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 > 正文

德国莱茵TÜV李卫春:电氢场景快速爆发,安全和质量标准亟待体系化完善

2024-06-05 18:26:17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费心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费心懿 上海报道

在2024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暨展览会(FCVC 2024)的首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从电极膜、双极板、电堆、燃料电池、储氢瓶等氢能产业链关键零部件厂商,到制造设备厂商和测试设备厂商纷纷亮相展会,寻求市场机会与收集行业前沿信息。

德国莱茵TÜV全球电力电子产品服务副总裁兼大中华区太阳能与商业产品服务总经理李卫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谈道,“在新能源的整个领域里面,氢的地位还是举足轻重的,行业规模的增长相当可观。”

电制氢规模快速成长

李卫春强调,电氢和氢电两种应用必须结合起来看,才是构成氢能及燃料电池全产业链基本完整的应用场景。他指出,电解水制氢近几年在中国发展非常快。尽管其整体发展周期只有两三年,但市场的活跃程度、发展规模和企业参与度都在快速增长。其发展速度甚至超过了光伏和储能的发展速度。

随着中国新能源发展渗透率的提高,尤其是光伏发电成本的迅速下降,光伏发电的经济性凸显,促进了绿氢的加速发展,绿电制氢为光伏发电消纳提供了巨大帮助。“绿电制氢未来在能源应用中将发挥着重要作用,光储氢以及能源形成互补,氢能其地位举足轻重。”李卫春说。

事实上,为了响应氢能市场的快速崛起,TÜV莱茵在该领域进行了大量投入,并将服务范围拓展覆盖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包括氢气生产、储存、运输、加注、应用及氢能设备和材料等多个领域。

“在国内,近几年我们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服务团队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同时,我们与许多国内氢能及燃料电池企业形成合作,帮助他们的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快速进入全球目标市场。”李卫春介绍。

记者注意到,在FCVC 2024期间,TÜV莱茵还颁发了多张认证证书,包括70Mpa氢燃料汽车用减压阀欧盟EC79/2009符合性型式认证;1600W燃料电池系统TÜV Mark认证;固态储氢装置欧盟TPED型式认证等。另外,公司还与永安行、尧景新能源、风氢扬氢能科技等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

为安全和质量保驾护航

氢能产业的价值正在越来越多地被挖掘,产业链上下游在受益于市场规模发展的同时,也亟待安全和质量标准的进一步完善以帮助产业有序发展。

面对全球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能源转型的迫切需求,TÜV莱茵正发挥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推动氢能产业的安全、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氢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专业、高效、全方位的检测认证服务。

“氢能及燃料电池全产业链的安全和高质量发展如何实现,单单靠企业自身是很难的,需要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引导,市场的监管,还需要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做相应的技术支撑和检验检测认证作为保障。”李卫春介绍。

对于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的质量体系和标准建设,李卫春认为,目前水平还不够完善。做好这个体系建设工作,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全行业的共同参与,初期阶段需要持续三到五年的努力。

据悉,在标准方面,TÜV莱茵正在同时参与国内和国际氢能标准的制定工作,推动氢能检测认证标准的国际化、统一化和规范化。同时,TÜV莱茵还在计划制订和发布《氢能及燃料电池全产业链白皮书》,为推动氢能技术创新和全产业链有序发展保驾护航添砖加瓦。

21财经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