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英中贸易协会主席古沛勤:拥抱中国就意味着拥抱机会

2025-05-27 05:00:00 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青亭

“我对中国经济的前景持非常乐观的态度。每年5%左右的增长率已经相当可观,实际增长可能还会更高。中国政府正在采取必要措施以保持增长。”英中贸易协会主席古沛勤爵士(Sir Sherard Cowper-Coles)在北京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道。

谈及美国近期关税政策的影响,他表示,关税不仅无助于解决美国政府关心的贸易问题,而且将严重伤害美国人民的利益。他直言,这是一项错误的政策,最终可能会让美国自食恶果,受到比其他国家更大的伤害。

2025年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5月22日在北京举行。中方嘉宾与来自4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名外方代表,围绕“拥抱数智时代,携手共同发展”这一主题,开展对话交流、共谋发展合作。古沛勤在活动间隙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

古沛勤。资料图

古沛勤是英国资深外交官和商界领袖。他1955年1月8日出生于伦敦,拥有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的教育背景。在长达30余年的外交生涯中,他担任过多个关键岗位,包括英国驻以色列大使、驻沙特阿拉伯大使等。在转入商界后,他曾担任汇丰集团董事会公共事务高级顾问。在此期间,他积极参与中英经贸关系的推动,并在多个场合发表对中英关系的看法。

“当我们谈论‘拥抱中国’,就是在谈论‘拥抱机遇’。”5月22日,古沛勤在开幕式上致辞时指出,21世纪的中国正在快速崛起,并在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的道路上坚定前行。这激起了越来越多英国人对中国的兴趣,很多英国人甚至在学习老子的哲学。

他说,中国每年培养超过450万名的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人才,这个数字几乎是全球排名第二的印度的两倍,更是美国的五倍多。不仅如此,中国已经是全球人工智能(AI)学术论文发表数量最多的国家,并且中国科研者发表论文的被引率增长最快,DeepSeek不久前的横空出世引发全球震动。此外,中国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领域也处于领先地位。

回顾四十年前首次访问北京的经历,古沛勤提到,当时街道上车辆稀少。而如今,安静的清洁电动汽车川流不息,人们得以享受到北京独有的蓝天。“我每次回到北京都惊讶于在这里能看到比全球任何其他城市都多的新能源汽车。”他认为,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崛起将使中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引领全球清洁能源的发展。

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他对上一届英国政府试图与中国脱钩的做法“感到愤怒和失望”。他说,好在新一届英国政府已经认识到发展对华关系的重要性,这让两国关系持续回暖,并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他说,两国需要加强交流,即便两国存在一些分歧,但在更广泛的领域有巨大的合作空间。

英国是中国在欧洲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三大投资目的地和第三大外资来源地,中国是英国在亚洲最大贸易伙伴。据中方统计,2024年,中英双边贸易额983.6亿美元,同比增长0.4%,其中中国对英国出口788.7亿美元,同比增长1.2%,自英国进口194.9亿美元,同比下降2.9%。

古沛勤强调,中英经济高度互补,深化经贸合作将让双方实现共赢。“中国是全球电动汽车的消费和生产领导者,在道路上行驶的电动汽车超过1700万辆,占全球产量的60%,并且中国也生产全球75%的锂电池。英国可能有着全球不足1%的人口,但是我们贡献了全球4%的科研产出,虽然我们国家并不太大,但是英国拥有成熟的学术系统、企业孵化系统。”

近年来,中英两国经贸合作呈多样化发展趋势。英国在中国优先发展的交通、能源、化工、机械制造领域及信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方面具有优势,同时也是中国机电、纺织、化工、金属制品、服装以及初级产品的重要市场。英国担任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主宾国、2025年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主宾国。据中方统计,目前已有超过500家中资企业落户英国。

英中经济高度互补,深化合作让双方受益

《21世纪》:你如何看待当前的英中经贸关系?

古沛勤:总体而言,英中经贸关系良好,并在持续改善,但仍有许多工作需要推进。自去年7月4日以来,英国政府已认识到中国在全球政治中的重要性以及经贸合作对于拉动两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从那时起,我们已有4位内阁大臣访问中国,两国领导人也进行了通话并在巴西会面。我们非常希望英国首相能在今年晚些时候访华,但仍有大量工作待完成。

英中两国经济具有互补性。中国在制造业方面实力雄厚,而英国在制药、金融与专业服务、创新和机器人技术等领域也具备优势。正如本次峰会所强调的,贸易和投资的增长将推动双方经济共同发展。

《21世纪》:在当前全球地缘政治环境下,深化英中经济合作将如何惠及两国?

古沛勤:深化合作不仅有助于经济增长,更能造福普通民众。这意味着为中国的年轻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也为在英国大学学习计算机科学或工程的20万中国学生提供有意义的职业发展路径。同时,这也为英国北约克郡和诺福克的农民创造机会,将英国人不常食用的猪肉部位出口到中国。全球贸易使所有人受益,而设置贸易壁垒则会阻碍这种互利共赢的局面。

中国庞大市场对英企有巨大吸引力

《21世纪》:从你的角度看,是什么因素吸引英国投资者继续关注中国市场?

古沛勤: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具有强大吸引力。这里有8亿中产消费者,其中2亿人相当富裕,且对英国品牌情有独钟,不仅是路虎和博柏利,还有英国的金融与专业服务、教育和文化。英国企业在中国是为了长期发展,它们希望并预期消费市场将回暖。双方正在开展各种合作,我们也看到中方对英国的投资在增长,这对两国都有利。

《21世纪》:英国在服务业方面具有全球领先地位。在你看来,英中服务贸易在哪些领域最具增长潜力?

古沛勤:财富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英国在帮助个人和企业实现智能化、全球化的资产配置方面拥有深厚的专业积淀。英国在保险、法律、会计和咨询等专业服务领域也具备丰富经验。许多英国顶级专业服务公司现已雇佣了大量聪明、擅长数字和语言的中国毕业生。因此,深化这一领域的合作,对双方都大有益处。

对中国经济前景乐观

《21世纪》:你如何看待中国中长期的经济前景?

古沛勤:我对中国经济的前景持非常乐观的态度。每年5%左右的增长率已经相当可观,实际增长可能还会更高。中国政府正在采取必要措施以保持增长。(美国加征)关税(对于解决贸易问题)并无助益,反而是错误的政策,最终将伤害美国人民,甚至可能比其他国家受到的伤害更大,除非这些关税被取消。我们必须本着常识和合作精神共同努力。从长远来看,中国不仅在增长数量上重要,在增长质量上也同样关键。本次会议聚焦数字贸易、人工智能和创新,表明中国的贸易正从制造业转向更复杂的商业形式。

《21世纪》:作为一位资深外交官和全球企业高管,你亲眼见证了西方对华政策的演变。在对华关系上,更现实或有效的应对方式应是什么?

古沛勤:我对上一届英国政府试图与中国脱钩的做法深表遗憾。在五年内,英国仅有一位外相访问中国,这是远远不够的。英国和中国需要加强交流。诚然,我们都需要保护国家安全,都有自己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并不总是一致,但在贸易、投资、教育、文化和人员交流等广泛领域,我们可以也必须合作。我为有20万中国学生在英国大学学习感到自豪,但也为在中国学习的英国学生仅有数百人而感到遗憾,我们需要改变这一现状。

21财经客户端下载

<--统计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