-26 09:33:53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徐世祯
南方财经法律研究院 记者 徐世祯 北京报道
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对外正式发布《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总则编司法解释》),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总则编司法解释》更好地指导各级人民法院贯彻实施民法典,充分发挥总则编在民法典中统领全局的作用,依法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起草《总则编司法解释》,主要是为了解决三个方面问题。一是确保民法典与旧法的有序衔接。二是系统梳理人民法院在长期司法实践中总结积累的经验智慧。三是回应《民法总则》施行后亟待明确的具体法律适用问题。
《总则编司法解释》共39条,分为一般规定、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监护、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民事法律行为、代理、民事责任、诉讼时效和附则9个部分。
《总则编司法解释》在理念上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了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见义勇为的制度规则,进一步在“扶不扶”“劝不劝”“追不追”“救不救”“为不为”“管不管”等问题上亮明态度,坚决防止“和稀泥”。
《总则编司法解释》将自然人的权利保护置于中心位置,从保护未成年人、胎儿利益,规范权利的行使,平衡失踪人与利害关系人利益等方面作出系统规定,体现了人民至上的司法立场。
最高法研究室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表示,表见代理制度是信赖保护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保护善意相对人利益、维护交易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如何认定“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是适用表见代理制度的关键问题。
同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人民法院贯彻实施民法典典型案例(第一批)。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范围内筛选了13件典型案例向全社会公众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