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绿成金:广东林业产业冲刺万亿大关

2025-08-11 16:28:11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张梦琦,实习生苏玉霞

南方财经记者张梦琦 实习生苏玉霞 广州报道

广东六成以上面积是林地,广袤的林地是“两山”转化的主战场。

近年来,广东积极践行“两山”理念,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科技护绿、产业兴绿正推动广东的生态优势加速转化为发展动能。

近日,南方财经记者从广东省林业局获悉,目前全省森林面积达1.4397亿亩,森林覆盖率达53.39%,跃居全国最“绿”省份之一。依托卫星遥感、AI监测等数字化手段,广东构建起覆盖全省的生态保护智能网络,以科技力量筑牢绿色发展根基。

此外,广东的生态“含绿量”正不断转化为发展“含金量”。广东积极打造竹、森林药材、花卉苗木等八大林业产业集群,融合创新发展林业一二三产业,带动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突破9400 亿元,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

广东明确要纵深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争取2025年底林业产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大关。接下来,广东要在优化公益林管理、提升国有林场发展活力、强化森林可持续经营等方面发力,发挥产业龙头带动作用,打造油茶、竹、森林药材、花卉苗木、木材加工和家具制造、香料香精、生态旅游、森林康养八大林业产业集群,打造“粤林+”特色品牌,将森林“四库”资源转化为惠民富农的“绿美生产力”,促进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创新发展,不断提升现代化林业产业体系“含金量”。

科技手段夯实绿色家底

在绿美广东的建设过程中,科技正成为推动生态保护、修复与发展的关键力量。

其中,古树名木是承载历史记忆的“活文物”,智慧守护让生态的根脉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广东的8.5万余株古树名木如今都有了专属的“数字身份证”,电子图文档案的建立让“一树一码”“ 一张图”的动态化管理成为现实。通过专门的管理系统,古树的生长状况、保护措施等信息实现信息化归集,为精准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针对全省超800株一级古树名木,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实现24小时无死角看护,实时掌握其生长状况。同时,PiCUS-3弹性波诊断仪、根系扫描雷达等设备的应用,让保护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置病虫害侵袭、人为破坏等问题,全方位守护古树名木的健康。

为实现规划建设与生态保护的统一,广州、深圳、中山等地的“多规合一”平台还嵌入了古树名木核查的应用,使建设项目规划阶段能一键完成保护范围的空间管控核查,有效规避生态风险。

如今,守护“活文物”的科技之力,正由点及面,构筑起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智能网络。

在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全境监测网络记录着大中型动物的活动轨迹。20公顷森林监测样地与卫星样地的综合监测,持续追踪着生态系统的细微变化,鸟类与蜂类的网格化监测则为物种保护提供精准数据。

这种系统性、多尺度的科技护绿模式,也在潮安凤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得到集成应用。该区的林火监控、无人机巡查与智能巡护系统无缝衔接,实现安全巡视、动物监测与异常预警一体化管理,构建起“天空地”全空间感知体系。

此外,该区还将这一体系与护林员网格化制度结合,对突发情况快速响应,显著提升生态防护效能,大幅提升生物保护成效。据悉,2021至2024年凤凰山累计29万公里的巡护里程筑起坚实防线,创造了连续16年无山火的生态奇迹。

目前,一张数字防护网已在南粤大地铺开。据悉,广东省林业局在全省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林场建立起790个植被永久固定样地,布设数千台红外相机。网格化巡护监测系统、远程视频监控系统与语音提示系统协同发力,AI、5G、无人机等技术的深度融合,让生态保护效能实现质的飞跃。

韶关市奎塘村连理樟树王,广东省林业局供图

“点绿成金”激活特色产业

绿色不仅是生态底色,更是发展亮色。坐拥1.4397亿亩森林资源,依托各类自然保护地,广东打造了一批自然教育基地和品牌,支持当地发展自然体验、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生态种植等生态产业,让广大群众共享自然保护地发展红利。

广东以 “八大林业产业集群” 为抓手,推动竹、油茶、森林药材、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升级,目前发展林下经济面积超3400万亩,完成油茶新造55万亩、低改17万亩,带动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突破9400亿元,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

例如,潮安凤凰山打造镇域经济特色茶产业,推动“茶经济”发展壮大,以单丛茶为媒,举办采茶节、茶文化论坛,2024年茶产业产值达5359万元,带动茶农收入年均增长15%;南雄市通过发展油茶产业,带动1000多户林农种植油茶;肇庆市广宁县打造竹子深加工产业链,2024年,竹产业年产值突破45亿元。

广东潮安凤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广东省林业局供图

此外,广东还融合创新发展林业一二三产业,持续打造“粤林+”特色品牌。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平均年接待游客超2亿人次。

也成为深入“百千万工程”的缩影。花都七溪地依托5000余种野生芳香植物,打造 “香养” 主题康养基地,游客可参与制香体验、芳香SPA等项目。洲瑞镇聚焦建设广东瑞山生态旅游度假园区,带动周边3个乡镇就业超千人,单竹山茶场年产值约300万元,瑞山景区旅游年收入900余万元,成为 “产业兴镇”典范。

花都七溪地森林康养基地负责人王晓梅表示:“几年来,我们基地通过采购农副产品、聘请周边村民承包芳香基地业务、租住农民闲置房等方式,累计解决周边农民就业300人以上,每年带动农民增收1500万元以上。2022年带动周边就业人口100人以上,农民人均增收6万元。”

广东省林业局表示,将持续做强绿色富民产业,科学利用林地资源促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立三产融合、技术先进、竞争有序、绿色低碳的现代化林业产业体系,持续打造“粤林+”特色品牌,强化森林文旅融合发展;优化林业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机制,推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健全生态产品调查监测、价值评价、经营开发、市场交易、补偿考核等全链条制度体系,探索“两山”转化更多有效路径,打造万亿元林业产业。

21财经客户端下载

<--统计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