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快评:工党重新执政,但英国的难题仍然很多
特约评论员刘波
当地时间7月5日,在英国议会下院中获胜的工党党首基尔·斯塔默在白金汉宫与国王查尔斯三世会面,并获国王任命,成为新一任英国首相并负责组阁。
英国工党在7月4日举行的英国大选中取得压倒性胜利,这也意味着工党领袖斯塔默有机会大展拳脚,全面推进工党的施政计划和改革议程。而对失利的保守党来说,未来可能面临着历史性的严峻挑战,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走出这场大败的阴影。而对欧洲政治而言,走中左路线的工党重新执政,表明在近期极右翼崛起的氛围之中,稳健中间派仍然保持着强大的政治动能,依然是主导欧洲政坛的重要力量之一。
工党的胜利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斯塔默的个人努力,即他对工党理念与策略的调整。经过前两任领导人米利班德和科尔宾的探索之后,斯塔默修改了工党的传统政策,向上一位工党首相布莱尔的“第三条道路”思想靠拢,不断向商界释放友好信号,明确表示支持商业活动和经济增长,打消中上阶层对工党可能大幅增税的疑虑,在地缘政治冲突问题上采取务实立场,在移民问题上适当展示自身“爱国”的一面,以免刺激那些对“全球化精英”不满的保守派选民,等等。斯塔默的策略取得了成功。工党的此次获胜不仅结束了该党长期在野“游荡”的历史,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欧洲左翼的整体低迷态势,也成为欧洲其他国家左翼政党可以借鉴的参照。
保守党的失败则在很大程度上是咎由自取。自约翰逊因丑闻下台之后,特拉斯与苏纳克相继上台,政局陷于混乱,保守党政客忙于内斗,党内凝聚力下滑,面对崛起的工党和分走自身选票的极右翼政党,显得束手无策。本来保守党的长期执政主要靠的是选民对工党能力的怀疑,而不是对保守党的认同,而那份有限的认同又因保守党的糟糕表现而进一步被侵蚀,尤其是新冠疫情中的表现,包括约翰逊的“派对门”,进一步加剧了保守党脱离群众的趋势。客观而言,新冠疫情属于突发事件,保守党意外成为牺牲品,但该党长期的内斗、缺乏创新、缺乏活力是难辞其咎的,也给了工党这次“不出大错便可获大胜”的难得的历史性机会。
面对这场大胜,工党表现出了可贵的自我克制的姿态,并没有欣喜若狂,而是非常低调与谨慎,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工党内部明白,这场胜利很大程度上是保守党自乱阵脚“送分”所致。正如工党影子外交大臣拉米所提醒的,工党仍面临艰巨的执政任务,必须切实改善工薪阶层的处境,否则选民就会被右翼民族主义者夺走。同时工党还面临内部派系分化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地缘政治问题上,虽然面临大选挑战该党暂时团结在一起,但真正执政之后,随着新的国际事件的出现,工党内部的左翼可能向主流派施压,从而导致内讧甚至是裂变。
还需看到的是,在本次选举政治版图总体转向中左的大趋势中,极右翼也在一些局部议题上取得突破,成为本次选举中的“支流”。比如法拉奇领导的极右翼政党英国改革党的成绩好于预期,赢得13个席位,也分走了保守党的一些选票。这表明反移民主张在英国政坛上继续保持上涨势头,斯塔默也不得不在此问题上向保守派选民妥协。可以说英国政坛呈现出日益驳杂的状态,反映出选民对现状的不满和求变,而非稳定地团结于某个政治派别身边。
英国未来仍面临重大挑战,包括脱欧之后的经济低迷、地缘政治冲突导致的能源价格上涨、生活成本危机、气候变化危机等。英国政治生态走向恶化的总体危机并没有消除,工党如果执政不善,很可能成为下一个“保守党”,成为选民厌恶现状心理的牺牲品。英国以及整个西欧的权力结构、社会经济结构正处在变动时期,选民诉求多元化,主流政党面临的传统选民分离与流失问题将长期难以缓解。因此,工党获胜之后将迎来更重大、更艰巨的任务,还需与时俱进,不断拓展政治空间,稳固选民阵地,重塑选民对主流政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