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 > 正文

21社论丨宏观政策适时加力,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2025-07-31 07:00:00 21世纪经济报道

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要正确把握形势,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用好发展机遇、潜力和优势,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围绕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有力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

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要在宏观政策上持续发力、适时加力。我国将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这些积极的、扩张性的政策必须“落实落细”,也就是落到实处才能充分释放政策的扩张效应,缩小宏观政策、数据与市场主体微观感受之间的“温差”,也让宏观经济动能做实做足,重视宏观经济政策的效率与效能。

具体而言,要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快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当前总需求不足的环境下,财政资金具有更强的引导和带动效应,需要加大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增加债券发行,提升审批效率,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才能释放政策效能、有效增加需求,改善市场预期。

货币政策应该适时加力。在保持流动性充裕的前提下,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由于我国PPI目前在低位水平运行,这使得我国企业实际利率水平相对名义利率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货币政策适度宽松作用的发挥。在结构上,会议要求用好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重点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货币政策应继续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发挥更大的乘数效应。

应继续以促消费为重点支持扩大内需,有效释放内需潜力。下半年,除了继续投入消费品以旧换新“国补”资金1380亿元外,在扩大商品消费的同时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完善支持养老、育幼、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的政策体系,强化财政与金融政策协同联动,出台实施重点领域个人消费贷款和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财政贴息政策。重点强化财政政策“投资于人”的方向,通过实施育儿补贴制度、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发放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以及加大稳就业政策实施力度等惠民生举措,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扩大消费需求。

还要继续通过深化改革改善供给质量,激发市场活力,优化市场竞争秩序。我国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不断累积高质量新动能与新增量是关键。针对存量市场“内卷式”竞争,要通过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优化市场竞争秩序,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以市场化与法治化的方式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

资本市场作为宏观经济晴雨表的作用正在增强,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有利于加强预期引导;落实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有助于增强经济稳定。资本市场与资产价格的稳中有进,是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的重要基础与标志。

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结合短期目标与长期任务,由政策工具与深化改革双轮驱动。下半年,我国各项政策适时加力,增强政策效能,释放经济潜力,积累内驱动能,进一步推动经济循环畅通,将有能力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21财经客户端下载

<--统计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