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3 07:00:00 21世纪经济报道 赵娜
10月9日,龙之门网络教育集团宣布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晟道投资和鼎晖投资。
龙之门教育是国内最早开展在线教育业务的公司之一,团队在2001年开始与北京四中合作成立了北京四中网校,并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合作至今。
如今,业务已经拓展到面向学生的在线业务、面向公立学校的智慧校园业务、服务中小培训机构的教研能力输出和时下教育市场热门的大语文课程。
公司的发展思路是未来把前述各块业务打通,将一个个数据孤岛组合到一起实现全流程的智慧教育服务。
尽管在教育领域探索颇多,但龙之门教育在市场上鲜有发声。2013年国内在线教育市场爆发以来,在教育初创企业借助大笔融资迅速拓展疆土时,公司也一直是以公司自有资金来进行新业务的探索和打磨。
“我们的教育基因足够,发展速度上有所欠缺。在成立18年后与资本接轨,希望形成更好的激励机制,共同勾画更好的前景。”今年10月,龙之门教育集团创始人兼CEO黄向伟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龙之门教育的融资实体是龙之门教育集团。公司全资控股的龙之门大语文也已经启动独立融资。
“我们确实已经开始和一些投资机构接触,期待未来能够实现独立上市。”龙之门大语文CEO张越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从网校业务到在线教育平台
龙之门教育最初由TCL集团和南洋教育集团共同发起,黄向伟任总经理,董事长是当时在TCL集团负责信息产业的吴士宏。
从核心团队架构上看:2005年,龙之门团队完成管理层回购,TCL集团退出;2016年公司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并在今年正式引入外部投资机构。
黄向伟告诉记者,公司成立以来创始核心团队一直未有成员离开,新近进行融资也有优化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的考量。
“大家觉得时间轴有些长。但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先蓄势再起跳爆发的过程,和我们的的气质非常契合。”他表示。
从业务发展历程来看,龙之门教育在成立之初与北京四中合作开发了针对学生的线上自学网校产品——北京四中网校(2C)和服务于公立学校的数字校园软硬件解决方案(2B)。
近年来,公司还研发出由北京四中名师李家声先生为主导、基于K12小学阶段的“龙之门大语文”课程体系;2017年以来将业务拓展到向中小线下培训机构输出教研体系。
扎实的运营数据让龙之门教育融资的信息一经发布,就引来了投资机构的关注,比如在教育领域有较多关注的晟道投资。
晟道投资CEO薛宇宁认为,中国教育市场规模大、市场增速高、市场高度分散,能够容纳得下上百家新东方、好未来体量的公司。
“我们在教育投资方面看好三个关注方向,拥有稀缺资源的卡位、给规模中等的教学培训机构做服务的项目、顺应新高考改革的趋势。”薛宇宁接触到龙之门教育后的最大惊喜,是这个项目同时契合晟道投资的三个。
竞速大语文教育
2018年以来,K12行业掀起了一阵“大语文热”。立思辰、学而思、新东方都纷纷布局大语文业务,语文培训及相关的学习工具都受到资本的高度关注。
龙之门教育本轮融资的另一家投资方是鼎晖投资。鼎晖早前多有关注教育领域,但在在线教育板块相对谨慎。“随着参培率、参培门数的增加和选拔标准的改变,大语文、兴趣素质等赛道都迎来发展良机,但短期内最大受益者无疑属于三门主课之一的语文。”鼎晖投资助理副总裁何嘉鑫表示。
在他看来,语文的学科属性决定了语文培训需要让学生在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下长时间保持浓厚的兴趣学习,对课程设计、教师素质、课后督导等要求都很高。
大语文的爆发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的推动。2017年教育部公布的高中语文新课标规定,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联系到高考改革中英语、数学部分的调整,家长普遍认为是外语和数学的难度降低了,语文的广度和难度提升后就成了拉分的学科。
“市场上的产品有的是将语文相关培训进行了课程打包,有的是通过教授文学史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希望通过整体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张越告诉记者。
在他看来,语文的定义应该是“语言艺术”,培养学生的不仅是听说读写能力,还有归纳、推演和抽象的能力,带给学生的不仅是文学地理历史知识,还能让他们在母语学习中形成价值认同。
做智慧教育的思路
谈到看好龙之门教育的原因,鼎晖投资董事总经理谢方在10月9日的融资发布会现场发言中表示:“互联网教育的本质还在教育,只是借助了互联网这个手段。我们看教育项目最重要的是看教育核心资源和底层的效果,这些在龙之门都得到了非常好的体现。”
国内教育行业从业者普遍认为2013年是中国在线教育的元年,过去五年中陆续有一批线下培训机构启动在线教育业务、一些互联网机构也落地了线下学习中心。
黄向伟对于在线教育的价值,尤其是个性化教学有着更为冷静的观察:“单纯的在线化可以实现大规模的传播,但是有可能跟个性化学习背道而驰。”
他认为,只有将大数据技术用于教学,以技术和数据作为驱动力,才有可能实现规模化的个性化教育。基于这样的考量,龙之门教育的对公服务业务已经深入到课堂教学环节。
对于龙之门教育来说,教育信息化更大的一块蛋糕在于面向公立学校的服务:通过帮助公立学校进行教学信息化改革和翻转课堂试验,公司已经累计覆盖3000多所公立学校,覆盖学生300多万人、教师20万人。
“未来教育改革的方向是基于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从基于经验到基于数据进行教学,这个市场将拥有更大的潜力。”他透露,龙之门教育对公业务的年增长超过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