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 > 正文

又是一年无烟日:世卫组织说如果没有烟草,可减少90%的肺癌

2019-05-31 15:24:23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卢杉

烟草导致其多达半数使用者死亡。

烟草每年使700多万人失去生命,其中有600多万人缘于直接使用烟草,有大约89万人属于接触二手烟雾的非吸烟者。

二手烟雾会导致死亡。

2018年,27%的癌症死亡归因于烟草使用。

烟草可以造成多种疾病:烟草烟雾中含有7000多种化学物质,其中至少70种与癌症直接相关。

全球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是肺癌,而吸烟是肺癌的主要原因,导致全球超过三分之二的肺癌死亡。

世界上11亿的吸烟者中,约有80%生活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

每年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2019年世界无烟日的重点是“烟草和肺部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全球合作伙伴庆祝世界无烟日(WNTD)借此提高公众对烟草使用和二手烟的致命影响的认知,并劝阻使用任何形式的烟草。同时倡导有效的政策,以减少烟草消费,并让各个部门的利益攸关方参与烟草控制斗争。

以上种种关于烟草的警示的事实随处可见,组织者们年复一年苦口婆心地宣导,但全球控烟的情况依旧非常严峻。

5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发布的一份新报告“欧洲烟草使用- 2019年趋势报告”证实了烟草使用仍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欧洲区域烟草使用比例最高,估计有2.09亿人(或29%)吸烟。该报告指出,欧洲地区气管、支气管和肺癌中10例有9例死亡(包括过早死亡)与烟草有关。换句话说,通过消除烟草使用可以避免90%的肺癌。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的世界无烟日主题是“烟草和心血管疾病”,烟草对于健康的危害可见一斑。

烟草为什么有害?

烟草对人们肺部健康的负面影响,包括从癌症到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这当然是老生常谈了,但因为危害巨大,人们还是不厌其烦地一遍遍说。

前FDA局长Scott Gottlieb说,多年来,我们都知道香烟烟雾是导致死亡和疾病的主要原因,是许多不同癌症、心血管和肺部疾病以及许多其他严重健康问题的根源。烟草烟雾中含有7000多种化学物质,其中至少70种与癌症直接相关。

但这不仅仅是因为烟雾中含有有毒化学物质,使其变得如此危险。这是因为化学物质和颗粒随着卷烟烟气进入人体,造成损伤并引发肺损伤、感染,动脉中危险斑块的堆积,阻塞血液流向大脑,导致中风、脑损伤和死亡。而这些只是香烟烟雾的许多危险健康影响中的一部分。

烟草会引发哪些疾病?

5月31日,WHO发布的无烟日内容称,吸烟和接触二手烟都会增加患上许多疾病的风险。例如,主动和被动吸烟以多种方式影响人们肺部的健康:

肺癌:吸烟导致全球超过三分之二的肺癌死亡,二手烟会增加非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在世卫组织欧洲区域的大多数国家,肺癌是导致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2018年,该地区约有43万人死于肺癌,在此期间诊断出超过50万新病例。

在家中或工作场所接触二手烟雾也会增加罹患肺癌的风险。戒烟可降低患肺癌的风险:戒烟10年后风险降至吸烟者的一半左右。

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哮喘:吸烟是COPD的主要原因,COPD导致咳嗽疼痛和呼吸困难。它还会加剧哮喘,哮喘会限制活动并导致残疾。根据最新的数据,欧洲地区总死亡人数的3.6%是由于2017年COPD所致。早期戒烟是减缓COPD进展和改善哮喘症状的最有效方法。

影响生命全程:因母亲吸烟或母亲接触二手烟雾而在子宫内暴露于烟草烟雾毒素的婴儿,经常会出现肺部生长及功能减退的情况。接触二手烟雾的幼儿面临哮喘、肺炎和支气管炎发病及恶化的风险,并可能频繁罹患下呼吸道感染。

全球估计有16.5万名儿童因二手烟雾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在5岁之前死亡。能够活到成年的人则继续遭受因接触二手烟雾导致的健康后果,因为幼儿时期频繁罹患下呼吸道感染会显著增加成年后患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风险。

结核:吸烟与结核病(TB)之间的联系也很明确,烟草烟雾的化学成分可以引发潜伏的结核病感染。吸烟还会增加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因呼吸衰竭导致残疾和死亡的风险。

结核病(TB)会损害肺部并降低肺功能,吸烟会进一步加剧肺功能。烟草烟雾的化学成分可以引发结核病的潜伏感染,其中约四分之一的人感染了结核病。由于吸烟导致的肺部健康损害,活动性结核病大大增加了因呼吸衰竭导致的残疾和死亡风险。

空气污染:烟草烟雾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室内空气污染形式:虽然烟雾可能是看不见的,无味的,但它可以在空气中徘徊长达五个小时,使那些暴露在肺癌,慢性呼吸道疾病和肺功能降低的风险中。 

二手烟也致命致癌!

近年来,不抽烟的年轻女性患肺癌、二手烟诱发儿童癌症等新闻并不鲜见。但是,在一些国家和大众、特别是吸烟者中,对吸烟和二手烟暴露对人们肺部健康的影响的知识很少。尽管有证据表明烟草对肺部健康的危害,但烟草控制对改善肺部健康的潜力仍然被低估。

二手烟是烟草燃烧过程中散发到环境中的烟草烟雾,包括吸烟者吐出的烟雾和烟草燃烧过程中散发到空气中的烟雾。二手烟在成分上与吸烟者吸入的主流烟雾没有差别。数十年来,上万个科学研究证明二手烟暴露对人群健康危害严重,能导致癌症、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等。

三手烟是指烟民“吞云吐雾”后残留在衣服、墙壁、地毯、家具甚至头发和皮肤等表面的烟草烟残留物。亦称非自愿性吸烟,是一种被动吸烟方式,也是目前危害最广泛、最严重的室内空气污染。这些残留物可存在几天、几周甚至数月,尼古丁与常见空气污染物亚硝酸后反应可形成强大的致癌物。

 “二手烟”可以致命:1972年,美国卫生总监报告提出被动吸烟危害健康。经过近40多年的努力,全世界科学家经过上万个科学研究共同证实,被动吸烟的烟雾同样可引起肺癌等恶性肿瘤、慢阻肺、心、脑血管病等严重疾病,使非吸烟者的冠心病风险增加25%~30%,肺癌风险提高20%~30%。

二手烟也可以导致新生儿猝死综合征、中耳炎和低出生体重等,尤其可危害孕妇、婴儿和儿童的健康。此外,由于二手烟包含多种能够迅速刺激和伤害呼吸道黏膜的化合物,因此即使短暂的接触,也会导致上呼吸道损伤,激发哮喘频繁发作;增加血液黏稠度,损伤血管内膜,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增加心脏病发作的危险等。

目前二手烟雾已被美国环保署和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确定为人类A类致癌物质,美国国立职业安全和卫生研究院已做出结论:二手烟雾是职业致癌物。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第8条实施准则指出:二手烟暴露没有安全水平。国外的大量研究也表明,只有完全无烟环境才能真正有效地保护不吸烟者的健康。 二手烟暴露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来源:中国疾控中心官网

控烟任重道远

上述世卫组织(欧洲)的报告指出,18%的非传染性疾病(NCD)死亡归因于2018年欧洲地区的烟草使用,这意味着通过消除烟草使用可以避免几乎五分之一的NCD过早死亡。

烟草导致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的比例是男性(28%)的4倍,高于女性(7%),应该反映在性别敏感的预防和控制策略中。

27%的癌症死亡归因于2018年的烟草使用。21%的女性(7400万)目前在欧洲地区吸烟,这是全球比例最高的,并且改变这一趋势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实施性别敏感战略。

成人和儿童的烟草使用率仍然很高,但似乎在下降。

虽然令人鼓舞,但烟草使用量的减少还不足以达到2016 - 2025年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区域“非传染性疾病预防和控制行动计划”中规定的30%的减少目标。

“通过实施我们认为有效的政策,例如增加税收,使用无装饰包装,禁止广告和消除二手烟暴露,可以改善健康状况。如果没有国家采取行动,我们将错失利用烟草控制作为改善公共卫生的主要杠杆的机会,“世卫组织/欧洲烟草控制项目经理Kristina Mauer-Stender说。“趋势报告揭示了一些重要的行动机会,例如在尚未开始吸烟的国家解决烟草控制问题。”

反观国内,5月30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了《2018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结果》,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与既往调查结果相比呈下降趋势,二手烟暴露情况有所改善,公众支持无烟环境政策比例进一步上升。

2018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是针对15岁及以上非集体居住居民的一项入户调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8年7-12月组织开展了本次调查。调查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设计,由调查员以入户面对面询问的调查方式进行数据采集。调查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0个监测县(区)。内容包括背景信息、烟草使用、电子烟、戒烟、二手烟暴露、烟草价格、控烟宣传、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以及人们对烟草使用的知识、态度和认知等。

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6.6%,其中,男性为50.5%,女性为2.1%,农村为28.9%,城市为25.1%。

与世卫组织的结果一样,与既往调查结果相比,吸烟率呈现下降趋势,但与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控烟目标——“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下降至20%”仍有较大差距。

非吸烟者的二手烟暴露率为68.1%。50.9%的室内工作者在工作场所看到有人吸烟。44.9%的调查对象报告有人在自己家中吸烟。二手烟暴露最严重的室内公共场所为:网吧(89.3%)、酒吧和夜总会(87.5%)和餐馆(73.3%)。与既往调查结果相比,二手烟暴露情况整体有所改善。

本次调查发现,与既往调查结果相比,公众支持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的比例进一步上升。公众支持工作场所全面禁烟的比例为90.9%。超过九成的公众支持在医院(97.1%)、中小学校(96.7%)、公共交通工具(96.1%)、出租车(92.9%)和大学(92.7%)全面禁烟。支持餐馆室内全面禁烟的比例为79.9%。

此次调查还显示,公众对吸烟危害的认知有所增高,如86.0%的人认为吸烟会引起严重疾病,对于吸烟会引起具体疾病的知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肺癌(82.8%)、心脏病(50.8%)、中风(41.4%)和阳痿(26.0%)。另有71.4%的人认为二手烟会引起严重疾病。对于二手烟会引起具体疾病的知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儿童肺部疾病(66.7%)、成人肺癌(65.8%)、成人心脏病(39.7%)。不过,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公众对于低焦油卷烟的危害缺乏正确认知,对“低焦油不等于低危害”的正确认知比例仅为18.1%。与2015年相比,该比例有所下降。

此外,调查还显示,我国成年吸烟人群戒烟意愿普遍较低,戒烟率未呈现明显变化。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戒烟率为20.1%;每日吸烟者戒烟率为15.6%。16.1%的现在吸烟者打算在未来12个月内戒烟,计划在1个月内戒烟的比例仅有5.6%。在过去12个月吸烟的人中,19.8%尝试过戒烟。尝试戒烟的前三位原因分别是担心继续吸烟影响今后健康(38.7%)、已经患病(26.6%)和家人反对吸烟(14.9%)。

影响青少年吸烟的因素仍广泛存在。一是卷烟变得越来越“便宜”。比如50%的吸烟者购买1盒卷烟的花费不超过9.9元,与2015年相比未见差异。购买100盒卷烟的花费占同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2015年的2.0%,下降为1.5%。二是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仍是青少年尝试吸烟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接受调查前30天内,调查对象看到过烟草广告、促销或赞助的比例为18.1%,其中15-24岁年龄组该比例为28.5%。看到过烟草广告的人中,在销售卷烟的商店和互联网看到烟草广告的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43.3%和42.3%。三是吸烟影视镜头对青少年尝试吸烟有非常重要的诱导作用。此次调查发现在调查前30天内,61.1%的人在电视、录像、视频或者电影中看到吸烟镜头,15-24岁年龄组该比例高达68.3%。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此次调查发现使用电子烟的人群主要以年轻人为主,15-24岁年龄组人群电子烟使用率为1.5%。获得电子烟最主要的途径是互联网(45.4%)。值得关注的是,与2015年相比,听说过电子烟、曾经使用过电子烟,以及现在使用的比例均有所提高。

电子烟也有害!

电子烟是近一段时间以来被资本炒上天的风口之一。Scott Gottlieb特别警示说,电子烟的流行程度急剧上升,部分原因是与可燃性卷烟相比,它们被吹捧为更安全的产品,因为电子烟使用者吸入气溶胶而不是烟草烟雾。

“虽然我们仍在了解电子烟及相关产品的长期潜在利益和健康风险,但现有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些明确的证据,表明烟草烟雾中的几种危险化学物质也存在于某些电子烟的气溶胶中。这是令人担忧的,因为电子烟的输送系统将气溶胶输送到体内。我们知道,由于气溶胶颗粒能够深入渗透到呼吸系统中,因此气溶胶暴露是一个主要的健康问题。”

FDA首席副专员Amy Abernethy说,这不仅仅是对尼古丁的依赖,这也是电子烟本身带来的直接风险。“一些电子烟产生的气溶胶可能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研究表明,除了丙二醇、甘油和调味剂外,电子烟气溶胶还含有甲醛、乙醛和不稳定的原子(自由基),它们可以破坏细胞并导致疾病和衰老,在电子烟气溶胶中发现的物质可能会导致肺部发育减少、呼吸困难、对细菌和病毒病原体的防御能力下降,以及模仿转移性癌症的雾化诱导的炎症反应。” 

控烟困难大国

除了官方不断地宣教,以禁烟为背景拍摄的电影《志明与春娇》、偶像组合成员王源在公共场合抽烟等事件都会引发舆论热议。

但目前我国仍然没有国家层面的公共场所禁烟的相关法律,某些城市如上海、北京、深圳相继推出了公共场合控烟条例,但禁烟仍旧困难重重。

背后另一大原因是我国是烟草大国,烟草公司非常赚钱也贡献了大笔的税收收入。

号称中国最赚钱央企中国烟草的全资子公司中烟国际(香港)近日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计划发行1.67亿股,其中10%在港公开发售,90%采用国际配售,于6月12日主板挂牌。

据其IPO文件,其营收如下: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为全球最大的烟草消费市场及烟草生产国。中烟香港称其“业务的未来发展将受益于中国烟草市场的强劲需求。根据中国国家烟草专卖制度及依据60号文,我们目前经营业务没有任何竞争对手。此外,中国烟草总公司已提供以我们为受益人的不竞争承诺,承诺CNTC集团不得从事任何由我们独家经营的业务。”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拥有全世界人数最多的吸烟者。 2018年,中国吸烟者人数为306.0百万人。在烟叶类产品进口业务方面,中国烤烟的独特风味对烟叶类产品的质量和口味有严格的要求。这些特殊要求使中国烟草行业对从世界不同地区进口的烟叶类产品产生了长期稳定的需求。此外,由于我们进口的烟叶类产品主要在中国用于生产高端卷烟,因此在中国吸烟者消费升级的推动下,进口烟叶类产品的需求预计将因中国高端卷烟需求的增加而进一步提升。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近年来全球对中国烟叶类产品的需求量稳步增长,预计将从2018年的622.3百万美元会进一步稳步增长至2023年的734.5百万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5%。东南亚地区是中国烟叶类产品的第二大市场,占2017年中国烟叶类产品全球需求总量的约34.0%。此外,作为第二大烟草制品消耗市场,东南亚地区为中国烟草制品以及本公司(作为面向该市场的中国烟叶类产品的独家出口渠道)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潜力。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由于国家烟草专卖局寻求进一步加强中国烟草制品在国际市场的业务影响力及提高中国烟草制品全球知名度和美誉度,2019年至2023年的中国烟叶类产品及中国品牌免税卷烟的出口额预计分别以2.5%及5.6%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且于2023年将分别达到734.5百万美元及1043.4百万美元,而全球烟草制品消耗呈下降趋势。利用我们不可超越的市场地位及广泛的业务资源,我们已经准备好进一步将业务拓展至新的地域市场,且我们的业务在可预见的未来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市场真的大,控烟也真的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