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 > 正文

华为的人工智能计算雄心

2019-09-20 07:00:00  21世纪经济报道 倪雨晴

“随着摩尔定律趋近极限,华为要研究的下一个前沿领域是什么?”

近日,当媒体对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抛出这个问题时,任正非的回答很简单:“人工智能。”

这是华为正在攀登的新高峰,而9月18日-20日期间举办的华为全联接2019大会,正是华为对外展示其人工智能生态系统的窗口。在2018年的大会上,以通信立足的华为就开始将AI业务推至台前,首次公布了AI战略。

此次发布会上,华为首次发布计算战略,并推出了基于鲲鹏芯片和昇腾芯片的一系列产品,包括目前全球最快AI训练集群Atlas 900。

这些产品集中在底层计算上,可以看到,华为的AI能力输出,是在全栈全场景的AI战略基础上,聚焦到AI算力层面,而算力是AI世界的重要支撑。尤其是在摩尔定律、算法理论都遇到瓶颈的情况下,算力的增强是助力AI行业发展的关键要素。

犹记得2016年,任正非曾发出“迷茫”之声,当时他指出,华为创新进入了无人区,同时智能社会的深度和广度华为还想象不到。而智能时代是大势所趋,于是,2017年,华为将战略目标调整为“构建智能社会。”

如今,华为对于自身在智能社会中的定位更加清晰,在大会上,华为副董事长胡厚崑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时,多次强调联接和计算将是构建智能社会的关键技术。

在5G等联接技术上,华为现在已经处于全球第一梯队,在AI计算上,华为正在猛攻。在任正非看来,华为要建设支撑人工智能的平台。

换言之,华为或欲成为未来AI世界中的水和电的角色,同时,面对美国的强压,华为也是在构筑新能力和新生态。

华为对外输出计算能力,其实也是芯片的商业化之路。-甘俊摄

强攻算力瞄准计算新蓝海

芯片承载了算力的实力,从两天密集的发布来看,华为推出的新品主要是基于昇腾芯片、鲲鹏芯片,涵盖了硬件、软件,以及开发者生态。同时,华为对操作系统、数据库的相关产品进行了开源。整体来看,华为以更开放的姿态,进行全球化的拓展。

具体来看,鲲鹏包括服务器和PC机芯片,可以应用于数据中心和PC中。华为已经推出了多款搭载鲲鹏芯片的泰山服务器(TaiShan),最新的产品就是TaiShan200,关键之处在于,鲲鹏芯片是基于arm架构,也是对英特尔x86架构的补充。

同时,华为还正式推出鲲鹏主板,并向合作伙伴全面开放。据了解,华为鲲鹏主板采用多合一SoC、xPU高速互联、100GE高速I/O等关键技术。这意味着,应用鲲鹏主板,厂商就可以生产基于鲲鹏,或者说基于arm架构的服务器。

昇腾则包括训练和推理芯片,基于昇腾910和310 AI处理器,华为推出了全球最快的AI训练集群Atlas 900、AI训练服务器Atlas 800、智能小站Atlas 500、AI推理与训练卡Atlas 300和AI加速模块Atlas 200,完成了Atlas全系列产品布局。

其中,Atlas 900是华为算力能力的典型代表。华为提供的数据显示,衡量AI计算能力的金标准ResNet-50图片分类模型下,Atlas 900只需59.8秒就完成了训练,在同等精度下比原来的世界纪录快10秒。

在计算世界中,华为在加速更新,那么,为何做联接生意的华为要如此大规模地投入算力?

一方面,AI具有战略意义。华为实行管道策略,不碰数据和应用,即使是终端的手机,事实上也只是信息内容的硬件载体,没想到在互联网时代,硬件平台长成了参天大树。那么面对接下来的智能时代,华为要继续夯实平台的定位,继续做强底层设施,不让管道空心化。

而底层的计算市场,既是华为的强项,也是一片蓝海。Gartner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23年,计算产业的规模将超过2万亿美元。

随着未来AI应用的爆发,算力需求会不断地增长。按照华为的预计,5年后,AI计算所消耗的算力,将占到算力消耗总量的80%以上。胡厚崑告诉记者:“计算产业走到了一个关键节点上,给了我们机会。计算模式正在发生变化,人工智能计算会成为主流,这对算力的要求是非常非常大的。”

另一方面,在互联网时代,国内企业被国外巨头卡脖子的事件频现,在未来的人工智能时代,国内的巨头们都在提前布局,从芯片、架构到下一代操作系统,大家都在有基因的领域摩拳擦掌。对于当前的华为来说,终端面临海外的部分限制、国内竞争,5G的商用并不是很轻松的事情,需要时间培育,如何持续扩大营收规模、利润增长,也是华为的压力。

在美国禁令影响下,华为主动出击,打造AI领域的造血能力也是组合拳之一。而AI业务,包括计算能力无疑是如此大体量的华为正在培育的新物种。

芯片商业化算力全球争霸

华为对算力世界的野心可见一斑,产品既出,在商业模式上,可以直接将搭载芯片的硬件销售给B端客户,也可以通过华为云对外提供服务。

华为智能计算业务部总裁马海旭就表示,华为已部署超过10万台鲲鹏与昇腾设备,华为云60%以上的场景,今年会切换到鲲鹏与昇腾平台。围绕鲲鹏和昇腾,继续构建生态。

而这些算力平台的基础,则是芯片,华为从2004年开始投资研发第一颗嵌入式处理芯片,历经15年,目前投入超过2万名工程师,形成了以“鲲鹏+昇腾”为核心的基础芯片族。

华为对外输出计算能力,其实也是芯片的商业化之路。多位华为高管都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相比同类芯片,华为的价格更优惠,性价比高,华为面向端、边、云,提供“鲲鹏+昇腾+x86”的多样性算力。

不过,不论是在鲲鹏代表的通信计算领域,还是昇腾代表的AI计算领域,华为遇到的劲敌并不少。

以arm架构的鲲鹏为例,和英特尔的x86架构芯片就在部分领域有竞争。比如,搭载鲲鹏的TaiShan服务器目前已在销售,清华同方将采用华为的鲲鹏主板。在arm服务器芯片市场中,各类巨头前赴后继,鲜有建树,如今华为在特殊时局中高调入场。

但是,华为的态度是,不能又做部件又做服务器,因为这样会直接和客户形成竞争。对此,一位华为高管对记者表示:“在通用计算领域,华为将利用自己的硬件能力,对外提供鲲鹏处理器主板并优先支持合作伙伴。华为TaiShan服务器将聚焦做高端和内部配套,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华为可以停止TaiShan服务器的销售业务,优先支持合作伙伴基于鲲鹏主板开发的计算产品。”

但这并不意味着华为要退出服务器市场,根据集邦咨询半导体研究中心(DRAMeXchange)的数据,2019年上半年,全球服务器品牌厂出货市占率排名中,华为排在第四,占比6.7%,前三名分别为Dell EMC、HPE(含H3C)与Inspur。

目前华为的服务器,在芯片上选择两条腿走路,即x86和arm架构并行。对于和英特尔的关系,前述高管表示:“华为在与英特尔等全球合作伙伴的长期合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华为将与合作伙伴继续长期保持战略合作,x86算力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将在合理合规条件下,继续与Intel合作,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x86服务器等计算产品。”

而目前在服务器芯片市场上,依旧是英特尔x86架构的主场,并且英特尔不对外授权。ARM派系的生态还在建设当中,企业之间的竞合关系也是产业常态。

再看基于昇腾的NPU系列,按照华为的数据,昇腾910的单芯片计算密度可以达到256个T,比英伟达125T高一倍,比谷歌90T高2倍多。不过,在AI上,英伟达、谷歌都积淀已久,尤其是英伟达在训练芯片上地位稳固,2018年推出代表性的GPU——DGX-2,谷歌的TPU则走出了自己的算力+算法模式,同时谷歌拥有自己的应用场景,有成熟的C端互联网业务。

但是,华为有自身的生态优势,一方面,华为在B端有优势。胡厚崑向记者表示,华为接触的行业多,在B2B领域,华为和客户的连接比较深。“上一波数字化浪潮在C端领域,下一波数字化、智能化浪潮会在B端领域。华为的ICT的业务,都是面向2B的市场,有利于我们抓住这个机会。我们的定位就是帮客户去解决现实问题,特别是商业问题,怎么样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中国市场庞大,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国内市场有足够大的空间让AI应用成长。