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住外部压力!4月经济实现平稳增长,扩内需稳楼市政策仍将持续发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潇枭 北京报道 5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4月经济数据。
数据显示,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4月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0%——考虑到一季度我国经济同比增长5.4%,4月生产端主要指标增速在6%及以上,反映出4月我国经济依然实现较好增长。
分析背后原因,尽管4月以美元计价对美国出口同比下降21%,但是通过加大出口多元化发展,4月我国以美元计价出口额同比增长8.1%,出口表现继续好于市场预期。另外,我国扩内需政策在持续发力,包括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快地方专项债发行使用等,较好地支撑了相关需求的稳定增长。
5月19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出席国新办新闻发布会表示,4月份,外部冲击影响加大,但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宏观政策协同发力,国民经济应变克难稳定运行。但也要看到,国际环境变数仍多,国内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巩固。下阶段,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出口顶住压力仍维持较高增长
面对4月中下旬陡增的对美出口关税,4月我国经济整体实现平稳增长。
3月受宏观政策靠前发力、部分“抢出口”行为带动,3月主要经济指标表现亮眼。受美国加征关税影响,4月我国多项经济指标同比增速较3月有所回落,但是4月部分重点指标相较一季度整体表现在回升向好。
比如,4月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同比增长8.1%,相较一季度5.7%的增速在进一步走高。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1%,相较一季度4.6%的增速提升了0.5个百分点。4月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相较一季度的5.8%提升了0.2个百分点。4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比3月下降了0.1个百分点。
当然,也有部分指标受到一些拖累。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相较一季度的6.5%回落了0.4个百分点,但依然维持在6%以上的中高速增长。1-4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较1-3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表示,4月出口同比增速较3月份回落,主要源于当月美国关税政策冲击下,对美出口大幅下降;同时,上年同期高基数也有一定下拉作用。4月出口仍然保持较高正增长,超出市场预期,背后有三个原因:一是4月我国对美国之外的其他市场存在“抢出口”现象;二是外需仍有一定韧性,三是4月美国超高关税主要在中下旬执行,且存在部分商品豁免,对整体出口的冲击作用受到控制。
需要指出的是,4月出口维持韧性的同时,4月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则出现明显回落,且4月PMI跌出景气区间。4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名义增长0.9%,相较一季度6.7%的增速出现明显回落。
冯琳表示,在出口交货值增速大幅放缓的情况下,4月工业增加值同比仍处于6.1%的较快增长水平,这一方面与去年同期基数相对较低有关;另一方面,4月扩内需政策发力,加之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加速融合,高技术产业发展向好,对工业生产整体表现产生支撑作用。
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政策效应在持续释放。4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8.8%、33.5%、26.9%和19.9%,均明显快于同期商品零售额增速,有力支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
前四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维持在4%的增速,背后则有基建投资加力的支撑。其中,1-4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8.8%,较一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跟出口冲击有一定影响;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10.3%,降幅较一季度扩大0.4个百分点;基建投资同比增长5.8%,与一季度持平,且高于去年全年增速1.4个百分点——若将电力投资等纳入,计算的广义基建投资增速会更高。
扩内需稳楼市政策仍将继续发力
据新华社报道,当地时间5月10日至11日,中美双方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中美经贸高层会谈,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中美双方一致同意建立经贸磋商机制,就双方在经贸领域的各自关切保持沟通。随后,中美双方对外发布公告,5月14日12时01分起,中美间加征关税税率,由34%调整为10%,在90天内暂停实施24%的加征关税税率。此外,美方取消了共计91%的加征关税,中方相应取消了91%的反制关税。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90天暂停加征关税窗口期”一经宣布,中美间贸易商间的沟通更趋频繁,4月叫停的部分出口商品重新提上日程,中美间航运价格相应涨价。不过,部分出口商依然直言,即便在90天窗口期内,加征的关税对出口依然有一定拖累影响。
中金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文朗表示,近期高频贸易数据显示,中国到美国的航运价格上涨较快,反映关税下调后出口在回暖。在90天的暂征24%关税期内,部分企业有提升库存水平的需求。从美国的库存数据来看,当前零售商和批发商的库存水平都不高。截至5月16日,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较上周环比上升10%,特别是上海到美国港口的运价指数上升明显。5月16日,上海到美西基本港的运价周环比上涨32%,上海到美东基本港的运价周环比上涨22%。
短期对美出口在回暖,无疑是利好消息,但是外部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与此同时,国内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仍需巩固。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面临外部关税战冲击,4月我国经济总体保持较强韧性,供给端的工业和服务业生产仍然强劲,需求端的出口超预期。对下阶段国内外形势的可能冲击应高度重视,坚定不移持续扩内需、提振消费。一是美国加征关税有所缓和,但是下阶段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另外,当前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仍然处于较高水平,部分出口企业面临经营困难,有必要持续加大逆周期调节,及时做好纾困帮扶工作,积极推动出口转内销。二是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取得效果的基础上,建议将政策扩围到服务消费和出口转内销产品,扩大政策效用。三是房地产市场仍要巩固稳定态势,进一步放宽部分特大城市的限制性举措,下调利率和相关税费成本以降低房地产交易成本,帮助地方加大收储工作。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4月房地产运行依然偏弱,需求偏弱、项目开工放缓对地产投资的拖累明显。近期央行宣布降准降息,叠加前期利好政策,有望促进地产供需关系的改善以及销售的回暖,但在新开工偏弱的背景下短期地产投资仍面临一定压力。今年以来,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带动内需的回暖,对经济形成强力支撑。下阶段,为进一步提振国内有效需求,政策端可以加大对消费和社会保障领域的支持,通过稳就业、消费券、育儿补贴、加强民生领域投入等方式,提高居民消费意愿,推动经济持续平稳增长。
付凌晖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表示,各地方情况不一样,受到经济发展、人口集聚等因素影响,不同城市有不同变化,但是4月房地产市场保持总体稳定。从未来看,居民对绿色、智能、安全的好房子需求不断扩大,老旧小区改造升级、房地产建设提质增效前景广阔。但也要看到,当前房地产市场总体仍在调整转型过程中,刚性和改善性需求仍待进一步释放,部分地区房地产去化压力较大,促进房地产回稳仍需要继续努力。下阶段,要强化政策协同发力,持续加大“好房子”建设供应力度,积极推动城市更新行动和保障房建设,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居住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