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 > 正文

版权:音乐世界最大的秘密

2019-08-17 07:00:00  21世纪经济报道 贺泓源

贺泓源/文

“版权呀,那是行业最大的秘密。”有音乐平台中层对我说,笑得有些神秘。

版权,当然是内容产业最重要底线。它神秘,给唱片公司续了命,花费了平台真金白银,让创作者痴迷,让创作者遭遇“剪刀差”。怎么签,签的程度,都是传说中的商业秘密。它斑斓,细分权利层出不穷,甚至成为小“风口”。音乐版“视觉中国”已经在路上,阳光普法,也挣得盆满钵满。

国内的版权垄断,给腾讯音乐以最大壁垒,腾讯也回馈了真金白银。尝到好处的腾讯,正在将路径国际化,预备收购环球音乐合计最多 20%股权。索尼和华纳,也是盟友。

版权也让平台战战兢兢,几年期权一过,继续涨价,到头来为谁辛苦为谁忙?也不是创作者,食利者老唱片公司。平台也不傻,自起炉灶,打造新人,但基于专业程度,难。

反垄断更为彻底的美国,同此凉热,虽然,美国没有独家版权的说法,平台公平竞争。

美国存在三大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分别是美国作曲家、作家与出版者协会(ASCAP),广播音乐协会(BMI)和欧洲戏剧作家和作曲家协会(SESAC)。ASCAP、 BMI 曾于早年间受到美国司法部反垄断调查, 后与司法部诉诸和解,和解协议几经修订并最终于 2001 年达成终稿并生效。根据和解协议,ASCAP、BMI 同意禁止权利人就表演权对集体管理组织实施专有许可。因此,目前美国音乐使用者(如网络音乐服务商)既可以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ASCAP、BMI)处得到许可,也可以从音乐权利人处直接获得许可。

公平竞争的平台,依旧“栽”在版权成本上。据 Spotify 招股书显示,2013 至今 5 年间 Spotify 的成本不断攀升,平均占其总收入的 80%到 90%,其中内容成本占总成本的 75%左右。互联网传说中的 “规模效应”,并不存在。

阻碍平台规模效应显现的重要因素就是音乐行业“计件付费”的版税机制。据 2014 年年末流出的 Spotify 与索尼唱片公司的私密合同显示,Spotify 每年提前支付给索尼唱片数额不等的“低保”,最多的有 1750 万美元,最少的也有 900 万美元。在 Spotify 上用户每播放一首歌曲,唱片公司会抽取歌曲播放带收入的 70%作为版税(大约为 6 美分到 8 美分),若唱片公司年内应抽的版税总额高于 Spotify 预付的“低保”, 则 Spotify 需要支付差额;但若版税总额低于“低保”,唱片公司则并不需要退回差价。“计件付费”的版税机制导致版税的总额会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多而成比例地上升。短链的结果,资本开始重估音乐平台基本面。

不同的垄断程度,同样烦恼。但国内、国际,还是不一样的,根基有限的 Spotify可以大战亚马逊、苹果,并获得优势,倚靠的就是在于相对平等的版权分发机制,没有完全独家,各自靠分成、算法、运营取胜。这个待遇,国内平台“求而不得”。好处是,锻炼了平台另外的能力,像网易云音乐社交取胜,当然,网易也有独家版权。

版权,像个指挥棒,宏观调控手,关键环节定义着一切。只希望,神秘、斑斓、不可或缺的版权,能够真正保护创作者,少些食利阶层,多些原创。这才是好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