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8 07:00:00 21世纪经济报道 师琰
而对欧洲而言,未来几周和几个月会发生什么,将通向迥异的未来。一切只是刚刚开始。
明明有欧盟27国上周日集体同意脱欧协议草案作背书,距离英国顺利实现脱欧眼看仅剩一步之遥,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一番话,却让资本市场瞬间慌乱。11月27日,英镑兑美元汇率欧市早盘一度下跌一美分至1.27。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已确定12月11日就脱欧协议草案在下议院投票表决,但以眼下形势分析,脱欧协议要想在两周后闯过议会这一关,已难于登天。
据统计,有89名保守党下议院议员公开表示他们不会或不太可能投票支持该脱欧协议,加上工党、自由民主党、苏格兰民族党甚至与保守党结盟的北爱尔兰民主统一党均表示将在议会投票中反对这份协议,预计650名下议院议员中,能支持这份协议的票数只有230左右,距半数相距甚远。
除了特朗普火上浇油,法国总统马克龙急不可耐地试图借脱欧协议为本国渔业谋福利,无疑也会帮助英国下议院里的犹豫派们倒向另一边。一旦协议被下议院否决,英镑汇率可能大幅下跌。
特朗普点评推波助澜
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说英国脱欧没有“赢家”,是“双输”局面,但在特朗普看来,这份脱欧协议草案看起来对欧盟是“很好的交易”,而且可能会导致英国无法与美国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他周一对媒体点评这份协议时,不忘提醒特雷莎·梅“能够做点什么”。
美国总统的这番言论被登上周二大多数英国媒体的头版,成了脱欧派阻止该协议的最新理由。
首相府发言人迅速提出反驳,称特朗普对英国脱欧的看法是错误的,英国脱欧后可以独立自由地与其它贸易伙伴签署双边贸易协定;而且美国贸易代表已经开始就与英国的未来贸易协议进行磋商,双方的联合工作组迄今已召开五次会议。27日,特雷莎·梅也再次强调了同样的观点。
英国内阁办公室大臣立丁顿(David Lidington)说,美国总统特朗普有关脱欧的这些评论并非“非常意外”。他还针锋相对地说,特朗普总统总是说“美国第一”,预计英国首相也会把英国的利益放在首位,英美贸易谈判将是一场“艰难的谈判”。
立丁顿强调,无协议脱欧带来的不确定性对英国经济的影响“非常坏”,而且把英国脱欧谈判代表送回布鲁塞尔再谈判或者延长“第50条”生效日期没有意义。欧盟的立场非常明确:没有提供其它脱欧协议。
这跟欧盟领导人周日的警告如出一辙。“这是最好的交易,这是唯一可行的交易。”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当时警告说。欧盟希望英国人认清形势,拒绝这份脱欧协议的结果将使英国“无处可去”。
反对声已扩大到温和派
但在英国政坛,对这份脱欧协议草案的反对之声已经扩大到曾经的脱欧温和派。
特雷莎·梅26日在下议院受到来自各派议员对脱欧协议草案的语言攻击,批评者轮番上阵,发言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才开始有议员站起来发声支持脱欧协议。而在所有反对声中,前国防大臣法伦(Michael Fallon)的“反叛”最令外界震惊。在因私人问题被迫辞职之前,法伦一直被视为梅首相的坚定拥护者,他在脱欧问题上也是公认的温和派。
他强烈反对这份脱欧协议的理由是担心这笔交易会给英国带来最糟糕的结果,无法保证未来的顺利脱欧,也无法满足与世界其它地区达成贸易协议所需条件。他表示除非重新谈判,否则他无法支持该协议。
在法伦看来,特朗普对该协议的反对意见很难被驳回。“他是美国的总统,如果他说达成协议会很困难,那肯定就是如此。”他说。他建议政府应该推迟脱欧,将谈判代表送回布鲁塞尔两三个月,以便达成更好的协议,这样更符合本国最佳利益。
马克龙趁机提条件
距离12月11日的投票表决仅剩两周时间。下议院还将举行长达五天的马拉松式辩论。周二首相本人前往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开启她的全国巡回游说,以赢得各地对脱欧协议的支持。商界领袖也被要求游说本地议员,强调本地工作岗位的确保取决于选民是否支持该协议。
社交媒体上,英国民众对脱欧协议的意见也是各不相同。有希望英国留欧的人表示:“愚蠢的决定通常会导致令人不快的结果,无论人们想要的是什么。”还有人抱怨美国总统——“有像特朗普这样的‘朋友’,谁还需要敌人?”
有网民认为,特朗普以无双边贸易协议威胁英国,是因为其目标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搞垮”欧盟,特雷莎·梅应该忽视来自特朗普的威胁。但也不乏民众认同特朗普的看法。
“这份协议意味着英国被有效地保留在欧盟贸易和海关保护伞下,因此无法自行制定双边安排,直到其余27个欧盟成员每一个都满意于他们希望从与英国谈判中得到的东西,”一位推特用户写道,“对于这个国家的长期未来而言,这是一个说明坏交易如何比无交易更糟糕的完美例证。”
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表现正好可以佐证上述论点。他警告称,如果英国不给予法国渔民未来在英国专属经济区内与目前相同的捕鱼权,他将强行让英国进入爱尔兰边境问题的“Backstop计划”。
“Backstop计划”是为了保证北爱尔兰和爱尔兰之间不出现硬边界,英国与欧盟在脱欧协议中最后达成的妥协,在北爱边境问题解决之前,英国不能单方面退出关税同盟,必须双方同意才能以新的解决方案代替,因为这意味着英国必须遵守欧盟规则却没有话语权,是英国本希望尽力避免的情况。
马克龙的强硬表态,加上之前西班牙在直布罗陀问题上的发难,正好戳中英国人的痛点——为了让这份脱欧协议顺利达成,英国还要被迫做出多少让步?
渔业本来就是脱欧派声讨欧盟“之恶”的重要领域。在英国人看来,正是受《欧盟共同渔业政策》影响,英国渔业几乎被摧毁。在欧盟渔业商捕海域中,英国的水域占了50%,却只享有25%的捕捞配额,英国渔民只能在本国1/3的海域捕鱼,其余海域则挤满了来自德国、法国等欧盟其它成员国的渔船。
法国国家渔业委员会称,法国大型渔船已习惯在英国管辖区内捕捞,英国脱欧后这些渔船的渔获能力将骤减80%。德国远洋渔业联合会也证实,2014至2016年,德国渔业捕捞份额的66%来自英国渔场。马克龙此时提出这个不合时宜的要求,难免引发英国人的愤怒情绪。
而马克龙的难言之隐是他在本国的民意正逐渐陷入“失宠”,因为不满加征燃油税的政策,“黄马甲”抗议浪潮已在法国各地持续了10天,示威者要求马克龙下台,认为他代表富人利益,不体恤民情。马克龙公开用渔业问题强势碾压英国,也被认为是试图反转舆论,替自己挣分。
欧洲还有很多“隐形地雷”
在英国的问题解决之前,欧盟还有更多头疼的事情需要考虑。欧洲大学跨国治理学院兼职教授、前希腊财长帕帕康斯坦丁努(George Papaconstantinou)认为,在金融海啸发生十年之后,欧洲经济存在的真正问题并未得到解决,下一次危机很可能由于主要机构内部的系统性技术故障导致支付系统普遍失败。
“生活继续向前,但不幸的是,我们似乎仍在与之前的战斗作斗争。”帕帕康斯坦丁努说。
欧元区的另一个隐形地雷——意大利还在不紧不慢地与欧盟谈判预算超限问题,不排除经济失去控制并导致某种形式的紧急行动。“布鲁塞尔的来信到了吗?我也在等圣诞老人。”意大利副总理萨尔维尼在最近的一次本国媒体采访中这样说。
对欧洲而言,未来几周和几个月会发生什么,将通向迥异的未来。一切只是刚刚开始。(编辑:董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