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 > 正文

政治局审议成渝双城经济圈规划 点题优化稳定产业链供应链

2020-10-17 05:00:00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果

据新华社10月16日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当日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会议指出,当前我国发展的国内国际环境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有利于拓展市场空间、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

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数位区域经济学者认为,此次会议的召开,进一步确定了成渝双城经济圈在中国经济版图中的地位和作用,而随着今年1月以来的国际国内形势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因此成渝地区将承担更多的责任与功能,如需要在扩展国内市场空间,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成渝地区将承担更重要任务

会议强调,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突出重庆、成都两个中心城市的协同带动,注重体现区域优势和特色,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会议要求,成渝地区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发展理念,健全合作机制,打造区域协作的高水平样板。唱好“双城记”,联手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共同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建设好西部陆海新通道,积极参与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坚持不懈抓好生态环境保护,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处理好中心和区域的关系,着力提升重庆主城和成都的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以点带面、均衡发展,同周边市县形成一体化发展的都市圈。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这一提法始于2020年1月3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

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在本次政治局会议上进行审议,意味着这份指导成渝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落地进程有望加快。

重庆理工大学教授邱冬阳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今年1月3日提出要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之时,新冠肺炎疫情并未全球范围蔓延,尚未对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带来深刻影响,“但中央在那个时候就考虑将成渝地区作为中国经济的战略腹地,并予以规划,表明这是有前瞻性的,并基于中国经济现状、发展环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等的考虑”。

进一步讲,邱冬阳认为,以成都和重庆为代表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西部经济腹地和战略后方,以全国1.9%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国6.9%的常住人口,创造了全国6.3%的经济总量,而在国内大循环发展格局考虑安全与效率兼顾的背景下,成渝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增长极中安全性最高的,也具备了较强的韧性。

四川省社科院原副院长、四川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盛毅则注意到,在本次政治局会议上,提到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拓展市场空间、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

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中国经济面临新的国际形势和挑战,开发好内陆区域,提升人民生活与社会生产水平,可进一步刺激内需,这是拓展市场空间的具体表现,而随着优势产业在西部地区的形成,也利于延伸和形成新的供应链和产业链。

推动成都重庆率先发展

在本次政治局会议中,提出要“处理好中心与区域的关系”。盛毅认为,“中心与区域”,指成都和重庆两座中心城市与整个经济圈之间的关系,强调的是要集中全力将成都和重庆两座城市发展好,以两座中心城市的发展带动成都都市圈和重庆主城都市圈的发展,最终实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和西部整体发展。

一个现实问题是,目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成都和重庆的经济体量远远超过了圈内的其他城市,因此成渝地区常有“中部塌陷”一说,即位于成都和重庆两座超大城市之间的数个中小城市,目前仍未有一座城市经济总量达到3000亿元。

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区域经济学者指出,正是因为成渝地区存在“中部塌陷”,因此影响了该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进一步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真正实现中央所提出的任务和目标,在成都和重庆之外,培育更多的经济次中心和次增长极将是今后一段时期的需要解决和突破的关键点。因此在此次会议上,中央也提出“以点带面、均衡发展,同周边市县形成一体化发展的都市圈”。

此外,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部的发展上,另一个关键词句是“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

分析人士指出,这强调的是城市发展的方式需要从求大到求质量的转变,比如在城市的建成区推进旧城改造、优化等。

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刘璐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人民安居乐业肯定是最重要的。这就包括稳定就业,保证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另外也要稳定物价,包括房价在类的商品价格的变化要与当地居民收入的提高相匹配。此外,还要注意生态环境的建设,打造宜居的外部环境。在今年疫情的特殊背景之下,高品质宜居地还包括保持疫情防控不放松,让当地居民有一个健康和安全的生活与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