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 > 正文

社论丨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2022-10-21 05:00:00 21世纪经济报道

△音频来源:南财音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并将其作为首要任务。

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时期,新产业、新动能、新技术等将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大国之间的科技和产业竞争也在加强,核心是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因此,不管是避免在发展路上一些领域被“卡脖子”,还是参与全球新工业革命,都有赖于我们建立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

在踏上新征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关键。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与创新的实现来自人才资源的培养与创造力的释放。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必须在培养、引进、使用人才方面做出更大的变革,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

人才的获得主要靠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与人才发展机制培养,人才创新能力的发挥需要更具激励效应的科研创新体系,科技的进步需要以更多优秀创新人才与创新激励机制为保障。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必须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协同推进,实现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

在创新发展方面,我们还需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配套措施,必须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继续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要加强教育与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的适配性,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要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弥补短板,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首先要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把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需求引导创新资源有效配置,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同时,要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通过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作为平台和抓手,组织创新资源,进行自主创新,坚持问题导向,解决卡脖子的问题。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由企业主导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

我们必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过程中,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强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