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高考状元,今日AI顶尖科学家:何恺明的“开挂”人生
华人AI科学家视频系列之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孔海丽、实习生欧思岐 北京报道
扎克伯格最近疯抢AI科学家,尤其是华人科学家,动不动就开出1亿美元甚至2亿美元的薪酬包。
有一位AI大神似乎被忽略了。
今年3月,Facebook首席AI科学家杨立昆在一次访谈中,提到了“一件不为人知的事”,科学(AI)领域被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是关于深度学习领域的,来自10年前的2015年,这篇论文起源于北京。
这篇论文的主要作者叫做,何恺明。
《自然》杂志给出了一个21世纪引用量最高的最新Top 25,排在第一位的就是“Deep Residual Learning for Image Recognition”, 是一篇关于ResNets研究的论文,作者包括何恺明、张祥雨、任少卿和孙剑。
何恺明是何方神圣?
何恺明1984年出生于广州,他在执信中学的时候,因为获得全国物理竞赛一等奖,拿到了清华大学的保送资格,但他还是参加高考来证明自己。以标准分900分的成绩,成为当年广东省9位满分状元之一。
2007年何恺明进入香港中文大学读研,师从汤晓鸥。港中大认识何凯明的,都说他是超级拼命三郎,早上六点多出门晚上十二点回寝室,天才还这么拼命,“普通人没法玩”。2011年博士毕业后,进入微软亚洲研究院。关于ResNets研究的论文,就是在这里产生的。他提出的深度残差网络概念,证明了ResNet训练数百层的网络是完全可能的,是深度学习领域具有开创性的工作。
2016年8月,杨立昆把何恺明挖到了Facebook AI研究院,担任FAIR研究科学家。2023年8月,何恺明获得在中国设立的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奖金33.3万美元。
2024年2月,何恺明加入麻省理工学院,今年6月获得终身教职。同时,他加入Google DeepMind,担任兼职杰出科学家。
何恺明被称为所谓的“双轨天才”,即他的学术研究成果在实践应用里是被证明了的。同类的华人科学家,还有斯坦福大学的李飞飞等。
不管是扎克伯格还是奥特曼,如果要挖到何恺明,薪酬也要开到上亿美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