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 > 正文

大湾区呈人才净流入态势 开放新引擎下人口与人才红利凸显

2019-09-11 07:00:00  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青亭

向国际一流湾区迈进,粤港澳大湾区已渐行渐近。9月6日,2019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举办了一场名为“粤港澳大湾区-开放新引擎”的专题研讨会,来自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的代表纷纷为大湾区的发展建言献策。

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目标是到2022年,发展活力充沛、创新能力突出、产业结构优化、要素流动顺畅、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

深圳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思康在研讨会上指出,《纲要》的立足点是,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确保港澳的长期繁荣稳定。“在这个文件中出现了四个城市,其中,香港出现的频率是最高的,澳门排第二位,深圳和广州都不及它们的一半,这说明了这个文件的核心价值。”

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总裁张晓蕾指出,粤港澳大湾区集纽约湾区的金融属性、硅谷湾区的科技属性和东京湾区的产业属性三者之大成,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同时,大湾区在对外经济开放度、活跃度方面都在国内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张晓蕾还特别提到了大湾区的人口红利。“大湾区如今有6800万人口,我们的预测是到2035年将会达到1亿,人均GDP会达到5万美元。这会是一个非常高速的经济和人口共生的增长。这也注定了湾区不仅现在拥有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而且未来将因为人口红利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谈及如何从金融领域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张晓蕾认为,银行的跨境开户是第一步,金融必须实现互联互通。首先,人民币一定要走出国门成为世界主要流通货币,大湾区在这方面有天然优势。第二,扩大两地居民对金融产品的投资需求,在已有模式之外、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让金融产品做到互通。第三是绿色金融。

从互联网的角度来看,思科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CEO萧洁云认为,粤港澳湾区涉及众多行业,广州、深圳有科技业,香港有金融业,澳门有服务业,其他城市也有很多的制造业,高低端行业并存,并且不同行业的数字化进程也不一样,这不但不是壁垒或风险,反而是一个很大的契机。她认为,如果能够用科技把所有产业都互联在一起,会出现后发优势。

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重中之重

吴思康指出,按照《纲要》的核心思路,大湾区要坚持极点带动、轴带支撑、辐射周边、协同发展。“极点”指的是,深圳香港为一极、广州佛山为一极、珠海澳门为一极;“轴带”指的是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辐射周边、协同发展”的核心是从广深港澳走廊辐射周边,协同发展。

吴思康强调,同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相比,粤港澳湾区的核心是发挥粤港澳的优势,推动科技产业的创新,并提出了5个战略定位。“根据我国目前的国内外形势来说,利用粤港澳开放的优势打造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学创新中心,这是最重要的定位和目标。”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将如何建设?《规划纲要》主要从构建开放型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优化区域创新环境三个方面进行部署,强调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

吴思康指出,围绕构建开放型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将会出台一系列有利于人才、资本、信息技术创新跨境流动的政策举措,包括一些优惠的税收政策、优化区域创新环境的政策,以及打造深港创新合作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过去我们的财政资金是不能过河的,以后港澳机构可以直接申请我们这边的资金。”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中,交通将发挥基础的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吴思康指出,大湾区已经对交通布局进行了重新谋划。“最大的特点就是桥很多,实际上就通过桥改善了整个空间的距离,比如到珠海、江门会新增加很多通道,使得整个区域连接起来,改善整个区域的资源和要素的分布。”

与此同时,吴思康指出,大湾区还将着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我们将通过这个区域的协调合作来推进生态共同体的打造。为了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我们已经出台了很多教育、医疗和社保政策,以吸引港澳同胞来广东地区发展,拓展他们在内地的发展空间。”

永利(澳门)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志玲认为,与世界三大知名的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融汇了多元的文化背景,而且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为服务创新、错位发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因此,她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应该以精致服务为核心,高素质有创意的规划和建设为方向,在文化创意、旅游服务业的创新和人才培训方面成为全球制高点,吸引全球服务业人才来粤港澳大湾区生活创业,走出中国特色的湾区发展道路。

大湾区正在虹吸京沪的中生代人才

智联招聘CEO郭盛指出,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已经呈现出非常强的净流入的态势,尤其是在《规划纲要》发布之后。数据显示,2018年第二季度的净流入率为1.07%,而2019年第二季度则增加到1.42%。“政策文件增强了企业家的信心,对人才的需求表现非常旺盛。同时,人才进入大湾区的意向也更加强烈。”

郭盛分析,大湾区的人才来源主要是北京和上海,特别是有越来越多的北京人进入了大湾区。“北京本来就是一个科学和教研的基地,很多人才朝粤港澳大湾区走。”2019年第二季度,来自北京和上海的人才占到大湾区人才流入的比例分别为10.51%和5.69%,紧随其后的是长沙、武汉和成都,分别占比为3.88%、3.32%、3.30%。

谈到人才流入的原因,郭盛表示,主要原因还是高薪资对人才的吸引,尤其是深圳的薪资水平比全国水平要高很多。“大湾区的产业主要是金融和科技,这两个产业结合起来必然会造就高工资。”

郭盛认为,在人才结构方面,湾区流入人才年龄结构开始发生变化,呈现人才结构老化的趋势。“很多高薪酬的人过来了,但他们的年纪是偏大的,真正的年轻人到了其他的城市。这点我觉得也是需要警惕的。”

今年第二季度的数据与2017年第二季度相比,31-40岁、41-50岁的中生代人才,占比在增长。根据《2018中国年度最佳雇主》调查,在最吸引大学生就业的城市排名中,深圳只排在第5位,落后于北京、上海、杭州和成都。

来到大湾区的人有没有扎下根来?通过从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和政务环境三个维度进行对比,智联招聘发现,深圳与北京和上海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具体来说,郭盛指出,深圳在月薪房价比、子女教育环境、医疗卫生环境、国际化氛围与多元化文化、创业政策扶持几个方面都要落后于北京和上海。

即便跟其他新兴城市相比,深圳也存在一些“短板”。郭盛指出,经过他们在大学生平台上做的调查,深圳与杭州、成都对比是一个“有钱”的地方,月薪是最高的,但也是一个苦的地方,因为每周加班时长最长。在城市白领工作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两项指标中,成都都是最高的,而深圳都是偏低的。

“一个有钱的地方,到底有没有让大家很快乐?对年轻人来说,生活和工作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郭盛补充道,深圳的房价定居意向相对来说也比较低。

郭盛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地方,已经有很多有技术的人才愿意过来。但他同时表示,要让这个地区更好,就一定要想办法增加这里的活力,要让人才“脸上带着笑、钱包里面鼓鼓地开心生活”。

至于如何提高人才在大湾区的生活工作满意度,郭盛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首先,大湾区既是工作的地方,也应该是个家。要让人才在事业上有发展,生活上过得幸福。第二,应该着力让年轻人留下来,优化人才结构,这就需要着力解决高房价的问题。第三,需要加强医疗和教育服务,警惕基础产业的流出,尤其是培训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