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 > 正文

这项国际测评中国学生拿下三个项目第一 家长是喜是忧?

2019-12-04 11:10:10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王峰

近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了2018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18)测试结果。

在全部79个参测国家(地区)对15岁学生的抽样测试中,我国四省市(北京、上海、江苏、浙江)作为一个整体取得全部3项科目(阅读、数学、科学)参测国家(地区)第一的好成绩。

成绩突出的背后,我国的学生学习状态、发展前景、教育公平等方面都存在隐忧。

数学、科学成绩领先但职业前景堪忧

测试结果显示,我国四省市学生阅读、数学、科学三项关键能力素养均居参测国家(地区)第一。学生在阅读、数学、科学三项关键能力素养上的平均成绩分别为555分、591分、590分,在参测国家(地区)中均排名第一。

我国四省市学生基本素养达标率为参测国家(地区)第一,高水平学生数量总数居于前列,尤其是数学素养达到高水平的学生,21.7%来自我国四省市,排名第一。

2009年上海参加PISA测试后,北京、江苏、广东、浙江四省市曾先后参加,成绩基本都甚为优异,令世界瞩目。尤其是数学和科学成绩,常高出第二名数十分,而其他国家(地区)之间往往只是数分的差距。

尽管我国学生在数学、科学学科成绩突出,但却存在学生不愿从事科学相关职业的危机。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心理学讲座教授,经合组织PISA策略委员会、技术顾问委员会、及问卷设计专家委员会委员侯杰泰介绍,问及“学生30岁时希望从事的工作”,PISA2015调查结果显示,京沪苏粤仅有16.8%的学生希望从事科学类事业(包括科学、医院、电脑、工程等)。虽然一些西方国家如芬兰(17.0%)、德国(15.3%)也较低,但四省市在72个参测国家(地区)中排名靠后。

相较而言,虽然美国学生成绩不高,但有38%的学生希望从事科学类工作,英国、新加坡、加拿大也分别有29%、28%、34%,都令人羡慕。全球都在强调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重要性,我国大陆中小学在这方面还有一定差距。

学生成绩越好更少使用电子阅读器

我国四省市学生还是参测国家(地区)中最喜爱阅读的学生,阅读兴趣指数达0.97,排第1位。

推广阅读仍刻不容缓。侯杰泰介绍,京沪苏浙的家庭藏书数量在100本以上的比例为36%,与其他亚洲国家或地区相差不大,比中国香港(27%)、中国澳门(20%)更好,但仍低于一些高学业表现的西方国家(40%-43%)。

仔细分析数据会发现,在京沪苏浙,只有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较好的学生多读书。而在西方国家,无论其家庭经济条件如何,成绩较好的学生总是会多读一些书。数据显示在中西国家,学生成绩越好反而更少使用电子阅读器。

PISA2018未调查课外学习时间

测试结果显示,我国学生总体学习效率不高,学生幸福感偏低。

我国四省市学生的阅读、数学和科学的学习效率分别为119.8分/小时、118.0分/小时、107.7分/小时,在参测国家(地区)中排名靠后,分列第44位、第46位、第54位。

我国四省市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指数为-0.19,满意度平均分为6.64分,在参测国家(地区)中分别排第51位和第61位。

“通过PISA发现我国四省市学生学校归属感和满意度均较低,学生在学校里过得并不那么开心。因此,如何在取得高水平教育质量的同时,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和生活是亟待我们关心和解决的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山东省教育厅原副厅长张志勇说。

侯杰泰介绍,虽然亚洲学生成绩普遍较好,但他们常因不愉快等而备受诟病。从PISA数据来看,京沪苏浙学生的正向情绪(即愉快、有活力、喜乐等),高于OECD平均水平,也高于芬兰、爱沙尼亚、中国澳门、中国香港等高学业表现的国家或地区。

在负向情绪上,虽然四省市学生对失败的恐惧高于芬兰和爱沙尼亚,但远低于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及新加坡。

测试结果显示,我国学生学习时间较长。我国四省市学生平均校内课堂学习时间为31.8小时/周,按照学习时间长短排序,在参测国家(地区)中排第4位。

单项学习时间方面,我国四省市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上的平均学习时间分别为4.6小时/周、5.0小时/周、5.5小时/周,在参测国家(地区)中分别排第7位、第8位和第3位。

三项总学习时间方面,我国四省市学生阅读、数学、科学三项上的学习时间较长,三项课时占总课时数的47.6%,在参测国家(地区)中排第17位。

侯杰泰介绍,PISA2015数据显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校内上课时间相差较少,但京沪苏粤学生课外学习时间很长(PISA2018仅有校内上课时间的调查)。若以学习效率计算(即每小时学生能换取多少分),京沪苏粤的排名将由榜首跌至倒数三分之一,学生的学习时间过多但回报低。学习效率最高的是芬兰学生,花费最少时间却得到最高回报。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仍然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要规范办学行为,适当缩短校内学习时间。学生校内学习时间长,学校课时数超标是造成我国学生课业负担重的一个很重要原因。要严控学生校内学校时间,坚决查处超标、超时、超量等不规范的教学现象。”张志勇说。

四省市代表我国教育发展较高水平

好成绩的背后是家长高度重视学生教育,学生家庭教育资源有保障,情感支持待提高。

家庭教育资源方面,我国四省市家庭教育资源指数为0.15,在参测国家(地区)中排第18位,超过了一些与我国四省市家庭经济水平相当、或更高的国家(地区)。

但我国四省市学生平均家庭经济社会文化地位指数(ESCS)仅为-0.67,家庭经济水平整体偏低,表明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非常高。

家长情感支持方面,我国四省市家长情感支持指数为-0.02,在参测国家(地区)中处于中等水平。

测试还发现,我国四省市教育公平成效显著,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城乡在硬件公平上有所改善,但存在乡镇师资力量薄弱、城乡教师教学技能差异大等问题。校际不均衡发展问题依然存在。

我国四省市阅读领域学生素养的校际差异比为42.0%,按照差异比从大到小排列,在参测国家(地区)中排第16位,属教育质量高但校际差异大的区域。

“我们也应清醒认识到,四省市代表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较高水平的地区,我国为发展中国家,地区发展尚不平衡。PISA2018取得三个领域第一的好成绩,并不意味着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作为整体参加PISA仍能取得第一。”国家督学、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辛涛说。

测评每三年进行一次

据了解,经OECD统一抽样,我国四省市361所学校的12058名学生代表四省市在校生参加了测试,361名学校负责人和17634名教师完成了在线问卷调查,学校参与率为100%,学生参与率为99%,教师问卷调查参与率为98%,所有测试数据均由OECD审核、发布。

PISA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2000年发起的对基础教育进行跨国家(地区)、跨文化的评价项目,目的是对15岁学生的阅读、数学、科学素养和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能力进行评价,反映学生参与未来生活的能力。

PISA参与成员主要是OECD成员国家(地区),吸收非成员国家(地区)参加,每三年进行一次,根据测评年份命名。

经过近20年的发展,PISA参与国家(地区)由2000年的43个扩大到2018年的79个(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绝大部分欧洲国家,日本、韩国、泰国等部分亚洲国家,巴西、阿根廷等部分南美洲国家等)。PISA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较大、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基础教育第三方评价项目。

为跟踪、了解世界教育发展趋势,以国际视角看待中国教育,学习、借鉴先进教育评估手段,教育部组织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四省市作为整体参加PISA2018。这四个省市处于我国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前列,具有和发达国家比较的基础,教育信息化水平较高,具备参测条件(学生必须在计算机上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