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 > 正文

规划多次提及“创新”: 基础已备,大湾区科研将大有可为

2019-02-26 07:00:00  21世纪经济报道 周智宇

在日前公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当中,“创新”成为被提及最多的几个词之一。在随后于2月21日举行的宣讲会上,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也表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未来香港特区政府的重点工作包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推动青年创新创业以及充分用好香港的国际联系和国际网络,向海外推广粤港澳大湾区,吸引资金和人才落户大湾区等等。

对于大湾区而言,创新成为未来发展的一大关键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表示,创新是大湾区本身就具有的一大特征,在大湾区这样一个有着创新基础的地方,把创新作为发展的重要愿景、用好人才等生产要素,这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郭万达坦言,与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等世界一流湾区相比,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在科研成果转化、创新激励机制以及人才引入等方面仍然有一定的差距,但这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空间所在。他表示,要形成一个国际化的大湾区,湾区还需要在建设国际化载体、构建与国际化接轨的制度安排以及法制化的营商环境等多方面发力。

湾区创新应势而为

在《纲要》中,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是,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为何对粤港澳大湾区会如此定位?郭万达认为,这主要基于三个因素:国家发展的需要、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自身拥有创新的基础。

郭万达指出,中国发展到了一个需要高质量发展、需要依靠创新驱动和需要更加对外开放的新时代,规划粤港澳大湾区也正是基于此背景。

“从外部来讲,现在全世界都进入一个科技创新、科技革命的重要时期,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都有重大突破。如何赶上科技创新的潮流?利用好湾区是很重要的一点。”郭万达表示,大湾区本身具备创新的基础,粤港澳三地间也能够形成优势互补,制造业、创新和金融的要素相对完备,这让粤港澳大湾区能够在创新方面大有作为。

郭万达分析称,以深圳为例,深圳每年的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GDP的比重超过4%,高新技术对经济贡献也超过40%,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的国际专利也占广东省申请总量的70%以上,这就是创新的基础所在。郭万达说,这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的,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从世界其他湾区的案例来看,纽约湾区中的纽约本身是一个创新的大都会,也是经济最具活力、创新氛围比较好的城市,郭万达指出,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创新本身就是粤港澳大湾区应该具备的一个特征。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与孙中山研究院也在近日联合发布的《四大湾区影响力报告(2018):纽约·旧金山·东京·粤港澳》中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在创新影响力方面,凭借良好的自然、生态、社会、文化环境,初步形成了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创新基础国内领先。仅香港就拥有5所世界排名200强大学,此外,湾区内拥有30余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以及获聘其他国家同等职衔的科学家,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2个。

《纲要》也提及,粤港澳三地科技研发、转化能力突出,拥有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大科学工程,创新要素吸引力强,具备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良好基础。

在《纲要》中,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是,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视觉中国)

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仍需提高

在拥有创新的基础的同时,大湾区的自主创新能力、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力仍需加强。

《纲要》中也提及,在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过程中,应该扎实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充分发挥粤港澳科技研发与产业创新优势,破除影响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瓶颈和制约,进一步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建成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

对此,郭万达指出,我们必须认识到,在基础科学研究的颠覆式创新方面、重大的科学发现方面,我们与世界的前沿还有很大的差距。

“比如说深圳现在我们提到的创新,更多的还是产业创新、技术的创新,而科学发现的源头目前仍然更多还是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或区域。”此外,郭万达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在创新的激励机制方面,虽然包括科技部在内的多方面从多个层次推动了很多创新制度上的安排,但是从总体上来看,目前湾区内的创新环境在促进科研人员的发挥、科技成果的转化方面仍有所欠缺。

以美国为例,美国的《拜杜法案》对美国的创新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撬动作用。通过该法案,大学、研究机构能够享有政府资助科研成果的专利权,这使得技术发明者将成果转换的热情极大提升。根据美国总审计署的统计,大学研究对于产业的贡献在1980年(法案出台年)时为4%,到1990年时这一数字已达到7%。

郭万达称,目前创新的激励制度方面,还没有像《拜杜法案》这样能够起到极大激励作用的制度,此外,在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方面,与其他湾区相比也存在差距。

他表示,在创新的过程中,如何让市场、让企业发挥更好的作用是一个重点。政府在创新的过程中应该主要注重的是提供好的营商环境,做好公共产品,提供医疗教育资源,通过开放数据促进智慧城市的发展,通过完善知识产权体系、税收体系激励企业和科研人员进行研发、创新以及科技成果转化。

创新要素流通应加速

对于创新而言,包括人员、设备、资金等创新要素的流动不可或缺。郭万达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香港人来内地创业或者进行研发仍然有着很多不便,虽然已有一定的改善,但像不同地区间税收差异、通关等方面仍然对要素流动造成阻碍。

《纲要》指出,要深化珠三角九市与港澳全面务实合作,促进人员、物资、资金、信息便捷有序流动,为粤港澳发展提供新动能,为内地与港澳更紧密合作提供示范。

在采访的过程中,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目前三地间科研人员在科技研发的过程中,所携带的相关生物科技研发的实验样品、相关器械设备等还面临海关和卫生署等多个部门的门槛要求。家在香港的张利目前在深圳市南山区进行医疗外科器械臂的研发,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每个星期回香港时,我都会将器械臂样本带上,但是过海关的时候需要反复核查,非常浪费时间,希望未来这个过程可以简单化。”

张利的需求在目前的《纲要》中尚无明确解决方案。但《纲要》提到,对科研合作项目需要的医疗数据和血液等生物样品跨境在大湾区内限定的高校、科研机构和实验室使用进行优化管理,促进临床医学研究发展。

对此,郭万达也表示,像这样的案例他也曾多次在调研时碰到,“要素的流动给我们还是带来很大的问题和障碍,硅谷之所以成为硅谷,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移民,依靠人、资本、货物和信息数据的流动”。

在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的过程中,郭万达建议,可以率先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进行管理机制体制的创新,在该区域中实现与科研及辅助相关的人才、资金、设备、技术、信息、数据等的跨境自由流动。此外,对科研人员的通关、科研资金也可以考虑设立绿色通道。

粤港澳大湾区希望建成世界级的湾区,这也意味着其需要进一步国际化、与国际制度接轨,郭万达表示,要形成这样的国际人才高地,还需要引入更多的国际性的大学、国际化的科研载体,为国际化人才引入构建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环境。

(编辑:辛灵,如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联系:xinlingfly200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