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 > 正文

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主席沈向洋:万亿规模低空经济将快于无人驾驶发展速度

2023-05-26 05:00:00 21世纪经济报道 骆轶琪

当前,大城市的发展愈发受限于地面的环境空间,向空域探索延伸正成为必然趋势。

近日,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举办的“交叉科技与数字经济论坛”上,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主席、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教授发表演讲,他表示低空经济的发展有望开拓出万亿级规模市场,同时缓解城市地面交通拥堵的难题。

低空空域通常是指距正下方地平面垂直距离在1000米以内的空域,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和实际需要可延伸到3000米以内的空域。

低空经济是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明确问题和关切

沈向洋认为,在真正发展低空经济之前,要先明确大家的问题和关切,包括低空飞行的安全性、噪声问题,以及可能带给人们的压抑感。

他指出,从安全性角度看,民航的安全性可能高于汽车。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约130万。而和传统飞机相比,无人机使用的是电机,比活塞式或涡轮式发动机更容易进行多重备份,也更容易达到商用客机的安全标准。

据相关统计,目前大部分自动驾驶的事故属于人为因素,而在低空空域中大都是自动驾驶的无人机,事故率可进一步减少。从其他措施看,无人机配备的弹射降落伞,使其在事故时可以缓缓下落,大型飞机则无此选项。

有关噪声的问题,沈向洋认为现在无人机制造厂商对噪声控制已经有很好的表现,噪音控制技术也在不断升级中。关于低空飞行带来的压抑感,据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团队测算,假使深圳同时有10万架无人机在空,占空比也非常微小,并不会造成压抑感——由城市交通阻塞造成的压抑感可能更加严重。

低空发展前景广阔

沈向洋提出,发展低空经济不仅能突破传统地面1.5维的交通瓶颈,更能建立一个三维立体的新空间,开展各种各样的新经济活动。

过去,低空发展缺少真正可以落地的应用场景。如今,在深圳已经可以看到美团外卖、顺丰物流等运用无人机作业在各种场景。同时,飞行技术日臻成熟。去年2月,国家民航局发布《亿航EH216-S型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专用条件》,标志低空无人驾驶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和阶段。随着场景落地和技术发展,低空经济的机遇正逐渐被打开,让实现低空从自然资源到经济资源的转变成为可能。

历史上,人类通过研究电磁场、通讯等理论最终发现了频谱的存在,并将其应用在诸多场景中,造就了无比巨大的经济体量。沈向洋认为低空拥有同样的发展潜力。在他看来,低空空域不应只是承载低空飞行的物理空间,更应成为实现新型商业和社会价值的生产要素。他相信,低空的想象空间巨大,将带来工作生活的新范式,带动空中出租车等新兴交通形态发展。

低空经济的多重挑战

沈向洋指出,近年在国际上低空相关的产业和技术发展相当迅猛,但还没有谁能做到绝对领先。一是相关航空基础设施涉及多个组成部分,包括飞行器、起降点、通信/导航/监测、空管和飞行服务等,各项技术和设施需要高度匹配、齐头并进。

二是对智能化技术的运用要求高,需要能支撑以“异构、高密度、高频次、高复杂性”为属性特征的大容量融合飞行,融合不同种类、功能、性能的飞行器,兼容数倍的飞行密度和起降架次,并面对极为复杂的飞行、地面和信息环境。

此外,精细化的空域管理、体制机制建设、顶层设计的完善、规则标准建立、资源精准投入都是低空经济发展进程中需要聚焦的重要课题。

“三要点”和“四张网”

在沈向洋看来,要更好地发展低空经济有三个要点:应用为王、政府为主、技术为底。

应用层面,相关头部企业已经在积极推动。例如深圳目前已经建立相关产业联盟,之后可以向标准化方向发展,扩大应用和生态。

同时,低空空域属于有限的公共资源,需要政府制定相关规则,推动和主导具有共性的低空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安全、有序、智能、高效、绿色的“空中之路”。今年深圳首次把“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是很好的开始。

技术作为核心底座也尤为重要。其中低空飞行技术(如电机、电池、飞控、空气动力、主动避障等)已经相对成熟,感知和通信技术(如远距通信、通信安全、卫星导航、雷达等)相对泛在,数字技术发展(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模拟仿真等)已经较为先进。

沈向洋进而提出建设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他介绍,智能融合低空系统(SILAS)将作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的数字基石,支撑深圳低空发展的“四张网”(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服务网),并打造低空领域的认知基础模型和生成式预训练转换模型(GPT)。

低空经济将快于无人车发展

回顾技术演进历史,沈向洋认为,虽然地面的无人驾驶已经蓬勃发展许久,但是低空无人驾驶乃至整个低空经济的发展速度将更为迅速:低空空域还是空白,没有地面交通那样混合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的复杂性和不可抗场景,也没有人类行为的不确定性。

1885年,德国人卡尔·佛里特立奇·奔驰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经过近140年发展达到今天30万亿元的汽车产业规模。沈向洋表示,随着技术和产业加速发展,低空经济发展到万亿级产业规模的时间很可能会远少于汽车的发展,或许只需要1/10汽车产业发展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