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福坚守油车,12个月狂卖130万辆
记者丨杨松 编辑丨鄢子为
李书福团队,上调KPI。
8月14日,吉利汽车发布财报,称管理层对未来发展有信心,决定将2025年销量目标从271万辆上调至300万辆。
销量,给了其底气。
这家市值1900亿港元的车企,坚持两条腿走路,1至6月,其燃油汽车卖出68.4万辆,同比上涨8%。期内,中国燃油汽车销量同比减少1.8%。
李书福能稳住基本盘,实属不易。
“中国星,走油电混合或经济型(节能环保型)技术路线,取得行业头部地位。”这位吉利掌舵人已表态,不会放弃内燃机汽车的研发与制造。
李氏财务资源充裕,利于其双线并进。截至6月底,上市主体现金总额,增至588亿元。
年销百万
李书福的燃油车板块,由“中国星”系列主打,其2024年售出117万辆,今年势头延续。
单看7月,吉利汽车共售出23.8万台车,其中“中国星”系列贡献9.8万辆,占四成。
按照单月10万辆的速度发展,该系列2025年总销量预计再上100万辆。
该品牌由李书福团队基于CMA架构打造,涵盖星瑞、星越L等多款产品,包含燃油及油电混动车型,覆盖10万至20万元家用轿车、SUV细分市场。
财报披露,中国星在国内拥有999家一级经销商门店,并透过其他分销网络销售。
其线下销售火爆,7月中旬,《21CBR》记者走访北京吉利经销商门店。
“你要特定颜色的话,得等等。”门店销售指着一台星瑞说,这是第二批车,第一批早就卖完了。
“动力技术靠前,空间大,座舱等无明显短板,中国星系列竞争力不俗。”销售称,燃油车主不太在意车机系统,对智驾要求低,更看重性价比。
其用户,以年轻人为主。
《21CBR》记者获取的一份资料显示,星越L车主以25岁—35岁男性为主,占比超80%;星瑞车主则以95、00后为主,95后占八成。
中国星入局晚,其第一款车“星越”,于2019年才上市,彼时,国内燃油车大盘,处于下滑态势;2021年又推出星越L。
李书福为新车站台,称“星越L,既不是传统汽车,也不是新能源汽车。其继承传统汽车的优点,吸收新能源汽车的亮点,创造出自己的特点。”
到了2023年,公司打造新技术路线,基于油电混动技术,推出新车型,将百公里油耗,降低至4升左右。
猛攻新能源车的同时,李书福稳住燃油车基本盘,中国星2025年上半年的销量,跃升至61.6万辆。
算上帝豪、博越等车型,2024年7月至今年6月,一整年的时间,这位汽车狂人累计售出超过130万辆油车。
坚持投入
燃油车的核心,是内燃机。
李书福多次强调,吉利要在传统内燃机、混合动力汽车方面持续投入。他还扩大朋友圈,牵手法国雷诺,于2024年5月出资成立浩思动力。
该合资公司拥有近2万名员工,12家发动机工厂,动力总成销量达到800万套,产品涵盖内燃机、混合动力发动机、变速箱等,研发能力居于全球前列。
2024年5至12月,浩思动力净利润为11.5亿元。
3月,吉利汽车和千里科技,联合发布千里浩瀚智驾系统,推出H1、H3、H5、H7和H9五套方案,未来将覆盖吉利全系车型。
H1方案可实现高速公路智能驾驶和自动泊车;H3方案增加城市通勤智驾功能;H5和H7均能实现城市“门到门”高阶智驾。
换句话说,吉利的燃油车,也能拥有“智驾”功能。
活用集团资源,吉利汽车发展燃油汽车的战略,是以畅销产品组成精简产品线,并提升智能化表现。
中国星系列,主攻星越L与星瑞车型。
其中,星越L身长4770mm,轴距达2845mm,在空间上有优势;指导价为14万至18万元,有10个版本,覆盖不同价位;混动车型有3个版本,其中10万-20万元价格段,占销量半壁江山。
据懂车帝数据,1月至7月,星越L累计销量为16.3万辆,在所有车型中拿到第8名。
“精简产品线,聚焦畅销车型,在国内燃油车市场下滑的形势下,销量仍有增长。”创始人李书福总结道。
双线并行
拥有百年历史的燃油车,仍有死忠粉。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但燃油汽车市场展现韧性。”吉利财报称。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7月,传统燃料汽车国内销量为98.1万辆,同比增长8.4%。
“电池、内燃机一体,对我而言,是鸡肋。”北京一车主告诉《21CBR》记者,他体验过新能源车,觉得机械性不如油车,换车仍选纯燃油车,而非增程等新能源车型。
燃油车,是李书福团队的舒适区。
他曾表示,并购沃尔沃,是为了学习安全技术;投资奔驰,是想研究豪华、舒适汽车的设计路径。
早年间,吉利汽车燃油车利润充足,支撑李书福转型新能源;待到极氪、银河等品牌壮大后,燃油车仍贡献百万年销量,强化规模效应。
“电动汽车、内燃机汽车,都是汽车。”在公开演讲中,李书福称,汽车工业是场没有尽头的马拉松,跑得快者,未必有耐力。
管理层两条腿走路,同步发展燃油车与新能源车,1至6月,研发费用同比大增21%至73.3亿元。
凭借规模效应,期间,毛利率保持稳定,同比微降至16.4%;受益于整体销量提升,扣非净利为66.6亿元,同比增长102%。
“两三年后,资本市场对汽车公司的估值方法可能改变,因中外市场仍有燃油车需求。”
吉利汽车行政总裁桂生悦曾表示,到时候,大家会认为,一家汽车公司如果没有油车,可能就是其缺陷了。
以李书福为首的团队,在等待这一刻。
(实习生蔡婷对本文亦有贡献)
图片来源:吉利汽车,除标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