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 > 正文

褚时健去世

2019-03-05 15:32:05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卢杉

3月5日下午,网传“原云南红塔集团有限公司和玉溪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褚橙创始人褚时健去世。褚时健是在今日中午于玉溪市人民医院过世,追悼会日期目前待定。”

褚橙集团有关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方面确认,消息属实。

褚时健是传奇人物。从政、经商、入狱,直至70余岁再创业。先后经历两次成功的创业人生,被誉为中国烟草大王、中国橙王。

褚时健1928年1月23日,出生在农民家庭。1949年,参加云南武装边纵游击队;曾任玉溪地区行署人事科长;1958年-1978年,被打成右派,下放红光农场改造,后任新平县畜牧场、堵岭农场副场长,曼蚌糖厂、戛洒糖厂厂长。

1979年10月,任玉溪卷烟厂厂长,此后在1979年-1994年间,褚时健成功将红塔山打造成中国名牌香烟,使玉溪卷烟厂成为亚洲第一的现代化大型烟草企业。1994年,褚时健当选全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有“中国烟草大王”之称。

1999年1月9日,71岁的褚时健因经济问题被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2001年5月15日,因糖尿病保外就医。2002年,74岁的褚时健与妻子在玉溪市新平县哀牢山承包荒山开始种橙开始第二次创业。2004年获假释。后减刑为有期徒刑17年,2008年,减刑至有期徒刑12年。最终减为12年,2011年刑满释放。

2012年11月,“褚橙”通过电商开始售卖,一战成名。

2017年10月,21世纪经济报道在褚橙庄园采访了褚时健。

“过完节还有一次整理,把多余的枝条剪掉。”褚时健其时在哀牢山上的褚橙庄园,向来访媒体介绍了“褚橙”的长势,“我们要求的果子(质量)是六个一公斤。”

2002年,褚时健在玉溪市新平县承包土地,开始种植橙子,前后种下约34万棵橙树,并对橙子进行标准化种植和管理;2012年,褚橙与本来生活网合作,进一步拓展农产品在线上渠道的销售。

为弥补10月橙子市场的空缺,褚橙团队推出了青春版褚橙“实建橙”,是由褚时健外孙女婿李亚鑫的技术团队于2013年开发种植的早熟品种,提前褚橙一个月上市。

采访中,褚时健及老伴马静芬回溯了74岁开始种植橙子的历程,并对后辈们的培养寄予厚望,“果子成熟早,口感也非常不错。我们正在训练李亚鑫他们,能干一样事把一件事做好。”

作为在国有企业工作多年,现在又是一名民营企业家,褚时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好多企业家都是用嘴讲,如果总体上企业不行,国家就富不起来,企业家要担当的就是让社会财富不断积累,国家要因为企业富起来,你要随时觉得肩头上有担子去完成。”

以下为本报记者2017年部分采访实录:

褚时健:我这一生,74岁以后搞自己(的事业),74岁以前是(国营事业)。小企业100人、200人我搞过,到玉溪烟厂是四五千人,这放在别的地方要一万人才能创造这么多(财富)。有一年,玉溪烟厂的财政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六千分之一,所以中央的四大报纸连续发表了十篇(报道),叫做“民族工业的样板”。

讲到企业家,要主持企业(工作),政府给我们的,要给权力、给任务。单给任务不给权力,不行;你要我把它经营好,在这种情况下,自己得想方设法把它搞好。所以我搞烟的时候,把中国不起眼的一个小烟厂、山沟沟里的小烟厂,搞到亚洲第一,搞到它的钱用不完。

我们税后利润用不完,所以朱镕基来的时候,他问我,你这么多的资金放在银行(怎么办)。我们的现金最多,经常每年都有一百多个亿在银行里。海尔当时规模很大,但是贷款多。

(这是企业家)肩上应该担当的。现在我看到好多企业家都是用嘴讲,如果总体上企业不行,国家就富不起来,企业家要担当的就是社会积累不断增加,国家要(因为)你这个企业富起来,你随时觉得肩头上有担子去完成。

那时候大家没有钱花,我们钱用不完,除了国家每年翻一番翻一番拿(收税),我们企业摆着的现金最多。

所以朱镕基来的时候,他问我,你这么多的钱怎么办。我说我的资金剩余了,可以搞交通、搞能源,所以澜沧江的六级电站我们都参与了(开发);从玉溪到昆明,这条高速公路是(云南)第一家企业出钱(建设)的高速公路,我们(红塔集团)搞的。这样子觉得舒服,我对社会、对国家,算可以啦。

(74岁之后,作为民营企业家)主要是对我的后代,我们(夫妇)两个设想,我们的后代七十几、八十的时候也有事做。所以李亚鑫他们,我们正在训练他们,跟我们一样,干一样事把一件事做好。褚橙能行销,这个(实建橙)也能,他们已经有本事了。

对于外界关心的金泰公司(新平金泰果品有限公司)的发展,褚时健说:因为金泰公司的果子(褚橙)这些年在市场上(的供应)都比较紧张。所以大家都关心的问题我向大家介绍一下。

金泰公司是2002年我们俩(创办的),我74岁、我老伴(马静芬)比我小五岁。我们来这里,这些山坡还是红红的。种了两年,王石来看的时候,土还是红红的,说你们两位七八十岁了还来找这个苦差事干。我们一生都是闲不住,还想把事情做好一点,在我们的晚年努力去做。

 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些大树,都是在当时的2400亩上(种下的)。这么多年砍下来,我们的老树只有18、19万颗了,刚开始种的时候有34万颗,太密了,水果不好,砍掉。所以这两年,一边砍树,一边增产,这个文章就有点难做。但是要保持品质,我们这一万吨左右,在品质是有特色的。

(褚橙)还有一个月成熟。原来我想着今年雨太多,雨水太多,桃子、梨各种水果味都淡。我们这一片在种植上与别人不同,我们是农户管(理)。

他们很多种柑橘的是请零工来,零工到这两天是找不到的。枝条多了,没有办法,找不到人,劳动力紧张。我们是一户人家在定了,一年八九万、十万块钱,他们也很满意,地方政府也觉得我们不单是种水果,这一带的贫困农户都脱贫了,一家人里一个两个都可以供着读大学,基本上这十多年算脱贫了。

我们在求发展,发展是大家关心的问题。我们现在核心这一块,今年结果的是23、24万颗树,总共是46万颗树,对面的山上都是。到那些树也结果,核心这一块的产量可以到一万五到两万吨,将来使用褚橙商标的也是这一块。

 

马静芬:这个地方创业就是我们俩,开始因为两个孙女都没有回来,也没有嫁出去,都还在国外念书。就是我们俩,他75,我70,我比他小五岁。开始来的时候是非常辛苦的,当然社会上(有人)说,他挑着担子我们俩去卖橙,那倒是说笑话了。那搞不动的,75、70岁的人还挑着担子去叫卖的话,那就更神奇了,可是没有,我们就在这个地方,开荒是我们俩来的。

那边还有一块(地)是最开始做的,后来才做这块地。

做那块的时候,我们是搭了一个棚子就住了,根本没有房子,这边还有一些原来果园的房子,那边根本没有房子,大家都是搭棚子住,工人也是棚子,我们俩也是棚子,简单到什么程度,就是抬起来头可以看到天。

可能大家都要问,你们为什么那么大年纪还能做这个事情、坚持下来,这个真的是难的。不知道他有没有想到,能做到这个程度,可能也没有想,只是想怎么活下去的问题。现在做到这个程度,真的,我们做梦也没有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