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ESG > 正文

深圳发布ESG三年方案 力争2027年披露率达60%

2025-03-21 16:16:09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卢陶然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卢陶然北京报道

继上海、北京、苏州之后,深圳成为我国又一座发布ESG专项行动方案的城市。

近日,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印发《深圳市推动环境社会治理(ESG)体系建设助力打造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市工作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7年,市属直管企业和国企控股上市公司ESG披露全覆盖,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低碳、数字与时尚、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等重点领域深圳A股上市公司披露率力争达60%。

多位受访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方案》的亮点主要是紧密结合了深圳的产业优势,也强调深化粤港澳大湾区ESG交流合作,发挥ESG在跨境融资方面的作用。未来,城市ESG建设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明确方向、拓宽场景,以实现ESG的联动发展。 

到2027年A股深圳企业披露率达60% 

《方案》明确构建以企业ESG实践为主体、具有地方特色的ESG标准规范体系为支撑、绿色产业链供应链和投融资环境为核心的ESG生态体系,提升企业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表现,推动深圳成为国内外ESG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

中诚信国际执行副总裁、中诚信绿金总裁薛东阳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方案》一大亮点是提出多项明确的量化目标,通过精准的目标设置将更有效地引导深圳ESG工作系统开展。

具体来看,《方案》提出到2027年,市属直管企业和国企控股上市公司ESG披露全覆盖,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低碳、数字与时尚、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等重点领域深圳A股上市公司披露率力争达60%。制定不少于10项ESG相关标准指南。培育或引进不少于10家ESG披露、鉴证、评级知名服务机构。培育不少于30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ESG实践先锋企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后发现,截至2025年3月19日,深圳市拥有A股上市企业422家,总市值占A股市值的10.81%,电子、计算机与机械设备企业位居前三。422家企业中共有156家披露了2023年ESG报告,披露率为36.97%,这一水平略低于A股整体ESG报告披露率41.30%,实现60%的披露率尚有距离。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有42家A股上市企业被交易所圈定为ESG强制披露企业,这42家企业中仅有4家为披露2023年ESG报告,披露率达90.48%,远高于60%的目标。

第二个亮点是《方案》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制定了不同的实施路径,例如市属国企率先垂范将ESG纳入绩效考核、外贸企业主攻绿色供应链建设、出海企业强化合规管理等等。

商道咨询首席专家、商道融绿董事长郭沛源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方案》亮点主要是紧密结合了深圳的产业优势,包括新型制造业、数智化和金融业。

三是《方案》关注ESG发展生态的构建,包括ESG投融资体系发展,探索开展ESG相关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提升ESG公共数据获得的便利性,加强ESG对外合作交流等。通过ESG生态构建,将广泛拓宽ESG应用场景,提升ESG发展价值,推动企业提高ESG发展积极性。

鼓励新能源企业出海强化ESG治理

《方案》提出,提升出海企业国际竞争能力。要求研究应对国际贸易规则的企业ESG管理策略,编制出海企业ESG合规指引相关标准规范。积极与国际ESG监管机构和咨询机构对接,开展国际ESG评级及监管规则解读、出海企业ESG风险预警及应对、实践案例经验分享,支持出海企业加强ESG管理能力建设。 

“鼓励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电化学储能、网络通信等重点出海领域企业加强ESG治理,增强资本市场认可,提高融资能力和出海竞争力。”《方案》指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曾梳理2024年ESG十大热点政策,上海、北京、苏州三地陆续发布了ESG地方政策。

2024年2月28日,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发布《加快提升本市涉外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能力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3月,苏州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委员会发布《苏州工业园区ES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和《苏州工业园区关于推进ESG发展的若干措施》,6月,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印发《北京市促进环境社会治理(ESG)体系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

目前中国城市ESG建设进展如何?不同城市之间怎样发挥自身特色和区位优势参与ESG建设?

在具体实践层面,《方案》明确了六项重点任务,包括构建深圳特色ESG标准体系、分类施策提升ESG实践水平、促进ESG投融资体系发展、数智化赋能ESG高质量发展和加强ESG对外合作交流和保障机制。 

薛东阳认为,深圳《方案》的独特之处在于对民营中小企业开展ESG工作提出明确指导,关注到中小企业ESG开展的难点、痛点,明确采用简易轻量化的ESG报告工具和指标开展ESG信息披露。此外,优化民营中小企业ESG激励机制,提升企业ESG实践积极性。

“《方案》支持探索‘ESG+数据交易’‘ESG+科技服务’‘ESG+法律服务’等新型商业模式。”薛东阳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以园区为试点的创新模式,将引导园区多元化、各有侧重的发展ESG,将为区域ESG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借鉴,通过商业模式的探索将为区域ESG提供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薛东阳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中国城市在ESG建设中展现了丰富的创新和多样化实践,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ESG近年来发展迅速,但部分地区和企业对ESG的理解和重视程度不够,亟需开展可持续发展理念宣贯,从意识层面提升对ESG的重视。”薛东阳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强调,ESG数据应用及公共设施有待加强,国家或地方监管部门应积极提升数据使用便捷性,增加ESG数据及评级结果的应用价值,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以推动区域及企业ESG发展。未来,城市ESG建设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明确方向、拓宽场景,以实现ESG的联动发展。

21财经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