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粤商|对话纳金科技董事长雷震:十年磨一剑,锻造拥有自主产权的核心材料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吴佳楠 广州报道
2010年,刚从清华大学毕业不久的雷震来到深圳,开始他的第一次创业。几年过后,雷震深刻感受到,国外材料的先进技术与国内材料依赖进口局面的鲜明对比。
于是,怀着“做出拥有自主产权的核心材料,打破国外垄断”的目标,在制造业摸爬滚打数年的雷震辗转珠海、横琴开启新材料的创新之路,创立了珠海纳金科技有限公司。
目前,纳金科技不仅在材料技术取得关键性突破,更是从研发、量产到应用,乃至下游的触控器件场景应用,贯通制造业的上下游,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目前该材料产业链不仅仅是企业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更是对广东新材料产业的有力支撑。
纳金科技董事长雷震向南方财经《新粤商》表示,材料产业是门槛高、周期长、难度大的投入领域,纳金科技近年来的实践完全阐释了“十年磨一剑”的真理,企业既要真正掌握核心技术,又要打通产业链上下游,为下游应用提供有市场需求的产品,才能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落地,为粤澳乃至国家的材料产业取得关键突破作出贡献。
与此同时,十余年来在广东深耕材料领域的创业经历,雷震也成为见证广东制造从弱到强、迅速成长的实践者。雷震表示,广东拥有非常强的制造业基础,有完善且丰富的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体系,有齐全的工业门类,既可以为企业提供上下游供应链支持,又可以为新材料产业提供重要的应用场景,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发展,尤其是琴澳一体化发展,从硬联通到软联通再到心联通的建设,为企业深度融合粤澳资源,向海外拓展市场,又从海外引进人才和技术,提供了创新沃土。
(纳金科技董事长雷震,受访者供图)
琴澳一体化建设为企业创造发展机遇
《新粤商》:从2010年在广东创业至今,在你看来,广东的“变”与“不变”分别是什么?多年来你对广东有哪些深刻体悟?
雷震:大学毕业后我就来到广东工作,个人亲身经历并见证了整个广东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在制造业领域,看到广东的关键技术从无到有的过程,也看到了制造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从企业亲身经历看,感触非常深刻。变化的方面一是从产业基础看,过去很多产业链供应商都是依赖外资企业,但现在行业龙头和上市公司基本都是国内企业,我们看到了广东高速增长的过程,产业门类齐全,工业基础雄厚。二是从发展环境看,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越来越高效,产业园区和科技载体的建设日趋完善,这些都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三是从产业变革看,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新兴产业不断为广东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这些都是广东不断能看到的新变化。
十余年深耕广东的时光,不变的是,广东对创新的执着追求和积极开放的营商环境,以及活跃的商业氛围,这些是广东的显著优势,也是多年来一直不变的根基。
《新粤商》:创业初期,你为什么选择踏入材料领域?在材料领域,创业者会面临哪些难题?
雷震:材料产业号称是21世纪的支柱,是“百业之母”。我第一次创业接触的是制造业,但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感知到中国的制造规模很大,但上游核心材料却依赖进口,受制于人,因此在创业的过程中,我尤为希望能做出拥有自主产权、更有竞争优势的核心材料,用自己的努力为“中国造”材料贡献力量。但在材料领域创业,实际上是很艰难的,因为它门槛高、投入大、周期长、成果转化面临多重困难,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仍存。通俗来说,材料领域做小样品容易,发研究论文容易,但要完成可重复、大规模、稳定的制造,又要解决材料工艺与下游应用的结合难题,还要被市场接受,这个过程很艰难。同时材料领域门类专业性较强,人才也相对短缺。
所以纳金科技近年来的实践完全阐释了“十年磨一剑”的真理,十余年来,我们独立自主走出了一条全新的产业化之路。一方面,围绕科技产业化,企业的目标不是发论文也不是单纯地申请专利,而是要能够解决行业实际面临的痛点和难题,解决量产问题,满足市场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坚持创新精神是很难得的。
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整合更多的资源,一开始我们研发的材料产品在技术上取得新突破,但单独的新材料会让客户无法直接使用,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我们只能折返到实验室开发匹配新材料的创新工艺。今天纳金科技给自己的定位就是一家既拥有核心自主产权的材料技术,又能为材料工艺以及下游应用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新材料企业,从而贯通产业链,实现创新的产业化落地,这也是企业面临产业难题取得突破的重要原因。
因此,材料产业是门槛高、周期长、难度大的投入领域,但它对中国制造业以及广东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需要更多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以及全社会、全链条对材料科技产业化的关注与支持,才能推动更多新材料企业创新发展。
《新粤商》:从深圳到珠海、再到横琴,这么多年下来,你认为广东发展新材料产业有哪些优势?对民营企业创新创业有哪些机遇?
雷震:我最早创业的时候是来到深圳,看重的是深圳的创新氛围和人才集聚,后面我来到澳门定居,但当时的澳门空间资源有限,于是我又来到与澳门毗邻的珠海进行二次创业。珠海是发展较早的经济特区,政策环境好,自然条件优,搞材料技术研发就需要找到能让人才安居乐业的地方,让人才能专心发展新材料技术研发。同时,珠海产业空间充足,既提供了丰富的上下游产业链资源,又提供了较有竞争力的制造成本和人力成本。
后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成立,一下子拉近了珠海与澳门之间的协同发展,尤其是琴澳一体化建设,从硬联通到软联通再到心联通,我们看到了这里的发展机遇,将企业研发总部搬迁至横琴,深度融合粤澳资源,充分发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政策优势,借助澳门国际化平台建设优势,向海外拓展市场,又从海外引进人才和技术,这也是企业探索实践澳门与横琴联动的生动注脚。
所以从企业在澳门、横琴、珠海发展新材料产业的实践来看,广东拥有非常强的制造业基础,有完善且丰富的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体系,有齐全的工业门类,既可以为企业提供上下游产业链支撑,又可以为新材料产业提供重要的应用场景。广东拥有良好的创新环境,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创新,推动新的增长点不断涌现,让市场主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技术领先的新材料企业发展提供创新支撑沃土。
推出更多“横琴造”核心材料与应用产品
《新粤商》:今年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聚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主题,你如何理解?广东民企如何积极参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雷震: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这当中,创新驱动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创新引领整体产业的现代化,已然成为发展趋势。过去几十年,广东建立了较为齐全的工业门类和完善的制造基础,这是广东的发展底座,但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竞争形势,需要我们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才能更好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也是企业提升自身韧性,必须要做的关键事情。
民营经济具有“56789”的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民营企业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了重要力量。因此,民企要进一步加大对创新的重视,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水平,开发更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和技术,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早期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是从制造工厂起家,但现在很多民企都是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产业“链主”,这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成果,让民企为之振奋。
因此在未来的发展阶段中,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需要这些已经成长起来的民企,更好发挥“链主”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同时也需要正在成长阶段的民企,具备更强的创新意识,敢于探索、勇于突破,真正掌握核心技术,打通产业链上下游,更好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广东毗邻港澳,面对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民企更要发挥灵活优势,充分利用港澳的对外窗口,促进企业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更好实现市场开拓和企业发展,助推广东高质量发展。
《新粤商》:近年来,纳金科技如何以自身实践,助力广东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目前在柔性电子材料和纳米金属材料领域有哪些突出技术成果和发展成效?
雷震:当前,纳金科技拥有国内最早的纳米银线制备、导电浆料、柔性透明导电薄膜发明专利,构建了40多项发明专利为主体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在全球范围独家实现了中小微尺寸的柔性触控元器件低成本高效稳定量产,突破了被“卡脖子”的关键技术,打破了国外垄断,填补国内多项技术空白。这些技术可以应用在智能家电、汽车、安防监控等各种电子工业领域,比如在智能家居领域,企业与格力、美的、小米等国内知名品牌通力合作,累计出货量数百万片。三四年前,市场上几乎没有新型柔性触控显示模组此类产品,但今天企业的产品已成为行业设计的主流趋势和首选的设计方案,这也是企业通过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化,带动产业下游应用的产品升级,增加新功能,提升新卖点,增加用户新体验的典型案例。
《新粤商》:你认为纳金科技作为民营企业,能取得今天的成效是把握住了哪些关键?接下来会有哪些新的布局和规划?
雷震:一是创新。正如我前面所说,勇于创新和探索是企业一直坚持在做的事情。二是坚持。突破“卡脖子”技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在很长的时间里坚定初心,保持定力,久久为功,坚持在同一个方向上才能取得突破。三是产业化。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一定是围绕着产业化为发展目标,而不是为了发论文、评职称等,是要瞄准解决实际市场应用中的真实痛点,解决行业重大难题,这也是我们过去十余年来坚持做的事情。
未来,纳金科技将持续在纳米金属材料上持续探索和创新,继续研发和推进量产性能更高的前沿新材料,同时,企业在柔性薄膜元器件上已取得初步成果,接下来将加强应用拓展,让更多领域的“中国造”、“横琴造”的自主产权核心材料,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新技术领域,企业将拓展能源技术和生物材料的技术方向,让国际领先的原创技术到广东横琴落地,在粤澳持续做产业化,同时得益于粤澳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经济发展环境,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让更多人才和项目愿意落地到广东发展,带动人才、技术在粤澳聚集,引领澳门青年到横琴创新创业,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