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 > 正文

钢产量增长5799倍,工业年均增长11%,新中国工业发生了这些变化!

2019-09-20 14:59:27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夏旭田

9月20日下午,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国新办介绍新中国成立70周年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时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工业增加值从1952年的120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30多万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增长约971倍,年均增长11%;中国钢产量也由1949年的15.8万吨大幅提高至2018年的9亿吨,增长5799倍。截至2018年底,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了3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3。

他指出,中国已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历经一个半世纪后,中国也重新取得了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

中国创造世界工业化奇迹

发布会上,苗圩强调,工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信息化是推动时代进步的强大引擎。70年来,中国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一个突出的标志是,中国建成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工业经济规模跃居全球首位。”

他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工业增加值从1952年的120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30多万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增长约971倍,年均增长11%。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制造业大国,这标志着自十九世纪中叶以来,经过一个半世纪后中国重新取得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1850年前后,中国丢掉了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的位次之后,在2010年又重新夺回了这一地位。”

苗圩指出,2018年,我们国家的制造业增加值占全世界的份额达到了28%以上,成为驱动全球工业增长的重要引擎。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当中,有220多种工业产品中国的产量占居全球第一。

以钢铁为例,1949年中国钢产量只有15.8万吨,只占当年世界产钢量的0.1%,1958年“大跃进”时期,我们还在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到了2018年,中国钢产量已经超过9亿吨,增长5799倍,长期占据世界钢铁半壁江山。

经过70年的发展,目前中国已经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形成了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中国用了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所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世界工业化的奇迹。

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到1/3

与此同时,苗圩指出,工业通信业技术创新能力也在大幅提升,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在主要领域和方向上实现了“占有一席之地”的战略目标。中国自主研制的复兴号高速列车、第三代核电“华龙一号”等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涌现一批以华为、中车等企业为代表的领军制造企业。

技术创新成为促进中国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的强度由2004年的0.56%提高到去年的1.06%,规模以上工业有效发明专利数达到了93.4万件,比2004年增长了29.8倍。一些技术已经从过去的“跟跑”到“并跑”甚至向“领跑”去迈进,比如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轨道交通设备、通讯设备等产业都已经处于国际领先的地位。

以移动通信产业为例,中国历经“2G跟随、3G突破”,实现了“4G同步”、“5G引领”的历史性跨越,5G标准必要专利数量全球第一。

苗圩表示,在信息通信技术的强力牵引下,截至2018年底,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了3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3,居全球第二位。

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在不断提升,截止到2019年6月,中国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了69.3%;关键工序的数控化率,比如生产线上用数控机床的比例达到了49.5%。

同时,中国开展网络化协同、服务型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企业比例也分别达到了35.3%、25.3%和8.1%。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已经超过了50家,重点平台平均连接的设备数量达到了59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