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启动四类脆弱人群“第四针”接种,多价新冠疫苗未来将成趋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上海报道 随着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新十条”措施的落地,我国进入居家疫情防控新阶段。其中,加强疫苗接种成为新阶段疫情防控的一大重点。
12月1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现阶段,可在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基础上,在感染高风险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较严重基础性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中开展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此外,《方案》指出,对于疫苗选择,优先考虑序贯加强免疫接种,或采用含奥密克戎毒株或对奥密克戎毒株具有良好交叉免疫的疫苗进行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第二剂次加强免疫与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时间间隔为6个月以上。
CIC灼识咨询总监刘立鹤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全球已经获批的各种疫苗,主要针对的是降低症状率和重症死亡率。在降低重症死亡率上目前获批的疫苗已经有非常好的表现,但是在降低症状率上,随着变种和时间的推移,疫苗的效果开始下滑。然而,目前所有技术路线的疫苗都无法在降低传染性上有较好的表现,从动物和人体研究的结果来看,即使是mRNA疫苗,针对原始毒株,在降低传染性方面也很难令人满意。
有病毒学家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疫苗对于防止死亡的效果就更显著了。如果一针疫苗都不打,死亡率为2.32%,如果分别接种三针、四针灭活疫苗,死亡率将分别降至0.13%、0.08%;如果分别接种三针、四针mRNA疫苗,死亡率分别为0.03%、0.02%。这一水准已经远低于季节性流感的死亡率。
这也意味着,考虑序贯加强免疫接种具有较大的必要性。
加强接种疫苗很有必要
目前,如何通过多重手段提升免疫力,保护好免疫受损人群及高暴露风险人群是走出疫情的关键。做好个人防护及接种新冠疫苗是防控新冠肺炎的有效策略。我国第九版诊疗方案也建议接种疫苗与做好一般预防措施,包括勤洗手、戴口罩、保持室内通风,做好个人防护等。国家卫健委日前印发的《关于印发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的通知》,也明确提出加快提升80岁以上人群接种率,继续提高60-79岁人群接种率。
此次《方案》也明确提出,根据疫苗研发工作进展,所有批准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的疫苗均可用于第二剂次加强免疫。优先考虑序贯加强免疫接种,或采用含奥密克戎毒株或对奥密克戎毒株具有良好交叉免疫的疫苗进行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有关组合包括3剂灭活疫苗+1剂康希诺肌注式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3剂灭活疫苗+1剂智飞龙科马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3剂灭活疫苗+1剂康希诺吸入用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3剂灭活疫苗+1剂珠海丽珠重组新冠病毒融合蛋白(CHO细胞)疫苗;2剂康希诺肌注式腺病毒载体疫苗+1剂康希诺吸入用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3剂灭活疫苗+1剂成都威斯克重组新冠病毒疫苗(sf9细胞);3剂灭活疫苗+1剂北京万泰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病毒疫苗;3剂灭活疫苗+1剂浙江三叶草重组新冠病毒蛋白亚单位疫苗(CHO细胞);3剂灭活疫苗+1剂神州细胞重组新冠病毒2价S三聚体蛋白疫苗。
在时间间隔方面,《方案》指出,根据国内外真实世界研究和临床试验数据,结合我国疫苗接种实际,第二剂次加强免疫与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时间间隔为6个月以上。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在“华山感染”公众号上发表文章也呼吁,对于目前尚未接种疫苗的老年人,只要符合接种条件,应抓紧时间,在第一波疫情高峰期来临前尽快接种。从接种数量上来看,3针的保护力优于2针,2针的保护力优于1针。接种的每一针疫苗,都将会给人体提供进一步的保护。
对于奥密克戎来讲,虽然接种疫苗之后,仍然有较大的感染可能,但接种疫苗后再感染,其重症化大幅度降低;而且,接种疫苗再感染所建立的免疫力,更是远远超过未接种疫苗发生自然感染所建立的免疫力。
“人类应对传染病的历史告诉我们,在疫苗问世之前,我们主要是靠自身抵抗力,通过自然感染建立免疫力。疫苗问世后,我们凭借疫苗加自然感染,可以建立更强的免疫力,让我们人类可以迅速走出疫情。”张文宏说。
刘立鹤指出,从已经开放的海外地区数据来看,目前的新冠疫苗并没有非常有效的阻断新冠病毒的感染和变异,虽然死亡率和重症率随着疫苗的广泛接种变得更低,但是感染人数增量仍然成周期波动状态。
如此可以看到,新冠疫苗未来仍然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例如采用多个不同毒株抗原混合的多价疫苗,通过新冠病毒保守区域诱导广谱抗体的广谱中和抗体类疫苗,以及改变接种模式达到黏膜免疫的鼻腔、吸入或口服给药式疫苗。
“目前新冠疫苗依然是人类研发投入最多的疫苗,然而未来的新一代疫苗产品可以达到多好的阻断免疫的能力,仍然存在变数。总体来说,对于新冠疫苗赛道未来的趋势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刘立鹤说。
中外二价疫苗研发疾行
我国已经布局了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五大技术路线。随着全球新冠疫苗研发进入新的阶段,有证券机构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强调,当下新冠疫苗市场的构建基本已经形成,产能过剩是全球市场面临的共同问题。由此,疫苗新势力企业光有创新技术不够,一定要打造创新技术平台,以进行多个品种的研发,提升研发效率、扩大品种多样性,可提升抗风险能力。
在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实施方案的落实上,不少专家认为,“二价”疫苗的有效性、安全性更可观。所谓二价疫苗是指,疫苗成分中含有针对两种新冠病毒株的成分,包括与新冠原始毒株相对应的mRNA成分,和与奥密克戎(Omicron)变体BA.4和BA.5谱系相对应的mRNA成分。因此,二价COVID-19疫苗加强针既可以预防导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原始病毒,也可以预防奥密克戎变体BA.4和BA.5。
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官网介绍,以前的加强针被称为“单价”,旨在预防导致COVID-19感染的原始病毒,但保护力度不如前者。在市场需求及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形势下,各大疫苗企业不得不加快现有原始毒株新冠疫苗的更新步伐。在此方面,跨国疫苗巨头辉瑞/BioNtech、莫德纳进展比较快。
辉瑞于8月22日宣布完成了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提交二价新冠疫苗紧急使用授权的申请。据辉瑞公司官网介绍,新加强针是二价疫苗,其可同时针对新冠原始变体与奥密克戎BA.4/BA.5变体。同时,欧洲药品管理局(EMA)表示,已开始对辉瑞和BioNTech公司的COVID-19变异株疫苗进行滚动审查。8月23日,莫德纳也宣布已向FDA递交奥密克戎变异株特异性mRNA疫苗mRNA-1273.222的紧急使用授权申请。
莫德纳二价COVID-19疫苗加强针已被批准用于6岁及以上的个人,辉瑞/BioNTech二价COVID-19疫苗加强针则被批准用于5岁及以上个人。而在12月8日,美国FDA修订了新版莫德纳和辉瑞/BioNTech二价COVID-19疫苗的紧急使用授权,将二价COVID-19疫苗加强针使用人群扩大到最小年龄为6个月的儿童。
而在二价疫苗的布局上,今年11月,复必泰原始株/Omicron变异株BA.4-5二价疫苗(每剂30微克)分别于中国香港和澳门特区获得紧急使用认可及特别许可进口批准,可用于当地12岁及以上人群加强接种,并已于12月1日起在港澳地区开打。
此外,12月5日,神州细胞发布愿披露关于控股子公司新冠疫苗SCTV01C被纳入紧急使用的公告。根据公开的临床前及临床研究数据显示,SCTV01C与灭活苗接种后的安全性高度相似;在免疫原性方面,针对当前流行的奥密克戎(Omicron)BA.1和BA.5变异株均能诱导出均一的、超高的真病毒中和抗体滴度,分别达到了对比灭活苗的预设优效终点指标和对比辉瑞mRNA疫苗的预设非劣终点指标,展示出了突出的广谱交叉保护优势和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变异株的高效防感染潜力;此外,使用SCTV01C进行加强免疫后12个月时中和抗体滴度值仍可维持在170-678的较高区间,展示出SCTV01C突出的免疫持久性。
上述病毒学家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过往应对流感的经验来看,接种二价疫苗的做法是可取的,既有的疫苗安全性、有效性研究结论也足以支撑我们作出这个决定。相较原始疫苗而言,二价疫苗对于奥密克戎毒株的针对性更强,防感染和防死亡效果也将更突出,希望能借此补足老年人接种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