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上新台阶丨起猛了?大湾区开始“堵船”了!
你没看错,离端午还有一个月,大湾区江、河、湖、海里,又开始“堵”龙舟了。
在广东,划船从来不等端午,也根本不看天气;龙舟可不只在村里竞,起猛了你还能看它划进CBD。
其实,广东划龙舟先天条件也没那么充分:端午临近就是长得几乎年年上热搜的雨季。河流虽然多,但不是太宽就是太细。看广东人冒着大雨在河道里闪转腾挪,你才知道什么叫“精神状态稳定”。
所以从一艘龙舟上,就能看清这里人们应对挑战的反应:漂移龙舟、海上赛龙、逆水龙船……这里头,既有顺应形势,也有突破创新,反复在适应环境和改变自己当中取得巧妙的平衡。
划龙舟是“竞渡”,是赛龙夺锦,也少不了“同船渡”的协力和共情。几十人一船,得同频、同向、同心,才能破浪而出。会开“顶风船”、在浪头上稳住节奏,那才叫真本领。
当然,老广们很早就懂得,只在自家的水系里“固步自封”,搞小院高墙算不得成绩。所以每到龙舟季,龙舟队甚至会沿着河网互划拜访,村与村之间在你来我迎里也一较高低。在竞争里互相提高,也发展出新的友谊。
这也塑造了广东这个外向型经济大省面对不确定世界“十分确定”的开放姿态:越是风高浪急,越得把大门打开。走出正在开的广交会展馆,眼前的珠江到今天还是龙舟竞渡的必经路径。
有江河便可造船,有船就能出海。在龙船划经的珠江口,大湾区城市把同舟共济的龙舟精神又发挥到了更多、更大的舞台。不断有超级工程横空出世,让人们对大湾区未来生活有了更多想象。大湾区人也几乎不怎么抱怨客观条件的困难。被动接受从来不是选项,在40多年前,既然这片土地率先喊出“杀出一条血路”,今天就依然能在风浪里继续找到新的出路。
广东人为何钟情划龙舟?因为这不只是民俗传承,更是一种面对风浪的信念表达:同舟共济、稳中求进,在水涨浪急中找到出路,在江湖起伏中划出未来。
(总台记者 刘帆 林铭浩 邓裕达 梁启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