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雁雄:善用国际化平台是香港服务国家的优势与贡献所在(附全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何柳颖香港报道
11月27日,“香港财经论坛2023:探讨香港国际化之优势与高质量发展”在香港举办。论坛由香港经济日报与南华早报合办,《财经》杂志联合主办,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协办。
论坛上,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郑雁雄强调,香港是享誉全球的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是财富之都,也是中西文化交流合作的枢纽,在香港创办财经论坛,交流发展之策、财富之道,特别有意义。
(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郑雁雄摄影/袁思杰)
围绕中国式现代化,郑雁雄表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无疑是一条最优化的道路。他进一步称,关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搭乘中国式现代化巨轮,可能是当今世界最重大的财经选择,也必然是当今世界最重大的财经论题、财经机会。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香港扮演重要角色。“香港具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地位和优势,既是中国与世界联系的桥梁纽带,也是世界进入中国的窗口和门户,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郑雁雄称。
郑雁雄强调,坚持国际化特色是香港扬名立万的成功密码,信心之源。他称,语言无障碍,文化无隔阂,财富通四海,这种国际化特色是香港最鲜明的标识,这是香港从一个小渔村蜕变成为大都会的历史底色,已经成为海内外投资者和各国友人的普遍共识,是香港作为中国式现代化“超级联系人”的关键所在,面对任何风浪挑战都不能变也不会变。
郑雁雄举例称,“本月初召开了‘香港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吸引了300多位来自全球160家顶尖金融机构的负责人来港参加,这是香港始终被视为世界财富重要舞台的生动写照,是国际社会对香港投下的信任票。”他表示,相信中西交汇、包容开放的香港,必将持久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引得更多的投资者纷至沓来。
郑雁雄指出,香港要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必须更好地发挥国际化优势。“香港营商环境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超过1400家跨国公司在香港设立地区总部,特区政府近来推出的一系列举措,更进一步优化了政务环境。在招贤纳智方面,特区政府推出‘高才通’等抢人才的新政,至今已经有7万多名海内外高才落地香港,充分证明香港对全球优秀人才的超强吸引力。”
郑雁雄进一步称,香港是中国唯一实行普通法的司法管辖区,《香港国安法》有效堵住了维护国家安全过程中的漏洞,成功保护了最大的公众利益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他认为,优良的营商环境,卓越的聚财魅力和完备的法律制度,必将持续为香港发展增添强劲的动能。
郑雁雄强调,善用国际化平台是香港服务国家的优势所在,贡献所在。具体而言,香港应该立足财经媒体、智库密集的优势,打造财经论坛品牌,汇聚顶尖财经智慧,应该全力争取加入RCEP,在国际舞台上进一步作出香港贡献。
“同时,(香港)应该强化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功能,服务国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应该更加主动地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更加紧密的交流合作,应该更加积极地拥抱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这个世界级制造业基地中贡献香港所长,创造香港财富。”郑雁雄补充表示。
附:郑雁雄在“香港财经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全文
尊敬的李家超行政长官、常启德协调员,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
香港是享誉全球的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是财富之都;香港也是中西文化交流合作枢纽,每年举办的国际论坛、峰会数以百计,是信息之都。在香港创办财经论坛,交流发展之策、财富之道,特别有意义,特别值得关注和参与。在此,我谨代表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向香港财经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向来自海内外的新朋老友表示热烈欢迎!
劳动工具的发明和迭代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锄头镰刀与农耕经济、蒸汽机与工业经济、互联网与知识经济密切相关,这是一种硬工具的作用。各种经济理论、国际贸易规则、金融分析工具对经济发展影响深广,这是一种软工具的作用。千百年来,世界经济正是在硬软工具不断迭代之下坚步向前发展,近代以来已推动了一批国家和地区实现了现代化。
历史迈进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一种东方智慧——“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这是一条力主避开战争掠夺、避开两极分化、避开先污后治、避开物质至上、避开中等收入陷阱的全新现代化道路。很显然,相比于工具选择,道路选择更具根本性、决定性。工具选择不外是小木船与大轮船的区别,道路选择则是方向对与错、航程安与危的区别。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无疑就是一条最优化道路,是人类最具希望的文明新形态。
有经济学家预测,在可以预见的未来12年里,中国式现代化将带动中国经济实现三级跳,到2025年,中国人均GDP将达到1.3万美元的高收入国家门槛;到2032年,中国GDP总量将达到28万亿美元以上,可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到2035年,中国人均GDP将达到2.6万美元,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个三级跳,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将创造出空前巨大的财富和机遇。
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指出,我们追求的不是中国独善其身的现代化,而是期待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一道,共同实现现代化。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成事、办好事、办大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摆在这里,未来巨大的财富和机遇摆在这里,世界经济休戚相关的道理摆在这里,任何财经媒体、财经学者、财经业界都会清楚看到,关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搭乘中国式现代化巨轮,可能是当今世界最重大的财经选择,也必然是当今世界最重大的财经论题、财富机会。
香港具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地位和优势,既是中国与世界联系的桥梁纽带,也是世界注目中国、进入中国的窗口和门户,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香港“一国两制”的行稳致远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的香港,“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无与伦比,“三大中心”的传统优势无与伦比,双向开放的区位优势无与伦比,名校汇聚的创科优势无与伦比,多元融合的文化优势无与伦比,正以主人翁姿态参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为世界各国搭乘中国式现代化巨轮架好了舷梯、跳板。所有关注中国式现代化的财富看家,都必然不可忽视香港。在此,我想和大家分享三点看法。
第一,坚持国际化特色是香港扬名立万的成功密码、信心之源。众所周知,往来无障碍、文化无隔阂、财富通四海,这种国际化特色是香港最鲜明的标识。这是香港从一个小渔村蜕变为大都会的历史底色,已经成为海内外投资者和各国友人的普遍共识,是香港作为中国式现代化超级联系人的关键所在,面对任何风浪挑战都不能变也不会变。本月初召开的香港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吸引了300多位来自全球160家顶尖金融机构的负责人来港参加,就是香港始终被视为世界财富重要舞台的生动写照,是国际社会对香港投下的信任票。我相信,一个中西交汇、包容开放、稳定安宁的香港,必将持久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引得更多投资者纷至沓来。
第二,发挥国际化优势是香港由治及兴的必由之路、康庄大道。香港要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必须更好发挥国际化优势。香港营商环境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超过1400家跨国公司在香港设立地区总部,特区政府近来推出的一系列举措更进一步优化了政务环境。在招贤纳智方面,特区政府推出“高才通”等“抢人才”新政,至今已有7万多名海内外人才落地香港,充分证明香港对全球优秀人才的超强吸引力。香港是中国唯一实行普通法的司法管辖区,香港国安法的加持有效堵塞了维护国家安全漏洞,成功保护了最大公众利益和投资者合法权益。我相信,优良的营商环境、卓越的聚才魅力和完备的法律制度,必将持续为香港发展增添强劲动能。
第三,善用国际化平台是香港服务国家的优势所在、贡献所在。中国式现代化万马奔腾、一往无前之际,香港运用好国际化平台正是服务国家、发展自身的切入点。应该立足财经媒体智库密集的优势,打造财经论坛品牌,汇聚顶尖财经智慧;应该全力争取加入RCEP,在国际舞台上进一步作出香港贡献;应该强化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功能,服务国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应该更加主动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更加紧密的交流合作;应该更加积极拥抱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这个世界级制造业基地中贡献“香港所长”、创造“香港财富”。我相信,香港的国际朋友圈只会越来越大,香港的国际舞台只会越来越宽广。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中央政府赋予香港比以往更为重要的角色和使命,驻港联络办理所当然必须当好支持香港、支持特首和特区政府依法施政的超级联络员。热诚希望与在座各位嘉宾和其他财经界、传媒界的朋友一道,关注一切、不遗东西,共同讲好香港财经故事、展示香港财富魅力,共同开创香港财富发展新时代。
预祝论坛圆满成功!祝愿香港财丁兴旺!祝愿大家吉祥如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