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 > 正文

南财快评:大湾区打好科技+金融“组合拳”,领跑文化产业发展新赛道

2023-11-28 21:40:02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韩永辉,周维

随着数字文化日益广泛地深入新一代消费者的文娱生活中,粤港澳大湾区乘风适时,顺应文化产业发展新趋势,加速打造数字文化产业新高地。11月28日,2023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在广州召开。本次大会聚焦“人文湾区,数智赋能”主题,高水平搭建投融资对接平台,多方面引导金融“活水”流向文化产业。

粤港澳大湾区秉承文化科技力量雄厚、创新人才集聚、产业体系完善等优势,在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成效显著。一是大湾区文化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全国领先。在数字文化的加持下,数字化技术不断发展和落地应用,“文化+”正成为主流趋势。截至2022年,广东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收入达2.1万亿元,约占全国的1/6,连续多年列居全国第一。香港构筑起具有兼容并包、开放自信等鲜明特点的艺术文化底蕴,朝着打造“文化之都”目标迈进。澳门则以其独特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以中华文化为主、兼容葡萄牙文化的具有多元化色彩的共融文化。2022年,澳门文化产业的服务收益上升3.2%至58.8亿元,增加值总额为22.4亿元,上升7.8%。二是文化+发展取得新突破。广东在虚拟现实、文化装备等数字文化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新技术“入局”催生了智能穿戴、虚拟现实设备制造等新产业,新兴文化产业赋能传统产业发展升级。粤港澳大湾区创建有广州、深圳、佛山等国家级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先后建有2个百亿级文化产业基金,文化产业融资市场活力凸显。三是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格局逐渐成型。广东以“抓大平台”的创新发展思路,重点打造了300个资源集聚能力强、支撑带动作用明显,配套服务完善的文化产业“亮点”平台,包括20个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集聚区,230个以上重点示范园区、25个重点文化产业节展平台等。

大湾区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新业态新应用不断涌现、产业扩链延链日益加速、产业圈层不断扩大、产业生态更趋丰富的良好态势,但也仍然存在数字创意企业数量偏少、规模偏小实力偏弱,技术创新能力有待增强,创新生态系统亟待进一步发展等问题。金融与文化的融合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产业升级、实现文化经济高速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应着力形成政府、企业、融资机构的联动发展模式,以科技和金融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促进大湾区城市文化创新融合。挖掘大湾区文化资源互补优势,以广府文化、岭南文化为主,兼容亚洲文化艺术以及葡萄牙文化等,促进大湾区实现文化多元化色彩共融,推动文化活态传承,拓展文化传承空间,助力中华文明溯源,打造完整的文化生态产业链,释放“文化+”发展新动能,赋能传统文化行业转型提质,培育新应用、新场景,构造新体验、催生新业态,前瞻布局数字创意文化产业集群。二是构筑多层次文化企业融资市场。积极提供咨询、基金设立、股权投资、上市辅导等不同层次投融资需求,结合大湾区实际明确金融产品定位,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鼓励金融机构推出更多与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金融产品。加强信贷融资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着眼完善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文化金融服务体系,引导文化产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金融工具。三是推动科技赋能文化产业发展。顺应在线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一代办公趋势,结合大湾区传统地标建筑和历史文化标识,以数字科技赋能文化产业的核心价值,聚焦生成式元宇宙、数字创意、人工智能三个前沿领域,借助AR技术创意模式进一步丰富观众体验,积极开展数字文博、云展览、云演播、网络直播等服务,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创新发展,激活文化产业新业态,促进文化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作者韩永辉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导、珠江学者,广东省人大常委会财经决策专家;周维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