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 > 正文

湖北两会丨湖北省政协委员、烽火通信董事长曾军:推动光电子信息产业“破圈”发展

2024-01-30 19:58:18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王雪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雪、实习生马小雨武汉报道

光电子信息产业是广泛应用的战略高技术产业,也是我国有条件率先实现突破的高技术产业。《湖北省突破性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提出,到2024年,全省以光电子信息为特色的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力争突破万亿元,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在全国“独树一帜”的领先地位。

1月30日,在2024湖北两会上,湖北省政协委员、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烽火通信”)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军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建议发挥好科技领军企业规模引领力、成果转化力、品牌影响力与人才吸引力,助力湖北省光电子信息产业突破性发展。

《21世纪》:当前,湖北省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如何?还需重点突破哪些发展困境?

曾军:在与行业伙伴、产业链上下游密切交流沟通中,我们发现湖北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确走在行业前列,但要突破性发展,仍有一些问题和风险需要重点关注。

一是领军企业规模亟待提升。2023年,全国电子信息竞争力百强企业中,有15家企业营收超过千亿,但湖北省暂无规模过千亿元的光电子信息企业,过500亿元的企业仅有2家。

二是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不够。湖北是科教大省,高校院所数量排名前列,但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地位与科教资源、实力不匹配,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对接不足,存在融合程度不够、转化效率不高。

三是叫得响的品牌数量偏少。据全球品牌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排行榜》,湖北入选品牌11个,而湖南(12个)、四川(15个)、福建(20个)、山东(26个),且没有品牌进入TOP100。

四是高端科技人才储备不足。目前能够站在国际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创新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不足,在企业任职或承担顾问角色的院士数量不足,距离全球科技创新人才高地目标还要持续加力。

《21世纪》:对于光电子信息企业而言,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改善发展难题?

曾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科技领军企业在市场化的竞争中已经积累了深厚的基础能力,如何发挥好这些能力,是产业突破性发展的重要抓手。基于此,具体有以下四点建议。

一是发挥好科技领军企业的规模引领力。建议针对行业龙头企业,“一企一策”制定专项产业提升方案,加快打造千亿级世界一流光电子信息企业。发挥好省内运营商在提供基础设施、推动应用创新、整合产业生态上的能力优势,强化资源倾斜,进一步放大运营商的融通带动作用。

二是发挥好科技领军企业的成果转化力。建议政府牵引企业和高校对接,适当让企业参与到高校科研项目的评审评估中,制定合理的专利许可费标准,推动技术论文转化为可实用的产品;牵引省内信息通信供应商和电信运营商等产业链上下游组建创新联合体,以5G+工业互联网等课题项目为载体,实现创新能力提升。

三是发挥好科技领军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建议依托重点企业,培育世界名企,打造一批市场认可度高的名品,汇聚一批行业地位高的名家;聚焦资源,聚力培育打造5至7个世界级品牌,拓展“光博会”等品牌活动的影响力,推动实现“中国光谷”到“世界光谷”的品牌升级。

四是发挥好科技领军企业的人才吸引力。建议政府聚力引进关键重点行业人才,特别是在海外的优秀科学家和创新团队,有针对性实行人才税收优惠减免,在医疗保健、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支持。

《21世纪》:近年来,湖北省在光电子信息产业人才培养上采取系列专项行动,当前,在人才培养上还有哪些不足?如何改善?

曾军:在实践中发现,光电子信息产业人才培养困境具体表现为:在中学教育阶段,对学生兴趣培养和职业规划牵引还不够;在职业教育阶段,课程标准与岗位标准的有效对接不够;在高等教育阶段,教学成果、智力成果向产品成果、经济成果的转化还不够。

我们需要系统思考、长远打算,在教学培养的全过程中推动校企合作,为湖北省内光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筑牢人才根基。具体有三方面建议。

一是建议政府加大行业知识科普力度,在中学教育阶段增设光电子信息方面的兴趣课,发掘产业的好苗子;支持有条件的高校院所与光电子信息企业共建信息通信、微电子学院等产教融合平台,加大面向公众的科普宣传,扩大光电子信息相关专业招生规模,疏通产业人才的源头活水。 

二是建议政府推动职业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实践教学和技能培训并重,培育一批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和应用技能型人才。学校和企业共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学校借助企业的设备和实践经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企业利用学校的实践教学资源,开展员工培训和技术研发等活动。

三是建议政府统筹、指导、推动校企合作人才专项,匹配相关支持政策、服务平台、保障机制,为高校相关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平台。在本科教育阶段,建议重点深化“引企入教”改革,以项目制形式,支持引导企业参与到学校的教材开发、教学设计等重点领域,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在硕博教育阶段,建议政府全力支持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落实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工作,提供政策、资金、信息服务等一揽子资源支撑,着力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力量。

《21世纪》:产业“破圈”也是谋发展的手段之一,光电子信息如何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从而达到1+1>2的效果?

曾军:在与产业链上下游及高校院所的密切交流沟通中,我们感受到湖北省内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日新月异的变化,但也发现“汽车芯片”仍是各方关注的焦点问题,主要表现在汽车芯片国产化率低,自主研发难度高、代价大;汽车芯片产业链配套不足,需求侧、供应侧还未有效拉通;区位联动不足,车谷、光谷1+1>2的区位融合优势还未有效发挥。

因此,独树一帜的湖北光电子信息产业和底蕴深厚的湖北汽车产业可以进一步发挥融合效应,在推进汽车芯片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助力产业自身寻找到更多应用场景。具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是推进“点”的突破,重点支持种子企业做大做强,更好发挥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建议政府“一企一策”、制定专项产业提升方案,重点扶持二进制半导体等一批致力于车规级芯片产业突破性发展的科技企业,建立起国产车规芯片技术的护城河,助力产业科技不断做强;制定鼓励政策,鼓励“国货国用”,推进车企使用国产芯片,形成规模效应,促进下一代芯片研发进入良性正循环。

二是推进“链”的协同,做强车规级芯片产业链创新链,构建完整的产业生态圈。建议政府支持联合体发挥更大作用,牵引更多产学研用相关主体加入,推动车企和国内芯片上下游开展更广泛合作,构建更完整的产业生态圈;牵引联合体建立健全资源开放、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协同机制,推动各方共同研发关键共性技术和生产工艺,共同打造汽车芯片产业高地。

三是推进“群”的跃升,聚合“独树一帜”“底蕴深厚”优势,“光车联动”再造千亿产业。建议政府以“光车联动”为总体思路,牵引车谷充分发挥自身汽车产业优势,与国内芯片企业密切对接,将汽车功能需求深度有效地传导到芯片设计生产等全流程;鼓励整车企业制定实施供应链战略伙伴计划,与芯片企业在测试、采购等层面深度合作,形成完备的供应链体系;牵引光谷充分发挥自身光电子信息产业优势,鼓励企业突破汽车芯片核心关键IP、设计、工艺,加快车规芯片的研发量产;同时加快c-v2x车联网产业落地,打造传感器、操作系统、软件服务应用等相关配套产业体系,形成集群效应,促进汽车芯片产业跨越式发展。

21财经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