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独家|理想汽车又添一员“芯片大将”:22级、化名张开元,向CTO谢炎汇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易思琳 北京报道
为了加速芯片后续的自研工作,理想开始引入有经验、有战略眼光的高级人才。
《21汽车·一见Auto》从多位信源处获悉,五一假期之后,理想汽车新入职了一位22级的高管,化名张开元,向CTO谢炎直接汇报。在公司的组织架构上,该高管目前暂时放在二级部门“系统运营”下,该部门负责人是龙开文,职级为21。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我们,张开元在某国产芯片大厂工作超过20年,在芯片集成、半导体先进制程封装等方面有着丰厚的经验。“从小角色一路爬上来,从小组长到部门负责人甚至副总裁,非常清楚芯片制造过程中会出现什么问题、有哪些坑。”
芯片流程很复杂,需要一个站位高、有丰富量产经验的人来主导,知道芯片的全流程是怎么样的、理想还需要补齐哪些人才。“22级的人,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一支队伍拉起来,而这件事,18级以下、只做单个研发环节的芯片工程师做不到。”上述人士称。
张开元的加入,将加速理想马赫芯片的量产和后续理想芯片自研的相关工作。
《21汽车·一见Auto》获悉,目前是否为他重新成立二级部门,内部还在规划中。
“他来了之后,得先和谢炎对清楚目前芯片的节奏、自己期望的节奏,才能考虑到需要组建多大团队干成多少事。”另一位熟悉理想汽车的人士称。
《21汽车·一见Auto》就以上信息向理想汽车官方确认,对方暂无回应。
关乎芯片量产的良率、性能
理想在2021年启动芯片自研,目前已经成形、流片的只有一款——马赫100(原代号舒马赫)。在理想原来的规划里,马赫芯片主要是一款智能驾驶芯片,为了防止陷入“缺芯”状态。
在张开元加入理想之前,马赫芯片从设计、制造到封装、验证、测试,都由算力单元部门主导。该部门负责人是罗旻,目前职级22,向谢炎直接汇报。
张开元加入理想之后,有员工觉得他的工作会和罗旻有所重合。“引入张开元,并非为了替代罗旻。”一位清楚理想内部情况的知情人士告诉《21汽车·一见Auto》。
上述人士解释,一方面是当前马赫芯片还没有正式发布,“取代任何一位部门负责人,都不利于团队的军心。”另一方面,从张开元的背景来看,能和罗旻形成“互补”关系。
罗旻的公开信息并不多,他在2023年5月加入理想之前,是无线通信系统和芯片公司新岸线的副总经理、芯片主管,主攻NPU(神经推理单元)等方向;张开元的背景更侧重于后续芯片的集成、封装等量产环节,而这正是理想需要的人才。
芯片设计出来,需要去找代工厂制造时,不同的代工厂都要针对代工厂的IP做针对性的改变。一般而言,芯片刚开始设计的时候,就需要有“站位够高”的角色去做这件事。
而在芯片封装环节,这个角色的作用更为重要。
在早期定义里,封装一来是为芯片裸片提供必要的防护,确保其在恶劣环境下也能稳定工作。 另一方面,封装也利于电路连接,为整个芯片提供支撑作用。
当行业对芯片算力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时,封装就不再是简单做外围的封装材料,还会涉及一些芯片间的集成工作,而进入量产之后,封装对芯片的性能、良率至关重要。
“让一个不懂的人负责封装,如果芯片失效,给公司造成的损失更高。理想现在内部做芯片封装的人职级都比较低,没有很丰富的经验。”曾在理想芯片部门工作的业内人士表示。
不止做封装
“他的加入,一方面是对马赫芯片进行继续优化,做马赫芯片服务器的封装,把其扩展成24、32核之类的多核服务器;二来是着手参与下一代芯片的研发,他都能做。”一位熟悉理想汽车的芯片人士称。
行业里,要做大算力芯片有两条路,一条路是做先进工艺,即做更小制程的芯片,如3nm;另一条路是便是做Chiplet,即芯粒,它是将一类满足特定功能的die(裸片),通过die-to-die内部互联技术实现多个模块芯片与底层基础芯片封装在一起,形成一个系统芯片,以实现一种新形式的IP复用。
“Chiplet,可以简单理解为把多个CPU封装在一起的芯片。”一位芯片行业的从业者解释道。
第一种方案,成本高、且产能不足。而为了降低对先进制程的依赖,行业里自研的芯片,一般都采取第二种方案。Chiplet被行业普遍认为是未来5年算力的主要提升技术。
“马赫100明年就要量产了,芯片设计已经趋于稳定了,招他进来,并不会大改马赫100的架构,但是会在着手下一代芯片研发的过程中,给一些关键意见。”一位熟悉理想芯片内部情况的关键人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