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25 07:00:00 21世纪经济报道 叶麦穗
又有一家农商行准备回A,作为全国第四大农商行的广州农商银行7月20日晚间披露了回A的计划:拟登陆深交所发行不超过15.97亿股股票,约占发行完成后总股本的14%。
对于回A的目的,广东农商银行直言表示为了补充资本充足率。“A股发行所募集的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充实本行核心一级资本,提高本行资本充足水平。”
亮丽业绩隐忧
除了拟在A股上市募资之外,广东农商银行董事会于2018年7月20日还批准建议发行境外优先股,据此,该行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亿股的境外优先股,募集资金不超过100亿元人民币的境外优先股,用于补充该行其他一级资本。
广州农商银行于2009年底由原来的广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改制而来。成立之初广州农商银行就表达了上市意愿,A股一直是首选,但是受到种种因素限制,直到2017年才在H股上市完成夙愿。
显然H股上市并不能满足广州农商银行的“胃口”,回A才是终极目标。今年3月底在香港举行的2017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广州农商银行行长易雪飞也对回归A股上市有一番表态:关于回A的问题,作为商业银行来讲,资本规划、资本补充及使用是一个需要持续的工作状态,我们每年都会对未来三年资本补充规划情况进行修订,回A也是考虑的资本补充工具之一。四个月后,广州农商银行抛出“A计划”。
从目前看,上市之后,广州农商银行的业绩有所提升,根据年报显示,2017年末总资产为7357.1亿元,同比增长11.3%;净利润为58.9亿元,同比增长15.3%。2017年广州农商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较年初减少至44.5亿元,不良贷款率则较年初下降0.3个百分点至1.51%。
整体来看,广州农商银行的业绩不俗,不过一个数据值得关注,截至去年末,广州农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2%,较2016年下降0.16个百分点 。
“利润增长虽然较快,但是内里还不够坚固,特别是抵御风险上,仍有待考验,此次广州农商银行准备回A也可能是出于这个考虑。”7月24日,华南一家私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表示。
二级市场上,广州农商银行的表现也较为疲软,目前的最新收盘价为4.86港元, 这个价格低于IPO发行价。
其基石投资者海航集团旗下公司也在今年4月,以每股5.12港元的价格,出清了广州农商银行共计2.95亿股H股,套现约15.1亿港元离场。
约20家农商行启动回A计划
农商行近年来回A的热情很高,不过直到2016年9月江阴农商行成功上市才打开了农商行上市的大门,但之后的回归之路一直不平坦。
根据同花顺统计,目前有19只银行股在排队上市,其中8家为农商行。再加上准备启动IPO的农商行,准备回A的农商行达到20家左右。
由于大多数农商行都经历了从信用社到农村合作银行,再到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转变。上述历史沿革决定了农商行的股权结构分散,多数没有实际控制人的窘况。因此股权结构分散、经营风险大等问题目前仍是市场质疑农商行上市的关键问题。
今年7月份,两家农商IPO进程受阻,也似乎印证市场的担忧。7月2日和7月9日,证监会相继公告称,取消青岛农商行和瑞丰农商行的IPO审核,原因均为“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核查”。业内人士称,上述两家农商行被取消审核的原因,可能与其公司治理水平、资产质量等方面有关。
根据同花顺统计,今年以来已经有6家银行的信用等级被调降,其中有5家为农商行,占比超过8成。
从目前采访反馈的情况来看,今年农商行密集被“降级”的原因,多是来自于市场对于经济增速放缓、当地企业经营遇困的担忧,特别是去杠杆背景下,小微企业的经营压力加剧,进而导致银行不良率、逾期率上升,评级机构相应下调评级。
评级数据显示,今年被降级的个别农商行不良率甚至接近20%。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中国整个银行业不良贷款真实性在不断提高,总体上来说是良好的,一些农商行属于极端案例。
“根据银监会资本新规过渡期安排,到2018年底,系统性重要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不得低于11.5%、9.5%和8.5%,其他银行在这个基础上分别少一个百分点。今年正好是收官之年,由于农商行的业绩波动大,因此更加渴望补血,但是从目前速度来看,以及资产质量起伏不定,回A之路并不会一帆风顺。”一位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编辑:曾芳,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联系zengfang@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