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 > 正文

专访广东省盐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吕永钟:从“撑不过三个月”到超募近30%资金,解密盐业改革的广东经验

2020-09-16 07:00:00  21世纪经济报道 黄浩博,方晓茸

编者按

今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近期,广东印发了《关于深化省属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若干措施》。作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一直走在国企改革前沿。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推出“广东国企高质量发展行”系列调研,记者通过一系列实地调研,专访广东大型国企负责人,解读总结广东国企改革的模式经验与问题挑战。

2017年1月1日在中国食盐行业体制改革进程中是一个重要的日子。根据国务院印发的《盐业体制改革方案》,从当天起,放开所有盐产品价格,取消食盐准运证,取消食盐产销区域限制,允许现有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进入流通销售领域,食盐批发企业可开展跨区域经营。

事实上,食盐作为特殊商品,盐业专营在世界各国都曾采用。我国的食盐专营制度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盐税曾是国家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新中国成立后,盐产品的生产、供应、销售不论从计划还是价格上,一直都受到国家严格管控,各省不能跨区域销售。经过多年探索,盐改新政拉开了我国盐业体制改革的大幕,传统的食盐专营制度发生了新变化。

广东是全国最大的食盐市场,在盐业体制改革之初,有外界预测广东盐业“撑不过三个月”,如今三年过去,广东盐业依旧占据近85%的省内食盐市场份额,并且作为广东省属国企首个集团层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以广东省广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主体,在今年4月份收到意向投资者的超额认购。是什么原因让这家拥有70多年历史的国有企业在新时代焕发新机?近日,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了广东省盐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吕永钟,来解密盐改大背景下,广东盐业改革发展的秘诀。

“活下去才能迎来发展”

南方财经:您如何看待盐业体制改革?这对广东盐业有哪些影响?

吕永钟:2017年1月1日,国家盐业体制改革正式实施,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食盐专营体制发生巨大变革。销售区域放开、价格放开、生产企业可以直接销售,市场主体增多,竞争加剧,经营与市场维护的难度加大,食盐安全的责任只增不减。

可以说,这样的体制政策之变给整个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很多盐企到了生死存亡之际。依靠全国1/8的食盐消费市场,在过去政企合一的体制下,广东盐业具有自身优势,然而当销售区域放开,上游生产企业的进入让市场竞争压力陡增,同时,相较于内陆省份,广东自身食盐产能不足,因此不论从价格上抑或产能上,广东盐业都面临着巨大挑战和压力,外界甚至预测广东盐业“不出三个月就会第一个倒下”。

因此,“活下去”成为广东盐业的首要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广东盐业没有陷入恶性低价竞争,而是通过遵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产品创新、经营模式创新,提升市场化竞争能力。盐改三年多来,广东盐业不但没有消亡,“粤盐”品牌反而更加深入人心,依然保持着全省近85%的市场份额,广东盐业经济效益在全国省级盐业企业中名列前茅。

“做食盐中的矿泉水”

南方财经:在盐改大背景下,面对市场竞争,广东盐业如何应对挑战?

吕永钟:面对市场压力,广东盐业对自身进行了准确定位,聚焦主业高质量发展,坚持贯彻“以盐为基、以盐带路、严把盐关、广开盐路”的经营方针,并实施“强品牌、增品种、提品质、优服务”的经营战略。

如今,食盐并不仅仅是价格的竞争,老百姓对于食盐的要求也并非价格越低越好,优质的盐产品不仅只是NaCl,还包含矿物质、氨基酸等微量元素,因此我们要做“食盐中的矿泉水”,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近年来,广东盐业在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以及经营模式创新方面都做了一系列努力。在组织架构上,广东盐业通过整合重组,将过去42个下属单位整合为12个直属单位,大大降低企业管理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与此同时,通过吸纳优秀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为企业未来发展补充新鲜血液,奠定人才基础,三年来,广东盐业已有超过10%以上的新鲜力量。

在产品创新上,依托省属徐闻、雷州盐场等高品质海盐生产基地,集团以生态海盐作为标杆产品带动产品结构调整与升级,推出珍盐、珍鲜盐、珍贡盐等系列产品,针对不同消费需求和使用场景,推出方便餐桌使用的研磨瓶生态海盐、有助于预防高血压的低钠盐等产品,满足消费者不同层次的差异化需求。除此以外,广东盐业在食盐主业做强做优做大的同时,加强泛盐业务的产品研发与科技创新,培育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成长性产业。

南方财经:近年来也曾出现臭脚盐的食品安全事件,在保障食盐安全上,广东盐业如何做到70年零安全事故?

吕永钟:盐改后,老百姓很关心食盐的安全问题,因为食盐是一个小产品、大民生、重责任的特殊商品,它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改革的问题,更关乎老百姓每日每餐的食品安全。

在过去计划经济和国家专营的制度下,通过行政管理的方式,我们很好地保障了食盐的供应及安全,如今,面对市场化改革,我们更要充分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力量,实现食盐的供应安全和质量安全,这也是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体现。在保障食盐安全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整个行业的运行效率,激发创新能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市场化改革以来,广东盐业在注重经济效益,运行效率的同时,始终把食盐安全放在最关键位置。按照国家盐业体制改革方案的要求,通过创建食盐品管中心、建立产品电子追溯系统、建立博士科研工作站等举措,对食盐的生产、储运、销售全流程进行可追溯管理,实现食盐来源可追溯、流向可查询、风险可防范、责任可追究,确保食盐安全供应。

“打造一流盐业企业”

南方财经:作为广东首个集团层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盐业集团遇到了哪些挑战?最终又是如何超额实现目标?

吕永钟: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突破方向。在盐业体制改革的同时,我们承担着省级集团层面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的任务,面对极具挑战性的改革任务,广东盐业期望把握改革节奏,实现两全的目标。

然而在推动混改期间,正面临着整个行业市场化改革以后,经营规模萎缩、效益下降的不利局面。2019年12月27日,广盐股份增资扩股项目公开挂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又给过去很多潜在的投资者增加了难度和限制,按照一般判断,这是不太乐观的信号。

在省委、省政府、省国资委的指导支持下,集团领导班子分别带队前往湖南、浙江、贵州、云南、广西、福建等多个省份广泛接触投资者,向他们宣讲广盐改革成效,未来的发展前景。4月30号挂牌结束,在挂牌资产溢价57.6%的情况下,最终确定引入鼎晖投资、云南能投等9家战略投资者,募集资金19亿元,超募近30%资金。

显然,资本市场更看重未来。这也说明过去几年,广东盐业没有被动应对市场冲击,而是主动创新改革,伏笔未来的举措得到了市场认可。同时,这也体现了资本对广东国资国企改革成效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的认可,对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前景的认可。

南方财经:您如何看待盐改和混改的关系?未来广东盐业还将在哪方面探索?

吕永钟:我认为两个改革是相辅相成的,重点是要厘清两者关系,协调改革关联,把握改革节奏。近年来取得的盐改成效为混改打下基础。混改的实现为盐业这样的传统国有企业继续做强做优奠定体制机制的基础。

增资扩股是混改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为进一步改革奠定基础。接下来,我们将围绕“有效制衡,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升效率”的总体要求,转变过去的运营机制,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加大企业内部考核、施行任期制、契约化管理、职业经理人制度等改革举措,进一步释放企业发展活力。

与此同时,利用战略投资者在资本运作、产业链整合上的支持与经验,实现盐业产业链向食品、食品加工、调味品产业方向延伸,并利用已经打造的“食安云商”互联网销售平台,打造广东省互联网生活服务类平台。通过不断创新,开拓广东盐业未来的发展空间,打造全国乃至世界一流盐业企业,为国家盐业体制改革作出广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