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脑控轮椅赛场出圈:“AI+”激活万亿养老康复产业

2025-07-07 20:11:55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郑康喜

南方财经记者郑康喜广州报道

由AI大脑赋能的智能轮椅,可以确保设备在比赛期间运行稳定并智能适应路况……近期,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自行车赛在深圳举办。赛场上,各类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最大程度上保障了残障运动员平等参赛。

这款为比赛提供智能电动轮椅的佛山凯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正是广东康复装备产业的代表企业。凯洋医疗董事长廖友峰介绍,这款智能脑控轮椅可以实时捕捉使用者的脑电信号,残疾人朋友能通过“意念”轻松控制轮椅前进、后退、转向、刹车。

廖友峰踩中的是一个万亿级产业。数据显示,中国有8500万残疾人、3500万失能老年人。尤其是在国家近年来大力提倡发展银发经济和全民健康的时代背景下,各地康复和老年用品加速应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先进技术,正改写科技助老、助残的未来。

广东是其中的佼佼者。去年,广东全省仅老年用品规上企业达6814家,实现营业收入达6551亿元,同比增长10.2%。其中,老年医疗器械和康复辅具产品种类居全国前列,轮椅、助行器等产品市场占有率达50%—60%。

广东先后印发《广东省保育康复(老幼病残)用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2024—2025“产业助老粤造粤强”推动老年用品提质增效行动方案》等,推动残疾人和老年人用品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不难发现,在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的不断突破下,广东养老康复产业在供给端呈现出智能化、定制化趋势,同时与机械装备、医疗器械产业持续融合,也推动着广东企业在需求端快速打开市场,落地超级场景。供需匹配之下,广东越来越成为国内养老康复企业投资布局的新高地。这背后,广东又如何持续完善产业创新的超级生态,培育养老康复的超级市场?

人工智能驱动超级场景

“刚开始心里还有些忐忑不安,但体验后感觉非常平稳。对于我们这些穿戴假肢或者长期依靠轮椅出行的人来说,这款智能爬楼梯电动轮椅着实是一款‘神器’。”此次残奥会自行车赛期间,一位参赛运动员对凯洋医疗的智能爬楼梯电动轮椅赞不绝口。

图为参赛运动员体验智能轮椅

过去国内残疾人康复和辅助器具大多数只是为解决残疾人的普通需求,研发技术含量较低。发展至今,普通产品市场实际上已经趋于饱和。

2024年,“加强助残科技研发应用”被写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互联网、人工智能、脑机接口、仿生技术等前沿技术和新材料、新工艺得到快速应用。中国老龄产业协会老年用品委员会副主任崔晶雪长期观察这一产业的发展进程。在他看来,当前,AI和脑机技术的运用,让残障人士和老年人仅靠意识就能操作各类设备,“这也带动了原有医疗设备、智能装备等领域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和新产品研发快速打开市场。”

“我们的产品也经历了从遥控到声控再到脑控的阶段,产品越来越智能化、个性化,全方位满足使用者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廖友峰也直言,辅具智能化是产业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

在这一方面,诸多广东企业以技术创新打开新赛道大门的探索,在行业内都具有样本意义。

以广州一康医疗设备实业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是国内最早专注于智能康复医疗设备和康复机器人研发生产和临床应用的企业,曾创造过许多“首家”,曾于2019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一康医疗总经理助理江绮雯告诉南方财经记者,企业从2006年锚定康复机器人赛道,早期只是面向临床康复医疗端展开研发。而现在,脑机接口、眼动追踪、虚拟现实、语言大模型等最新技术,已经成了企业最关键的研发方向。

一康医疗除了提供面向医院的康复机器人,还在致力于打通从医院到社区以及居家的生态链。“现在我们的产品已经接入了语言大模型,能让更多群体在无障碍环境下快速展开康复性训练,真正从需求端出发提供解决方案。”江绮雯介绍,新技术正帮企业解锁更多应用场景。

不久前,在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合作伙伴赞助服务计划发布暨第二批市场开发签约仪式上,一康医疗凭借其在智能康复领域的深厚积累与持续创新,成功与残特奥会省执委会签约。

技术赋能企业拓展新场景的同时,需求牵引、场景促进也对于新产品新技术的落地产生着促进作用。

崔晶雪认为,未来三年,在市场逐步成熟、场景逐步延伸的情况下,广东养老康复的供需匹配会越来越好。“广东的优势是,应用场景已经成为民间投资的重点领域,有大量的资金涌入。在金融加持下,相信产业技术还会继续迭代升级。”崔晶雪说。

超级生态与超级市场互促双强

得益于成熟的产业基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和成渝地区,正在形成养老康复产业发展的聚集效应。

各地不断推出落地政策,做强产业生态,做大市场规模。今年5月,上海发布《上海市加快推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计划到2027年构建起技术领先、产业集聚、应用广泛的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生态体系。这一政策背后,不仅是中国老龄化社会与医疗需求激增的迫切现实,更是一场由“政策+技术”双轮驱动的产业革命。

作为2023年就提出支持保育康复用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广东,在各地持续布局、新技术持续迭代的当下,如何作答产业发展的新命题?

崔晶雪告诉南方财经记者,广东在养老康复产业上具有很好的产业生态。在辅具领域,深圳是首批12个国家综合创新试点地区之一,佛山也是重要生产基地之一。老年用品则集中在穗深莞三市。华为、美的、创维等广东大型科技企业、家电企业甚至家具企业也纷纷入局。

观察人士认为,与长三角更为注重挖掘细分赛道不同,广东在该产业上,走出了一条横向贯通,借助超级生态培育超级市场的路径。

如广东更加重视促进康复辅具产业与老年用品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养老产业发展带动康复辅具产业发展。既支持养老用品企业大力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也鼓励辅具企业进军老年用品制造,优化产品供给,打造产业体系。

而随着科技企业和传统制造企业的进场,广东这一产业创新能力也更为强劲。如广东省加快新一代电子信息、超高清视频、集成电路等战略性产业培育,推动智慧养老产品迭代更新,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智慧养老产品不断涌现。

以此次残特奥会为例,诸多辅助用具产品,均来自广东制造。

广东也在支持各地培育老年用品展会、博览会,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附加值高的产品大力出海。

江绮雯认为,目前国内养老康复用品领域,大部分核心设备仍旧为进口,国产化程度并不高。在广东推动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其实也在推动着国产替代进程。“目前来看,大湾区在市场推广层面,其实也走在全国前列。”江绮雯说。

今年6月,广东明确提出,将继续组织实施“百团进百企康养广东行”系列品牌活动,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包括举办康养机构走进企业交流对接活动、组织企业参加在全国第十二届残特奥会期间的康复辅助器具博览会等,促进消费者加强新产品新技术的了解。

崔晶雪表示,超级市场的拓展对广东养老康复产业持续完善产业生态具有重要意义。“需求端变大后也可推动整个产业链价值链实现升级。”

21财经客户端下载

<--统计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