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 > 正文

社论丨当前不需要继续降准

2019-04-25 07:00:00  21世纪经济报道

日前,央行在不到一个月内第二次对市场流传的降准传闻予以辟谣。事实上,在此次谣言传播前,中央已经召开两次会议表态,货币政策将根据经济增长和价格形势变化及时预调微调,有舆论认为一季度的“宽松政策结束”,但降准传闻屡禁不止显示了市场的躁动。

这是中国长期存在的现象,即部分证券从业者与投资者是在舆论上关注和试图影响中国货币政策的典型利益团体。中国证券市场成立以来,证券市场在支持企业直接融资的同时,由于市场的一些不规范以及投资者的不成熟,容易出现大起大落。每一次由流动性支持的暴涨,都会以央行释放更多流动性来拯救其随后的暴跌,形成了类似“格林斯潘期权”的现象。

中国货币政策长期以来,受到地方政府、地产以及股市这三种利益相关群体的影响。如果说前两者比较隐蔽的话,股市则是舆论场上试图影响货币政策的主力。由于长期形成了对货币政策救助的依赖,造成证券分析师、行业经济学家以及包括机构和散户在内的投资者,都会根据自身投资利益去形成强大的舆论,想要央行为股市护航。一些券商经济学家思维也完全散户化,为了迎合股民营造自身市场影响力,喜欢脱离实际与专业去做“名嘴”。

目前两次降准的谣言,与当前股市处于调整阶段有关,一些投资者不希望货币政策收紧,因为会打击股市上涨的流动性基础。因此,希望通过传播降准谣言制造某种宽松预期,避免股指下跌。但这种做法触犯了法律,应该在辟谣的同时,运用法律手段维护金融信息发布的严肃性,打击利用虚假信息试图操纵市场的做法。

与此同时,长期以来股市上涨就会“股神”遍地,股市下跌就指责证监会与央行的现象不应该继续存在。当然,这也是过去“政策市”带来的影响与后果。应该以市场化与法治化的方法推进资本市场改革,避免金融政策继续过度受股市涨跌影响。事实上,相关监管应该加强,避免投机者利用相关政策制造暴涨;同时也要避免股市下跌时,投机者又试图利用救市政策“上下通吃”。

货币政策应该着眼于经济运行稳而非证券市场涨跌。对于货币政策的走向,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一季度例会提出“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4月1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4月22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中指出“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根据经济增长和价格形势变化及时预调微调”等。

这表明货币政策趋向稳健,而非紧缩。当前不需要继续降准,这是因为,一季度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增加了社会融资规模与信贷数量,已经在股市与楼市引起反应,股市超跌反弹,一些城市房价快速上涨。市场舆论上也形成一些泡沫噪音并制造资产价格上涨的预期。如果继续降准可能会鼓励制造泡沫。其次,当前市场流动性充裕,市场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得到大幅缓解,如果继续释放流动性,容易引发通胀风险,尤其是猪肉供给的减少已经产生了某种预期。

可以看出,如果继续降准或降息,可能会继续鼓励资金回到“脱实向虚”的老路,而避免脱实向虚以及抑制资产泡沫,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此外,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包括为了防范金融风险提出的去杠杆任务,需要继续坚持推进。但是,有机构测算,今年一季度与去年四季度相比,整体宏观杠杆率上升4.7%。因此,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如果继续降准,不利于防范金融风险的战略要求。

一般而言,超过三年的货币宽松会制造难以软着陆的泡沫,2008年之后,一年多的宽松政策形成的泡沫要通过几年的紧缩来消化。现在,一个季度的逆周期调节可以避免产生泡沫,并通过精细的结构性政策达到更好的效果。

中国投资者应该清楚的是,发明某些概念,利用过剩流动性,在股市上通过制造波动收割“韭菜”的操作模式应该越早消失越好。投资者应该清楚的是,过度投机制造市场危机后绑架金融政策的动机应该成为过去式,要以更专业、理性以及规则的方式进行投资是唯一出路。

中国正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然更重视发展质量,而非一味追求增长速度。重视质量会产生优胜劣汰的效果,从而对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有利。因此,中国证券市场存在由经济结构优化与高质量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这种机遇不是由流动性支撑的“鸡犬升天”,而是上市公司价值分化带来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